郑板桥圆诗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官,学问深,得民心,就是不会吹牛拍马,冒犯的人多,官做不下去了,铺盖一卷就回了扬州。好在郑板桥不在乎当官,名气也不小,专门在家吟诗画画,倒也自在。

  当时,扬州乡下离城十几里路,有个老秀才在教馆里当先生。几十年下来,年纪大了,六十开外了,店主意思要回这个先生。老先生急了,回去后,饭碗就砸了,这一家老少怎么活?高低要想个措施,叫店主回不掉。

  这天吃中饭,老秀才突然说:店主,不瞒你说,郑板桥仍是我的学生哪!

  店主一听,基本不相信。你在这儿教了几十年的书,要郑板桥真是你的学生,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讲过?店主促得很,嘴上应着:好哪好哪,久仰郑板桥大名,他既是你的学生,我就办一桌特席,你把他请来言下之意,请不来,你也不要来了。

  老秀才慌了,本觉得提了郑板桥的大名,店主就会让他教书教下去。没想到来这一手,怎么办哩?只好连夜进城,找到郑板桥府上,敲开门,往郑板桥眼前扑通一跪。

  郑板桥立即把他扶起来:你老先生这么大年龄,有话直说,怎么好下跪?

  老先生讲:我是来请罪的,店主嫌我老了,我要用饭,就说你是我的学生,罪过了。

  郑板桥一听,连连讲:无妨,无妨,我从此就称你老师得了。

  老秀才仍是摇头,把店主宴请的事说了。郑板桥向来同情穷秀才,那时定好日子,一口应承下来。老秀才放心了,急匆忙赶回学馆。

  第二天,店主一早就问:你的学生郑板桥能不能来?不能来早点说。他心里话,郑板桥是出了名的大才子,谅你这个又穷又酸的老秀才请不动他。

  没想到老秀才爽快得很,一口说:三天之后,郑板桥准定来。

  三天后,店主在街上找了位有名的厨师,办了筵席,又请来一班文人雅士奉陪。果真,郑板桥准时来了。请坐、献茶、摆席。首席哪,大家都推郑板桥。郑板桥连连摇手说:啊呀,老汉子在此,学生迟迟不来造访,已是罪过,怎么敢上坐哩?

  众人一听,一齐请老秀才上座。这个老秀才心里欢畅死了,郑板桥先生真肯资助人啊!

  哈哈,喝酒哦。乖乖,老秀才兴奋,大家敬他酒,他全咕噜噜灌进了肚子里。敬酒从不回,多喝了几杯,醉啊迷的了,眼睛半睁半闭,舌头都直了,还喜欢说话:板桥啊,记得我当年教你作诗柳絮飞来一片红啊老秀才一下说漏了嘴。

  在座的不是举人就是秀才,这柳絮是白的,怎么会一片红哩?郑板桥一听,眉头都没皱,说:良好良好,老师,我记得清明显楚,此刻念给大家听听:

  廿四桥(扬州郊野的桥)头恋思风,

  美人斜倚画楼中,

  落日反照桃花坞,

  柳絮飞来一片红。

  众人听了连连称绝,郑板桥也不再多留,拱手告别了。

  老秀才酒醒后,方知自己说滑了嘴,多亏郑板桥奇才,把诗圆了起来。店主只当郑板桥真是老秀才的学生。从此对老秀才捧场得逸逸选当当。

评论问答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而他的书画价格,也颇多传奇色彩……雍正十三年(1735年)早春二月的一天,郑板桥到郊外踏青赏花,信步走进一个花树掩映的小院。抬头一看,只见亭壁上贴着自己写的词。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妇人,当她听说眼前这人正是郑板桥时,万分高兴,忙给..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精于诗画,尤以画竹闻名。同时,他又是乾隆朝的进士,曾在范县、潍县接连当了好几年的知县。郑板桥年幼丧母,家景清贫,全靠乳母扶养成人。因此,他十分体恤百姓黎民的痛苦,审案时经常为黎民着想。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其中就有一个芦席枷的故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全国..

郑板桥是清代箸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称为三绝。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三岁丧母,生活贫困。五十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作了十二年知县。勤于政事,政绩显着..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5岁时生了一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朵却好使。哑巴有一个同胞哥哥,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一大..

扬州八怪里有两位最有名的书画家,一个叫郑板桥,一个叫李鳝,两个人都是兴化人,常在一起写呀画的。有一次,李鳝和郑板桥到镇江,金山大僧人据说李鳝到了,随即派小僧人送去一份金字请柬。李鳝接到请柬,望望坐在身旁的郑板桥,笑嘻嘻地说:你老说你名气大,你看我一到镇江人家就来请我了,怎样?明天,..

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告诉大家另一个真实的郑板桥,因为我坚信,大多数人与我一样,都一直将这位扬州八怪之一视为傲骨铮铮、极具操守的文化名流,甚至奉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楷模。但是,当我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有关板桥的史料之后,我觉得,应该是言说真相的时候了。在四十四岁之前,郑板桥的生活几乎..

郑板桥在县令时,当地的财主为了巴结他经常请他赴宴。郑板桥不屑与他们为伍,都一一回绝了。有一次实在无法拒绝,出于应付,他来到一个大财主家赴宴。席间,财主们频频向郑板桥敬酒,不一回儿,郑板桥就醉了。财主们早就耳闻画技高超,便乘此机会向他求画。郑板桥乘着酒兴欣然应允。家人端来笔墨,踏看..

郑板桥任职范县期间,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惩恶扬善,鼓励生产,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由一名衙役陪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私访民情才是真正的目的。郑板桥来到集市..

郑板桥在县令时,当地的财主为了巴结他经常请他赴宴。郑板桥不屑与他们为伍,都一一回绝了。有一次实在无法拒绝,出于应付,他来到一个大财主家赴宴。席间,财主们频频向郑板桥敬酒,不一回儿,郑板桥就醉了。财主们早就耳闻画技高超,便乘此机会向他求画。郑板桥乘着酒兴欣然应允。家人端来笔墨,踏看..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他的"道"是什么呢?他..

本内容由何进发布在民间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郑板桥圆诗是一篇由何进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民间故事内容历史,支持何进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9133.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