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造革大王田家炳的创业传奇


  田家炳,1919年生,大埔县人。香港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是一位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田家炳先生因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因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遂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并首创“超伦”、“南洋”两树胶厂,业务鼎盛。

  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专事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积极扶植人造革行业,带动下游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工人的就业。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田家炳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为香港的繁荣兴盛作出了巨大贡献。1982年,香港总督特颁英皇荣誉奖章,嘉勉田家炳先生的光辉业绩。

  田家炳先生以造福桑梓,报效国家为己任。本着“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中华传统美德,于1982年决定捐出十余亿元的财产,成立“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公益事业,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文娱、社会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单位和建筑物数百项。

  田先生履仁崇义,不求闻达,深得海内外政府各级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嘉许。1994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

  1、十八岁创业

  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出生于大埔县古野镇银滩村的一个书香世家,老来得子的父亲希望家里唯一的男孩能“彪炳历代”,所以为他取名 “田家炳”。

  田家炳的先祖在山西,后迁江西兴国再转梅州。父亲田玉瑚,为人耿直刚正急公好义,秉性纯良敦厚诚实,闻名四乡八村。

  田家炳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学经史习诗文,知书达礼明白事理,居家晨昏定省克尽孝道,在校勤奋好学自强不息。

  1935年因父亲去世,他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但他好学多思勤奋进取,从而通经明史见识渊博。他的古文根基尤为深厚,所写函札诗联典雅流畅,特别工于四言韵文,字句铿锵寓意深邃皆为上乘佳作。

  1937年,18岁的田家炳与几个同乡合伙组成了一个瓷土公司,大胆地把家乡的瓷土生意做到越南,成为赫赫有名的瓷土出口商。

  1939年日本侵略军入侵汕头,瓷土出口中断。田家炳只身出南洋,他先在印尼万隆附近的小镇经营土特产生意,后来迁到雅加达从事树胶工业,1956年他成功地创办了印尼第一家塑料薄膜厂,被誉为“一位成功的印尼华侨”。

  为了事业的更大发展,1958年田家炳将经营阵地转移到香港,投巨资填海造地,在老海滩上办工厂,决心开拓塑胶化工产业。

  2、诚信造就人造革大王

  众所周知,香港地皮昂贵,许多人靠经营房地产像坐火箭那样升了起来。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技术水平不高,原材料必须从外地采购。因此,大家都认为在香港办实业不合算,发财起家的希望不大,尤其在香港创办人造革制造业更是前景暗淡。因为台湾、日本的人造革加工品可以免税进入香港廉价倾销,加上香港人造革采购又困难,致使香港的人造革加工业很不发达,不少香港实业家对人造革制造业始终不敢投资。

  田家炳的思维没有受传统看法的约束,对人造革制造业他是从逆向角度来考虑的。他认为虽然经营房地产容易致富,但自己是外行不谙门道,不一定能很快发展。而人造革制造是自己的老本行搞起来轻车熟路,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经营管理,比别人都有明显优势。至于产品销路,田家炳的见解更是与众人大相径庭。从表面上看,香港没有人造革加工业,人造革是没有市场的,但如果倒过来深入想一想,正是缺少人造革才使其加工业发展不起来。只要办起了人造革制造业,人们采购人造革的困难解决了,其加工业也就会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到时人造革销路根本不用发愁。

  逆向思维使田家炳提出了自己的经营战略:“别树有花我不采,此树无花等花开。”他在元朗的屯门海边购买了30多万平方尺的白茫茫的海滩,发扬精卫填海精神,移山填海兴建起了一座人造革制造厂,引进先进机器设备,请来日本工程师安装机器,训练职工并聘请英国技师。

  1960年底第一批人造革出厂了,以质优价廉很快打开销路,香港的人造革加工业也因此开始起步。人造革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外国的人造革制造厂仗着财大气粗,大量生产通常需求量比较大的几种人造革品种,企图以规模效益来压倒其它同行。

  田家炳没有硬碰硬地展开竞争,他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定势,把视野投向人们忽略的角落,找出了外国大工厂可钻的空子。客户向这些大厂家订货,数量要大,时间要提前,品种又不多,货来了以后积压了资金又增加了仓库支出,对此不少客户颇有怨言。

  田家炳针对外国大工厂的这些不足,反其道而行之,不与外国企业抢做大路货,而是专做拾遗补缺的冷门生意。他的工厂采取了投其所好急人所需的策略,制造了适应各种需要的1000多种不同花样的人造革,客户要买多少就卖多少,随时打个电话给田氏公司就行了,而且售价低廉。有时候,客户账期到了一时付不了账,他也体谅客户给予通融。

  田家炳的声威大震信誉大增,使得外国大工厂商也不能不佩服他独辟蹊径的高招。几十年来田家炳的人造革企业,经历了1965年的银行挤兑、1967年的骚乱、1973年的原油价格暴涨、1975年的世界经济大衰退等一次又一次狂风巨浪的冲击,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倒下去了,但田家炳的公司却不断走在时代前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创办的田氏塑料厂和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也是东南亚最大的人造革制造厂。

  田家炳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发展人造革业,从椰城到香江,他以“诚”、“信”为本,开拓创新日益发展。而又以其工厂规模宏大、产品竞争力强誉满国际市场,被称为“香港人造革大王”。

  3、自比清末戴瓜皮帽的怪人

  田家炳发迹后,常以平常人自居,而且节俭得近乎“怪”。

  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一个“鸿福堂”牌夏枯草饮料的塑料瓶子,里面装着小半瓶白开水。瓶子是田家炳从香港带过来的。“我不舍得喝矿泉水。”

  田先生曾在四川广元中师的师生会上说:香港有700万人,如果每个人每天扔掉一个瓶子,就要扔700万个。“我看到一个瓶子,就好像看到这个瓶子后面有10个、20个人为这个瓶子劳动的身影。”

  这样的故事不少:田家炳出门自己带肥皂,不轻易用一张纸,出门搭公车……田家炳感慨地说:“现在社会上很难找到我这种思想的人了,很坦白地说,我是‘高处不胜寒’,谁也学不来这个田家炳,就我一个。现在商品市场都讲推销,增加销路,鼓励消费,我这种人就完全不适合时代了!这只是我个人的做法,我不敢说对不对,你们觉不觉得我很老土啊?”

  田家炳自称“孤寒鬼”(吝啬鬼),对自己刻薄,舍不得花钱。“我就是清代戴瓜皮帽的那种老人家。”

  2001年,田家炳把住了37年的别墅卖了。市值一个多亿港元的房产仅仅卖了5600万港元,其中的300万港元,还是人家看到他做的事情,追加给他的。——他为这几千万港元的“收入”能建设几十所学校感到高兴。

  田家炳有五子四女,全家20余口,卖掉别墅后,他和老伴搬入了离别墅不超过100米的公寓楼,从此成了“租房”一族,而且每天坐公车出入。好在如今孙辈大多出国留学,家庭团聚时小公寓还可以勉强应付一下。

  田家炳说:“80多岁了,连住家也没有,私家车也没有,每天坐公车,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基本上找不到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孩子有多么了不起。“如果有最自豪的事情,那就是用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吧。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

  4、慈善不一定就是钱,是心

  田家炳不仅是一位名闻海内外的大企业家,而且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大慈善家。田家炳的慈善事业是从香港开始的。在自己的孩子还睡着拥挤的上下铺时,田家炳就开始关心别人孩子的生活。

  1959年,他担任香港新界最大慈善机构博爱医院的总理;1965年,他又出任香港华人最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的总理,参与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在大陆改革开放以前,香港同胞、华侨并不是很受欢迎的人物,他们往往会给亲人和家乡带来“麻烦”。直到1979年后,田家炳才有机会到内地“做教育工作”。

  1979年,田家炳最初的慈善捐款投到了家乡大埔县,修马路,建桥梁,建第一所田家炳中学。到现在,北至黑龙江省,西到西藏、新疆,除了北京市内,每个省份都星罗棋布着田家炳中学、小学、书院……

  田家炳深受父亲玉瑚公的影响。“老人家、孤儿寡母来到我家,对我爸爸跪拜,感谢他的救济,我想如果自己有点力量,能改善别人的生活,是很好的事情。”

  从小读书少,成为田先生最大的遗憾。他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他觉得,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学校,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书可读,是毕生最大的寄托。

  田家炳不是中国或者香港最有钱的人,也不是捐献钱财最多的慈善家,但却是捐出财产比例最高的人。他捐出了自己名下的80%的资产。据此,甚至有人说,他是全中国最傻的傻子。

  “做慈善要有钱来支持才好,但做慈善不一定是钱的问题。我到大学演讲,和同学们说,你们爸爸妈妈给了你一些钱零花,你节省下来,什么时候有同学发生困难了,你能把1000块拿出来,帮他渡过难关,你这1000块要比我的1000万还要多,还要慷慨。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来自香港,连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的老人,比更多真正的大陆公民更关心大陆。而“教授、博士”这些彰显身份、学术成就的称号,放在田家炳的身上,比卖弄学术、高高在上的一些“博士”、“教授”更恰如其分——他没有多少文化,却拥有众多“博士”、“教授”的名誉称号,因为他拥有成千上万、并越来越多的,在“田家炳大楼”里积累学识和智慧的学子们。

  田老先生的善举受到社会各界交口称赞,他却谦逊地说:“社会是由无数小我组成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都是有赖于社会各阶层人士分工合作共同提供的,我的点滴贡献只是稍尽回馈社会之责而已。如果大家都能共同关心社会、各尽所能、奉献爱心,整个社会必然成为人类乐园。我深愿世世代代都能珍惜祖先的传家宝——勤、俭、诚、朴等美德,奋发图强,共同建设富强的国家。”

  1994年1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弘扬田家炳先生博施济众,淡泊名利,常以“施比爱更有福”、“独乐不如众乐”、“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等古训为座右铭,明德善行,堪为楷模的高尚情操,特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以彰盛德。“田家炳星”及他的德行将光耀华夏,泽被神州。

评论问答

李克,一位经历过三次创业失败的80后大学生最终找到了他的创富之路——家电清洗。短短三年,这家公司就从最初投入的2万元升值到了数百万元。目标:在创业板上市李克在2006年创办海南格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格科),到2009年,营业额已经突破300万元,净利润也已经增长到了150万元以上。企业的快速增长和..

李学友,42岁,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德镇园田村人,他与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勤劳、朴实、憨厚、单纯。他总爱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腔,腼腆地说:“没啥子没啥子,种地的嘛!”但谁也没料到,城市里的时髦玩意儿——微博,竟然改变了这位乡村农民的平凡生活,他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被称为“最潮的农民..

一个18岁就背负20万债务的青年,用5年的时间,跃升为总裁。他的成功验证了他的一句话:有了激情什么都能实现!2004年8月,郑州。面前,是一位已经在商场打拼了5年之久的职业经理人,他刚满23岁,清瘦、英俊。他就是越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总裁郭俊峰。他喜欢穿休闲服饰,除了必要的应酬,他都会换掉..

北京朝阳公园西门附近有一个叫做"珍妮璐"的小超市(JENNY LOU S SHOP),招牌一点不显眼,可进进出出的顾客大部分都是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让人很好奇。与周围的居民一打听,人人都知道这是个"专门挣外国人钱"的店。和店里店外的老外一聊,几乎人人都翘起了大拇指--"我喜欢那里。"进到店里仔细一看,吃..

人们总是认为20多岁的年轻人幼稚、骄纵、享乐、浮躁、桀骜不驯,然而有这么一批80后,却以自己的果断、坚持和创新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不谈父辈雄厚的财力,只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陈豪:一人横跨六家企业1982年出生,商人兼投资人陈豪2005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管理专业学士学位。他从大学..

“创业过程无比艰辛,历经艰辛后我品尝到的是醇醇甘甜。政府给创业者的优惠政策让我振奋,我要通过自己的创业帮助更多的人就业。”这是大学生创业者谢俊在QQ日志中写下的一句话。初见到谢俊,T恤、牛仔裤、运动鞋,浑身上下充满阳光与活力,很难让人相信这位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却整天与土地、大棚“纠..

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拥有500多家加盟连锁店及5000多名员工,公司年销售总额过亿元。他就是瑞金市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桂林。◎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1997年,杨桂林退伍后来到北京,找到了一份超市搬运工的工作。打工的日子让他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知识..

最初与鲜花结缘,张家琦只是想利用节假日多赚点零花钱。现在,大学毕业两年的张家琦已经是一家年销售额400多万元的高端网络花店老板。今年25岁的张家琦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一时他就想着怎么能赚钱。他做过每天50元工资的兼职,“但给别人打工赚钱太少”,张家琦想找成本低、好入手的创..

“啊,快迟到了!”这是宋何非从睡梦中醒来的第一句话。于是,他匆匆忙忙地赶到公司,恰好踩到上班的点。本以为一次不吃早餐没啥,谁知还没到十点钟,饥饿感就像涨潮的水,来得猝不及防,伴随而来的还有肚子“咕噜咕噜”的抗议声。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灌水充饥,然而并没什么作用。同事吴波不..

虽说金融危机,市道不景,但也有在积极寻找办法的人。一名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网友失业之后,开了个烙饼小店,初算下来一个月也有13000元左右的纯利。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创业的经过发到网上,甚至想招其他失业人士跟他一起开连锁店。主人公自述:我是一个农民工,老家在安徽,过去的十几年,我都在上海..

本内容由田蚡发布在名人创业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香港人造革大王田家炳的创业传奇是一篇由田蚡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名人创业故事内容历史,支持田蚡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7533.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