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骨肉相残,失败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皇室间的兄弟相争、骨肉相残,一直伴随着世界历史,前段时间朝鲜金家兄弟的故事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兄弟相残,来看看失败者的下场。
赵武灵王长子公子章,母韩氏,原为太子,因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之子公子何为太子。
前299年,赵武灵王攻破中山国都城灵寿,并吞了中山,迁中山王到肤施。武灵王见公子章失位,且侍奉弟弟,又不忍心,一度想将赵国瓜分,由二子各自为王,后为大臣们所阻。最后将之封于代郡(今河北蔚县),称安阳君,以田不礼为宰相。
将军李兑知道公子章不能忍受这样的屈辱,日后必然谋反,并劝谏肥义自保,肥义虽然知道结果,但仍然决心保护公子何。肥义甚至还说:如果有人要跟赵何相见的话,一定让我走在前面。
前298年,赵武灵王禅让予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君主之父)。
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游于沙丘,公子章与田不礼诈称主父召见惠文王,打算将他谋杀,以篡位。肥义知道其中有诈,代替惠文王先去,被杀。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平乱,发四邑之兵,杀田不礼。公子章逃到主父宫中,主父因为父子之情,接纳了公子章。
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包围主父宫殿,终于杀了公子章。不过公子成和李兑害怕主父对他们两人报复,甚至灭族,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围困,对宫中的人说: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人都逃了出来。
主父逃不出来,苦无粮食,把树上的小鸟都掏来食用,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谥为武灵王。
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秦始皇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其长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遗诏还没交给使者发出时秦始皇已经驾崩,只有公子胡亥、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向胡亥表示:商汤、周武王都攻打了自己君主,卫出公出兵欲杀他的父亲,而卫国人称颂他的功德,立大功者不必拘泥小节。要胡亥夺取帝位。胡亥答应以后,赵高威胁丞相李斯,说扶苏会以蒙恬任宰相,如果想要长保权势,就应该加入阴谋,如此则可以享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的长寿,孔子、墨子的智慧。李斯于是同意了。
李斯和赵高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当时称鲍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后,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是为秦二世,而扶苏与蒙恬皆被赵高假称秦始皇命令而杀害,扶苏被赐死而自缢,蒙恬被斩杀,之后又相继杀兄弟姐妹二十余人。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集团在唐朝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成为皇太子并掌握京师兵权,不久之后李渊即为时势所迫而禅让,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阳历9月4日)世民继承帝位,是为唐太宗。
夺门之变
正统十四年 (1449年) 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被众大臣推举为皇帝,是为明景帝(南明尊称为代宗),改元景泰。
景泰元年(1450年),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经过使臣杨善个人的斡旋,瓦剌首领也先见新君已立,英宗已经无利用价值,反而不想因英宗为虏之事成为与大明修好的障碍,于是同意放回英宗。但是此时,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拥立我的是你们啊。,甚至不愿英宗返国,经大臣陈述其利弊后,朱祁钰将英宗迎接回京,置于南宫,尊为太上皇。并以锦衣卫对英宗加以软禁,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其后更是废原太子英宗之子朱见深,并立其长子朱见济为新太子。
景泰七年(1456年),朱祁钰生病,在对抗瓦剌时立下大功的将领石亨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协助英宗夺回帝位。在拉拢身边人商讨后,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行事。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十六日夜,石亨、徐有贞等大臣带一千余士兵偷袭紫禁城,撞开南宫宫门,接出英宗直奔东华门。守门的武士不开门,英宗上前说道:朕乃太上皇帝也。武士只好打开城门。
黎明时分,众大臣到了奉天殿,只见英宗坐于龙椅之上,徐有贞高喊:太上皇帝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
英宗复辟后,朱祁钰被迁至西宫,不久去世。
九子夺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大阿哥胤褆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禩,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禩严加提防。胤禩小时候被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故大阿哥对他感情较好。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禩勾结胤褆,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2]。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胤禛的舅舅)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帝。九子夺嫡以康熙帝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取胜告终。
雍正登基后,八爷党人遭到迫害。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悲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