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武将排名?求三国演义中的潼关之战的胜败原因及意义,简述.
三国后期武将排名
10、丁奉(?-271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交战至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至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9、夏侯霸,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北伐主要将领,多次参加伐魏战争,官至车骑将军。8、文鸯(约238年-291年),魏末晋初名将。早年于曹魏为官,魏将文钦之子,武勇出众。西晋建立后,文鸯在晋朝为官,任平虏护军。公元277年,文鸯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名闻天下。官至东夷校尉、假节,封关内侯。7、王濬(206年-286年),三国后期名将,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官至抚军大将军。“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6、羊祜(221年-278年),三国后期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晋代魏后,羊祜成为开国元勋。此后他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为后来的伐吴做好了充分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公元278年,羊祜病逝,临死前留下灭吴遗策,为后来的成功伐吴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5、杜预(222年-285年),三国后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4、钟会(225年-264年),三国时期魏国后期重要谋士、将领,文武双全。在平定诸葛诞叛乱时,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魏灭蜀之战,钟会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图谋反叛,却因部下兵变导致失败被杀。3、陆抗(226年-274年),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公元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2、姜维(202年-264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继续率兵北伐,胜多败少。魏灭蜀之战中,与钟会大军对峙于剑阁。但邓艾奇袭拿下成都后,姜维不得不投降。此后他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终因反叛失败和钟会一同被杀。1、邓艾(约197年-264年),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公元263年,邓艾出奇兵绕过蜀军正面防御,直捣成都,灭掉了蜀国。此战被誉为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求三国演义中的潼关之战的胜败原因及意义,简述.
七月,受形势所迫,曹操只得亲自率军进击马超等,留曹丕守邺城。(通过多次交战)许多人都认为:「关西兵彊,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关西兵强,擅用长矛,如不是精选的前锋,则不可以抵挡了。)」曹操却认为:「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不是在敌人。敌人虽然擅用长矛,我便令他们不能刺,各位看着吧。)」(曹操却灵活地运用了战略,避免了野战,而采取坚壁不出的策略。)8月,曹操抵达潼关坐镇,与马超等互相对峙。每当关西联军一部一部的到来,曹操总是十分高兴。各将领不明,问他何以如此高兴?到了战胜后,曹操终于说出了理由:「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关中道路长远,若果敌人各依著地势防守,就算出兵攻打,没有一、二年也不可平定。现今他们全部到来结集,人数虽多,但互相都不归服,联军中无一个统领,一举便可以消灭他们,比起他们各自防守,现在容易多了,所以我便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