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问题青年之刘封
演义第72回:
玄德引军出迎。两阵对圆,玄德令刘封出马。操骂曰: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刘封大怒,挺枪骤马,直取曹操。
这一段写得很有意思。曹操看到刘封出马,就故意激怒刘封,借着骂刘备,把刘封很损了一下。实际上以曹操之精明,之所以要损刘封,也就是因为刚刚吃足了刘封的苦头。果然,刘封上当大怒,就要直奔曹操。从这里也能看出刘封的胆气,管你战将如云,虽万千人吾往矣。《三国志》记载,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可见演义中说到刘封的勇猛不是吹的。而以刘备本就能与关张三英战吕布,又现有关羽张飞对比在前,打仗的时候还要派刘封冲锋在前,就更说明刘封的武艺是能够通过行家的验收的。
《三国志》说,刘封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姓的外甥。刘备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生刘禅,就收刘封为儿子。后来刘封跟随刘备入川,跟诸葛亮和张飞一起,所战皆克,益州打下后,刘备封他为副军中郎将。
刘封之所以成为问题青年,是在他离开刘备独自在外的时候开始的。当时孟达带兵攻打上庸。刘备怕孟达一个人领兵存在问题,就把刘封派去进行协助。结果上庸打下后,刘封和孟达就一起守在那里。刘备升刘封为副军将军。噩梦就从这时候开始。
《三国志》记载,早在关羽围攻襄阳樊城的时候,就发信给刘封和孟达,要他们出兵相助,但刘封和孟达却以山城新附为托词,拒不接受关羽的调拨。这里的问题是,关羽是否有权力调拨刘封和孟达。实际上刘封是跟随刘备入川的,孟达是川中的降将,都不属于关羽的建制,因此关羽调拨这个部队,应该是可以拒绝的。但关羽死后,刘备却迁怒于刘封,以父子二人的关系和感情,刘备似乎还没有这么昏庸糊涂。那么刘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刘备感到生气呢,大约就是演义中虚演的故事吧。虚演的故事是没有根据的,如果硬要有根据,就要找出刘封的动机。其实根据后来事情的发展,刘封的动机还是能够找到的。
刘备派出刘封,实际是一个一箭双雕的人事调动。志说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军会上庸。为什么刘备会害怕孟达的能力呢?从后来孟达被司马懿搞定的过程来看,刘备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但仅仅说刘备担心孟达的能力,恐怕还不足以说明刘备的本心。孟达本身是从刘璋那里投降过来的,因为能力被刘备赏识,所以被刘备委以重任。但刘备跟曹操的最大区别,就是任人唯亲,只要他的任何部队没有家族成员的参与,他就睡不好觉。而且他怎么放心让一个降将去独当一面呢?所以他派出刘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安心。对于这一点,孟达是个有点见识的人,自然也心里明白。如果刘封不是心里不痛快,刘备的这个目的本来是可以达到的。
但刘备的错误在于对刘封的心情照顾不足。本来他让刘封到外面打仗,算得上进行重用了。这也是刘备在家族中启用年青人的开端,一旦成功,影响是深远的。刘封作为养子,本来是有希望接替刘备的事业的,但后来有了刘禅,他的希望就不大了。但即使如此,刘封也冲锋在前,不管如何,好歹还有一个亲王做吧。而且刘封深知当初跟随刘备就是为了让自己才有所用,名权利都会随着自己更多的努力而得到更多。但刘备当时刚刚得了益州,千头万绪,恐怕就难以照顾到刘封。刘封从前能够经常在刘备面前,心里就踏实,一旦无意中受到冷落,心情就不会太好。不过刘备好歹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把刘封派到关键的地方去,这本身就是对刘封的信任。(老实说,刘备如果立刘封做继承人,恐怕比刘禅要好多了。毕竟刘封是跟着诸葛亮打过仗的人。但偏偏诸葛亮囿于历史的成见,暗中害死了刘封,为他自己添了很多的麻烦。)
但刘封的心理阴影并没有彻底消失,一旦被有心人抓住,就会酿成恶果。不幸刘封刚好碰到一个很有心计的有心人,这个人就是孟达。当孟达发现刘备对他的不信任的时候,他就会在心中打鼓。刘封到来之后,他就有了文章可以做了。首先他是游说刘封不接受关羽的调度。实际上如果没有孟达,可能刘封就接受了。因为刘封是在荆州开始跟随刘备的,他毕竟见过关羽,知道关羽的分量。但孟达的话同样有分量。这可能是因为刘备只能暗中防备孟达而不敢对刘封明言,同时也觉得有刘封在孟达也不敢怎样。但他忘记了刘封是武将而孟达则有谋略,武将在很多时候是依赖谋士的。一旦谋士讲了话,武将就会小心一些。在普遍尊重谋士的三国时代,孟达作为一个谋士型的人物,自然对刘封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孟达说刘封不应该听命关羽的时候,刘封就会觉得孟达讲的是正确的。因为听命关羽有理由,不听命同样也有理由。既然刘备没有叫他去听关羽的,他也就不会轻举妄动。所以最初刘封只是一个少谋无断之人。
但从演义的记载来看,既然关羽能够发信调动刘封,自然也就能够派人去寻求救援。志中没有找到廖化的传,恐怕廖化还是去过上庸的。这时候只能根据演义来说说。演义中孟达打动刘封的语言很有说服力。他说当初刘备本来打算立刘封,结果由于关羽进言,刘备没有立刘封,并按照关羽的建议把刘封弄到上庸来了。孟达的说法是否实有其事,以关公的为人来说,恐怕不好说。但刘封到上庸估计绝对不是关羽的意思,因为出这种的主意的人,一定是刘备比较崇拜的人,除了诸葛亮没有第二个。以刘封所处的位置来说,对这种事情自然是风声鹤唳,就算他再聪明,也难免犯糊涂,更何况他只是一个武将。(从这点来说,刘备立刘禅还是对的。刘禅毕竟对诸葛亮还是从头到尾信任,不像刘封那么感情用事。)
刘封成为问题青年,就是从此刻开始的。实际上,荆州一丢,上庸的作用已经不是太大。这时候刘封和孟达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关羽救出来。即使没有廖化来求救,他们也应该发兵。因为关羽和刘备的情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关羽对于整个刘备集团的意义也远非刘封和孟达可以相比。当初关羽千里迢迢放弃曹操的优厚条件去寻找刘备,这种义气,作为刘备的假子,自然应该铭记在心。但就因为孟达的一句话,刘封就放弃了。其实只要刘封一出兵,能否救到关羽全看天意了;但只要他不出兵,关羽则死定。换一句话说,只要刘封不出兵,无论关羽是否活着,刘封都死定了,除非他投降曹操。
一直冲锋在前的刘封终于被自己的小心眼征服了。关羽于是死去。
此后,志记载,孟达与刘封逐渐不睦。这大约也是因为刘封意识到自己听从孟达而犯的错误。再后来,孟达投魏。上庸失守。孟达写信给刘封,还是那些陈年旧论,不过此时对于刘封来说,这倒还是一个好出路。但刘封既然后悔,就不会让自己再错下去了。同时他也还对刘备抱有幻想,希望刘备能够原谅他。本来,刘备是可以原谅他的,诸葛亮却不干了。诸葛亮的考虑是,一山不容二虎,怕以后难收拾刘封。其实以此时两人的声望的来说,刘封是否存在,已经对诸葛亮和刘禅都没有威胁了,留着他反而好些。因为刘封毕竟从上庸回来了,而不是投降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