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贵族妇女开始缠足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开封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南宋都城临安府( 杭州)到宋宁宗时已达120多万人。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 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坊、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 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叫做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 茶楼。今存写实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开封城的风貌。入元以后,许多 历 史悠久的城市继续保持着繁荣局面,而且随着运河的恢复和海运的开通,在运河沿线和沿海 出现了一批非常活跃的城市。早在唐代出现的在大城市周围的定期草市墟市,到宋代已经普 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周围和一些村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易场所。许多草 市逐渐发展成镇市,镇市发展为城市。
在宋代,居住在都城和州府、县城及市镇的居民称为坊郭户。坊郭户又有主客之分,有房产 等生活资料的称主户,没有房产、依靠租赁房屋居住的称客户。手工业者、商人的社会地位 大大提高,他们及其子弟可以进入官立学校读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从宋代开始,土地商品化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国家不再拥有大量的土地,也不再对它所 占 有的土地实行均田制式的再分配,更不再对土地买卖进行强烈的干涉。居住在乡村的人户统 称乡村户,也有主、客之分。乡村的主户,是指占有土地、向国家交纳两税(土地税)的民户 ,客户是那些没有土地、没有耕牛和农具等生产资料,依靠租种土地为生的佃客。客户同地 主的关系已经不是唐代以前那种人身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经济性的租佃契约关系。元朝时, 汉人乡村社会的主、客制度并没有改变。
由于门阀世族的消亡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 以 前那样重门阀世族,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在宋代,富 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元朝所统治的是一个多民族社会,在婚姻、家庭方面各民族有 不同的风俗习惯。
宋代服饰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于朝会及祭祀等重 要场合,皆朱衣朱裳,佩带和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衣饰,还有相应的冠冕。公服是官员的 常服,自位极人臣的宰执到一命之士通用,但各级服色有显著差异:三品以上用紫色,六品 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宋史舆服志四》)。公服的式样是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 穿革履或丝麻织造的鞋子。依照规定,凡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高级官员,都必须佩带用 金、银装饰为鱼形的鱼袋。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又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 可穿黑色衣服。但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根本不受约束。宋代妇女的服装,一般上穿衫,下着裙。衫多用轻薄质料织作,宫廷嫔妃多用黄色和红色,品官士庶之家则多用淡绿、粉紫及银灰、葱白等色。石榴裙是当时最流行的裙子。北宋末,贵族妇女开始流行缠脚习俗。
宋代饮食文化有很大发展。北宋统一后,首都汴京是南北饮食技术的交流中心。南宋时北方 人大量南迁,汴京的饮食业也涌入杭州等地。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 》诸书记载,宋代食品名目繁多。高档的大型酒楼,如汴京的仁和店、会仙楼,杭州的武林 园、熙春楼,饭、菜、酒一应俱全,店内长廊排阁,分有楼座及楼下散座,并有歌儿舞女演 唱作陪。宋朝人普遍喜欢饮酒和饮茶。宋代全国各地名酒很多,张能臣《酒名记》记载北宋 名酒近100种,《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名酒50余种。当时流行的酒类大致可分为黄酒、果酒 、药酒和白酒(大烧酒)四大种类。皇帝以饮宴笼络大臣,文人以酒助兴作诗,士庶百姓婚嫁 寿庆,也离不开酒。在饮茶方面,宋人也颇为讲究,客人来时要用名茶招待,叫做品茗。当 时太学生有一种茶会,聚集饮茶,谈天说地,成为一种联谊组织。由于饮酒饮茶习惯成风, 婚丧待客都有专门的茶酒厨子及器物供人们雇用。除此以外,在宋代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 ,出售甘豆汤、漉梨浆、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饮料。
道教和佛教仍然是宋代最主要的宗教。儒家的尊祖敬天、佛教的水陆道场、道教的斋醮法事 ,都被作为一种生活情趣而加以接受。但随着社会的变化,民间所崇拜的神灵对象有了新的 内容。中唐以前,在以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受崇拜的关羽,自宋元时代开始成为全民信仰 。城隍被人们奉为专门守护一座城市的神癨,其崇拜几乎达到与社神崇拜相 等的程度。福建 、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妈祖信仰。巫术仍然十分流行,施展于相宅和卜葬的风水术也风 靡社会。
宋代社会华靡之风盛,享乐意识浓,一般士大夫的生活也极其奢糜。但仍有一大批知识分子 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个体伦理自觉来确立个人成圣成贤的道德追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们舍生 取义,毁家纾难,临危授命。据《宋季忠义录》校订凡例所述,南宋末年抗元死节的英雄就 有500多人。元代蒙古、色目人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沉湎于物欲,志在声色犬马,知识分子仕途不畅,穷困潦倒,士大夫放浪形骸,率性而行,老庄思想特别流行。他们沉湎于洒脱风流、清虚淡泊的精神境界,讲究闲适与随意。这种文化心态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