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九子夺嫡”与历史背景
康熙四十七年-六十一年的九子夺嫡的故事引发广大宫迷们的极大兴趣,为了让众多历史迷更进一步了解史实,借此文说说历史上真实的九子夺嫡是怎么回事儿。
所谓九子夺嫡指康熙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事情。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继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
后来,老大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两次废黜,其中第二次废黜后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说再不会立他了,也不许任何人再举荐他为太子;老三胤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车之鉴,不敢再搅这塘浑水,主动早早退出了竞争行列。这样,实际的竞争者只剩下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后,老四胤禛胜出,即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惨遭迫害。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应该说,胤禛对储位的渴望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黜前。这时的他还是太子党的人,而且对储位一点也不热衷。他只是想辅佐好太子,尽为臣之道。
第二阶段是在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复立前后到康熙五十年二次被废黜之间。这一时期,诸阿哥之间掀起了一个扳倒太子,争夺储位的小高潮。像前文提到的八爷党就是在这个时期内逐渐形成的。这时的胤禛地位很不稳固,也无甚威信。他自知就算太子换人,也轮不到自己。前有胤祉比他年长,后有胤禩比他势强,而且胤礽能一次被复立,就有可能两次、三次被复立。他觉得太子宝座离他太过遥远,倘若刻意谋取,成功则罢;失败了的话,那就连亲王也做不成了,还会像胤礽一样被永行圈禁。所以此时的胤禛仍旧处处维护太子,在太子首次被废后,只有他敢于为胤礽说好话。与此同时,他还和胤禩等人和平共处,不把关系搞僵。
第三阶段是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这回众阿哥深刻认识到胤礽此次被废,绝无复立之可能,于是储位之争渐呈白热化。胤禛看到这一点,也蠢蠢欲动,结党营私,为窥视储位开始活动起来。随着胤禔早被圈禁;胤礽的二度被废;胤祉因势力太小,羽翼未丰,遂主动退出;这次的储位之争,逐渐演变为胤禛与胤禩的四爷党和八爷党之间的较量(至于胤祯,空有兵权,一无门人,二无威望,故不在对储位的有力争夺者之列)。胤禛为了扩大势力,四处安插家奴,补外省官缺。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身居要职。
例如:军事上有年羹尧,他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任四川巡抚;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任四川总督;六十年(公元1721年)任川陕总督。身为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集四川、陕西等地重权于一身。为官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可扼制胤大军,东可携重兵进京逼宫。又如:地方上有戴铎,历任福建知府、道员、四川布政使,与年羹尧一文一武,不愧为胤的左膀右臂。再如:另一个胤禛夺储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隆科多,康熙末年时任九门提督。他只要令京师九门一关,京城内包括康熙谁也甭想出去。
除了他们,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他早年在古北口练兵,所率部下,后多升任京城防卫部队中各级指挥官,诸如丰台大营、绿营等京师卫戍部队皆在他的掌握之中。虽然他在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受到牵连,一直被囚禁到康熙去世,(现在也有证据表明,他没有被囚禁。)但其威望尚在,那些老部下也都对他和胤禛忠心耿耿。由此不难看出,胤禛不愧是一名深藏谋略的政治哝,他所委派、安插之人皆出身于家奴,对他绝对忠贞不二。而胤禩呢,他的党羽中以内阁大臣为主,一无实权,二无兵权,在军事上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胤祯的西北大军上。可胤祯也有当储君的野心,怎会领着十几万大军为胤禩卖命。再者说了,他若真能在京城生变时领军进京擒王,年羹尧那关是能那么容易过的吗?所以说,胤禩与胤禛相比,已经处在劣势,对胤禛构不成威胁。另一方面,胤禩在早期的储位之争中,锋芒过露,已引起康熙的反感和警惕。而胤禛深得韬晦之邃,加上在康熙年间,几件大案办得不错,深得康熙赏识。因此在取悦圣心这点上,胤禩自然又处在下风。胤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处处掩饰自己对储位的希冀,外弛内张。这一点可以从他龙潜时在雍邸所作《悦心集》一书中看出弥端。该书收录了胤禛早期的绝大多数诗词,我有幸见过几首。诗词中的确流露出一种恬淡出世的思想。表面上借此告诉世人,自己只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皇子,不愿过问政事,其实不过以此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罢了。
随着日期的推移,康熙对胤禛的好感与日俱增。在日常政务活动中,常委派他调查皇族案件;或代天子行祭祀大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康熙驾崩的前四天,皇上还委派胤禛代自己到天坛行冬至祭天大礼。据笔者分析,大概康熙情知自己时日无多,已决定传位给胤禛,故派他祭天,好让上苍看看这位未来之君罢。皇子众多,帝位仅有一个。几十年的明争暗斗,终究会有曲落人散之时。到底康熙本人对皇储是个什么态度呢?不难看出,他根本就不想再立太子。他深知,再立太子,众阿哥的尔诈我虞无时了!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自己弥留之际再行昭示天下了。康熙五十六年冬天,康熙曾经颁布过遗昭,诏书中对继位者是谁,只字不提。可以肯定。康熙通过几年的观察,已经成竹在胸,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康熙驾崩之后,胤禛立即于同年十一月十六日登基即成为雍正皇帝,按照祖制皇子犯天大的法也不可予以诛杀的,所以虽然恨极了老八、老九、老十他们雍正也不能将之杀之,故尔除抄没家产,铲除八爷党党羽之外,便将三人永远圈禁,除其皇箱,并赐姓阿司拉、呵赛黑-满语猪、狗的意思。雍正二年三人相继死于圈地,其死因有人说是雍正授意下毒,有的说是看管人妄揣圣意自作聪明在饭食中下慢性毒药致老八、老九、老十毒发身亡,还有的说是三人具忧愤而死等等
有趣的是,雍正以大伯子的身份休掉八、九、十福晋(弟媳),而八福晋更因为其娘家也参与了八爷党,其在抄家自尽之后被搓骨扬灰。
至于一母同胞的十四弟胤祯先是被软禁于圣京(沈阳)皇陵,后来乾隆继位,以怀柔治国,恢复了八、九、十王的皇籍,复其子孙贝勒爵位,十四爷也从关外迁回大同封地,明令其终身不得出大同地境,实际上是恢复了其亲王爵位,寿终于乾隆四十三年,享七十三岁。
而关于废太子胤礽,雍正帝对于曾经大力扶佐过的这个二阿哥,却始终显示了兄弟情味的一面,胤礽在康熙五十九年病逝,其子弘晰却于雍正三年被封为亲王,并上朝参政,至使其原太子党旧势力复萌,酿成乾隆元年-五年的弘晰小朝廷,威胁到了刚登基的乾隆统治,直到乾隆五年才被以谋逆罪永远圈禁。
九阿哥最后是于雍正二年二月,以违抗军法的罪名将他的贝子爵位革除,不久给九阿哥定罪,送往直隶,加以械琐,后九阿哥以腹疾卒于幽所。胤禟被羁押时,被折磨得病弱不支,守卫也不请大夫。就这样去世了。也有人说是被毒死的。就是政治牺牲品。
大爷党
纳兰明珠,余国柱、佛伦
太子党
索额图、格尔芬、阿尔吉善、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杜默臣、凌普、阿进泰、苏赫陈、倪雅汉、齐世武、托合齐、耿额、鄂缮。
三爷党
陈梦雷、李绂
四爷党
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八爷党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裕亲王福全、满都护、景熙、吴尔占、苏努、阿布兰、佟国维、阿灵阿、揆叙、王鸿绪、阿尔松阿、鄂伦岱、何焯、秦道然、张廷枢、普奇、马尔齐哈、常明、徐元梦、巴海、法海、查弼纳、萧永藻、高成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