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却错过了石韬与孟建两位名士?
刘备在二顾茅庐时遇到过石韬与孟建,两人当时正在凭桌对饮,刘备当时求贤若渴想请二人一同往卧龙庄上谈谈。石韬和孟建都以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等理由搪塞了刘备。请刘备上马,自行去寻访诸葛亮。
可是他们真的是,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吗?来看看他们后来的生活轨迹吧:
孟建孟公威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学生,曹操占据荆州时被征用,最后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石韬石广元同样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学生,颍川人,最后也来了曹魏,官拜典农校尉、郡守。
为什么在刘备这里两人就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而到了曹操那里给个刺史、郡守就屈就了呢?我们再来看看刘备碰到的另外两个人曾经对刘备说过的话就明白了。
在刘备一顾茅庐的路上曾经遇到过一个人,此人就是崔钧崔州平,刘备与崔州平有过一次交谈,他向崔州平讨教了复兴汉朝的道理,可是崔州平回答他的问题的态度并不是很明显。还劝刘备说天下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都是我们这些常人无法预料的,汉朝已经兴盛了四百多年,已经是拜老天所赐了。现在正处于乱世之中,想要很快的平定乱世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也不是毫无希望了,如果能请诸葛亮先生出山,让他辅佐刘备治理国家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如果你要请诸葛亮放弃享受山林之乐选择出来做官,那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逆天命背道而行,反而会徒劳无功。 可当时刘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兴复汉室上,自然没有把崔州平说的一番话听进去。崔州平自然也不会强行要求刘备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同时崔州平还把刘备对他的邀请拒绝了,笑着离开了。
在刘备与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交谈中司马徽也曾经感叹过:孔明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
可见,在当时,荆襄的高级知识分子中有着曹魏必胜,刘备最终不会成功的共识,这样也就不难理解石韬和孟建为什么会以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等理由搪塞了刘备,而转过身去服侍曹魏的原因了。
其实并非刘备错过两位名士,而是二位压根就没看上刘备。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