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9年英王再次被废,女王为何会成为全球16个国家的共同元首?
2021年9月29日,地处北美洲的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全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结束该国与英国王室的关系,并将巴巴多斯由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改为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该决议将于11月30日生效,届时巴巴多斯的国家元首将不再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而是由巴巴多斯公民担任。
巴巴多斯决意废除英王在该国的国家元首地位,是全球时隔29年首次出现免去英国女王职务的国家。
上一次有国家废除英王的国家元首地位还是1992年。
1992年3月12日,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的非洲小岛国毛里求斯正式通过决议,脱离英国君主立宪制,成立新的毛里求斯共和国,从此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不再是毛里求斯的国家元首了。
通过以上两个国家可以发现,无论是北美洲的巴巴多斯,还是非洲的毛里求斯,他们与英国既不处于同一个大陆,又不属于同一种族,他们早前为何会奉英国的国王为国家元首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1年12月1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该法案决定给予全球各英属自治领地完全自主权,使得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或自治领的地区纷纷独立建国,他们在国际场合上与英国享有完全平等的主权。
在此之前,英国曾保持了上百年的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的地位,他的统治面积多达3400万平方公里,领土范围涵盖全球七大洲、四大洋。
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全球各地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所扩大,那些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地区开始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并且英国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胜利的同时也受到较大的损失,不仅死亡数百万人,连海外的殖民地管理也出现了混乱,甚至有些殖民地已经没有了英国籍人士管控。
显然,英国在全球的殖民体系已经出现了瓦解的趋势,他还想继续像以前那样完全管制已经不可能了,但又不能放弃这些海外利益。
那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英国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我允许你殖民地独立,但是你必须与我英国站在一起,同属一个圈子,这就是《威斯敏斯特法案》。
某种程度上说《威斯敏斯特法案》是英国为了保持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被迫对海外殖民利益做出的妥协,实际上还是为了他的殖民利益最大化。
正是在《威斯敏斯特法案》之下,很多英国的原殖民地摆脱了英国的实际控制之后独立建国,并与英国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关系,他们共同组成了以英国为主导的英联邦国际组织。
现在全球有53个国家都处于英联邦组织的内部,包括欧洲的英国、马耳他,非洲的冈比亚、南非等国,亚洲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大洋洲的斐济、汤加等国,北美洲的加拿大、圣卢西亚等国、南美洲的圭亚那……
英联邦组织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由单一国家(英国)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各成员只是象征性地接受英王为英联邦组织元首,以此作为团结的象征,实际上英王对各成员国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英国女王和儿子查尔斯王储
比如2018年,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在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正式向英联邦各国领导人举荐自己的儿子、查尔斯王子继任英联邦元首,并获得各成员国认可。
不过,有些原英国殖民地并不仅限于与英国只保持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而是更深入地与英国发展成特殊关系,为此他们执行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西敏寺模式。
在西敏寺模式下,原英国殖民地或自治领也享有主权独立的地位,但是他们共同奉英王为国家元首,与英国组成松散的共主邦联国家——英联邦王国。
现阶段,英联邦王国共有16个成员组成,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伯利兹、加拿大、格林纳达、牙买加、新西兰、库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所罗门群岛、图瓦卢、英国。
以至于我们看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国只有政府总理,却没有国家总统的职务。
这是因为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就兼任他们这些英联邦王国成员国的国家元首。
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由于英王常年居住在英国,然后英王就在各英联邦王国成员国内派遣一位总督代行国家元首职权,比如接受外国向本国递交的国书、欢迎外国元首来访……
比如,2019年我国新任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抵达加拿大没多久,就抵达加拿大总督府向朱莉·帕耶特总督递交国书。
当然了各国总督往往都是由成员国的政府总理推荐一位本国人士,然后递交给英王任命,实际上英王是没有选择权的。
加拿大皇家骑警
作为英联邦王国成员,很多国家都保持与英国相似的元素,比如加拿大还有皇家骑警队伍,巴哈马、新西兰等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开头所说的巴巴多斯要废除英王的国家元首地位,同样是因为巴巴多斯先前属于英联邦王国的一部分,他们没有资格选出本国人担任国家元首一职。
所以说,全球之所以还有16个国家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就是因为他们都属于英联邦王国的一部分,形成了共主邦联的模式。
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英国国力每况愈下的情况下,预计还会有更多国家学巴巴多斯废除英王的国家元首地位,巴巴多斯绝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