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让大阿哥当太子,康熙为什么不立八阿哥为太子
《雍正王朝》大阿哥为什么没当太子呢?
胤礽的母亲是正宫皇后,他才是嫡长子,并且出生不久就被立为皇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其他人都没有资格。大阿哥胤禔生母是惠妃,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次子允礽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身份高贵。所以在康熙早年,名分上胤禔就不占优势。
随着康熙各个儿子长成人,都各有能耐。其中胤禔曾经跟着康熙远征葛尔丹,立下不少战功,这给他加了不少分。但是这部分功劳也让他产生了错觉,对太子的位置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尤其是在塔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他表现最为积极。
先是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并且为此制造舆论。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觉,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再次是请杀胤礽,这个真是他昏了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让康熙帝十分恼怒,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这一次他在康熙心中的印象跌落至冰点。
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投靠了老八胤禩(胤禩少时为长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觉得保对人选,自己也会飞黄腾达。于是为胤禩制造声势:“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康熙原本也不喜欢老八,胤禔这么正大光明投靠八爷党,已经是无药可救了。
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镇魇事件,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蒙古喇嘛巴汉格隆)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这么一来连他的母亲都绝望了,要求康熙帝将胤禔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最终,胤禔被囚禁死于雍正十二年,这么来算他活的时间还是挺长的。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立大阿哥胤褆为太子?
虽然大阿哥胤禛做事勤恳、兢兢业业,但是在废立太子时,表现出了,不念兄弟之情的残忍和善于阴谋诡计的一面,让康熙必须放弃大阿哥。
大阿哥想当太子,要好好表现表现。于是他对康熙说:“现在要杀了胤礽的话,我可以替你杀了胤礽”(《清史稿胤褆传》)。
就像现实社会中,家里最不争气的孩子,父母却最偏爱,别的孩子想横刀夺爱,怎么可能,更何况你还要害他。结果康熙把大阿哥训斥一顿,康熙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大阿哥还请蒙古喇嘛巴汉格隆用巫术镇魇太子胤礽,后来被三阿哥告发。康熙查证属实,只是他宽仁,不忍杀子,就判他终身监禁。
扩展资料:
大阿哥胤褆作为庶大儿子(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大儿子),身份低微,本来并不受康熙待见,原本一定是与皇太子之位无缘的。
但是正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公开发表铲除太子胤礽,这给原本无缘太子之位的胤褆希望,康熙对他比以往更加器重,还将从塞外到首都的防卫都交由他看管。
正是由于康熙对他的器重,这让大阿哥胤褆误以为自己离太子之位愈来愈近,并且也更加果断了他要攫取太子之位的决计。
于是他使出昏招,准备谋害太子胤礽,胤礽被废时,胤褆借机落井下石,最后阴谋被告发,被康熙皇帝囚禁至死。胤褆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史说其长相极为俊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禔
康熙的大儿子为什么当不了太子
清朝皇位继承的做法与过去一些朝代很不一样,清初几代皇帝即不是以皇长子身份也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而从雍正帝开始,鉴于康熙朝皇子争储异常激烈,实行了秘密立储的传位方式,清朝最后几位皇帝又无子而终,结果只能从旁支挑选继位人。纵观整个清朝时期,只有道光帝冕宁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
康熙帝的嫡子传位情结是胤禔不能做太子的一个原因
纵观整个中国封建史,历朝历代以长子继承皇位的做法实际上并不是很理智的,相对来说清代择优传位的做法显得更加优越。
不过,康熙皇帝起初显然也是受了嫡子传位观念的影响,所以嫡子胤礽出生不久就被立为皇太子。而胤禔当时虽为皇长子,但因为并不是嫡出的,所以康熙帝并不想立他为太子。康熙皇帝不想立胤禔为皇太子,但是胤禔始终对太子位耿耿于怀,一直在寻找机会争夺太子位。
背后作乱使胤禔终生被幽禁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第一次因事被废,康熙帝将胤礽交由长子胤禔看管。胤禔认为这将是自己重夺太子位的大好时机,竟然向康熙帝提出诛杀胤礽的建议。但是胤禔并不知道康熙帝心里并不想杀废太子胤礽的,康熙帝对胤禔提出这种残杀兄弟的狠毒做法即惊讶又反感,从此对胤禔心存芥蒂,没有好印象。
上述还只是康熙帝反感胤禔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后来皇三子胤祉揭发胤禔以魇术对付太子胤礽,导致胤礽心智失常被废。康熙帝从此更加气愤胤禔,甚至直呼胤禔为乱臣贼子。可以说至此胤禔已经没有机会成为太子了。
胤禔最终被剥夺爵位,终生幽禁于高墙内,直至死亡,历时长达26年。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立大阿哥胤褆为太子
因为大阿哥是庶出的,并且他个人的素养也不能够当太子,将来当皇帝。并且他得不到朝廷大臣的支持,没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实力(这是最根本的)。
康熙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能做太子?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与历史上无数个短命的皇帝相比较,他是一个智慧的,理性的,富有忧患意识的英明君主。历史证明,康熙没有立大儿子为太子是绝对正确的。
大阿哥因为出生的原因无缘太子位,心不甘
康熙的大儿子叫爱新觉罗·胤禔,别名允禔,是康熙皇帝的第5个儿子。因为他前面的4个哥哥都在幼时夭折,故允禔为皇长子。
明太祖朱元璋主张皇位嫡长子继承制,经过200多年的演变,到了康熙皇帝,他更看重的是出生和人品。所以,允禔虽然是皇长子,却因允禔的生母只是一位庶妃,因此,允禔从出生就与太子位无缘。
允礽是二阿哥,小允禔1岁。允礽的母亲是皇后赫舍里氏,她在生允礽的时候难产去世。康熙和皇后的感情很好,因此皇帝非常疼爱这个皇后用生命换来的孩子。1675年,康熙立2岁的允礽为皇太子。
允禔才华横溢,还是个美男子。因为心中的太子梦,在皇宫中他一直是个有心人,所以,在大人的眼里,他是个聪明能干的大阿哥。
一直心有不甘的允禔 ,密切注视着康熙帝和允礽之间的点滴,尤其是康熙帝对允礽的态度。20多年来 ,皇上和太子之间的一些大事小事,以及由此引来的一些甚至细微的变化,允禔都默默记在心里。
不过,他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
大阿哥心术不正挑起是非,太子被废
允禔是皇长子,他的年龄在皇子中最大,所以经常会替父亲康熙作些事情,每次允禔都完成的很出色,康熙很喜欢这个懂事的皇长子。
康熙帝三次出征、巡视,允禔都跟随其左右,并且表现出色,得到了康熙帝的信任与肯定。特别是在康熙三十五年,允禔第二次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允禔与内大臣索额图一起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
当年的三月,康熙皇帝封26岁的允禔为直郡王。也许是父亲的信任给了允禔足够的幻想,那颗觊觎太子之位的内心,急剧膨胀起来。
1708年的秋天,几个太子随康熙在塞外行围。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为此,康熙皇帝和太子允礽之间闹了些不愉快。
见时机已到,以大阿哥允禔为首的几个皇子,借机向康熙帝汇报了太子允礽过往的种种。康熙帝听了之后,对太子非常不满。
不久,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废除了太子,并让允禔负责监视允礽的工作,从塞外至京城全程负责看守。
此时的允禔,非常得意。而太子被废,太子的众多兄弟们开始日夜惦记这个空出的位置,大阿哥允禔更是踌躇满志。
大阿哥冷血,提议自己替康熙杀太子
当允礽的太子之位废了后,允禔有些小开心,甚至意想天开地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
康熙帝是什么人?
他对允禔的花花肠子早就清楚的很,包括在围场允禔一伙人数落的太子行为的真假程度!所以,康熙帝曾经明确地表明他的观点: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如此看来,允禔真是高估自己!不过,大阿哥并没有灰心!
当允禔从塞外到京城一路尽职尽责地监视着允礽,他感觉到机会又来临了。倚仗康熙帝对自己的信任,他积极向父亲推荐八弟胤禩,说有相面人张明德曾经说过,八阿哥后必大贵。
八阿哥胤禩从小聪慧,亲切随和,康熙帝很喜欢他。而且胤禩年幼的时候,是允禔的母亲抚养长大的,他们兄弟俩有一份不同于他人的手足情。如果八弟胤禩真的成功了,允禔就相当于站对了队!
而且允禔在推荐八阿哥之后,又向父亲谏言,允礽行为不端大失人心,提议自己可以替父亲杀了允礽。
允禔要杀允礽!这个想法顿时让康熙大吃一惊,也让他意识到皇储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是作为一个帝王最为忌讳的事情!
康熙帝在围场废太子,主要原因是因为康熙帝的心里有根刺:在康熙二十九年,皇帝在出塞途中生了一场大病,太子允礽见到父亲生病,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忧愁。为人子女,如此为之不孝。
康熙帝一直认为,对亲情淡漠的人,不堪重用,也不能重用!
如今允禔不是对亲情淡漠,而是对亲情冷血,这更不符合康熙帝任人唯贤的作风。
康熙在恼怒允禔的同时,又极为寒心!他严厉批评允禔,指责他杀弟的行为是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康熙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能做太子呢?
要是按照明朝的继承原则,在嫡子胤礽活着的情况下,康熙的大儿子胤褆是绝对当不了太子的,因为祖宗家法不许。
但清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政权,皇家嫡庶的观念并没那么分明。而且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素来讲究的是有能者居之。比如清太宗皇太极,非嫡非长,因能力出众而被推荐为大汗。
所以从皇帝到皇子们,并不认为胤礽就是理所应当的继承人。因而也才会有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
电视剧里的胤褆
其实一开始,胤褆的赢面还是很大的,他错就错在不明白康熙的用意,太急了一点。怎么说呢?且听我道来。
大家别看康熙后来儿子很多,刚结婚那会儿,他很为子嗣烦恼了一阵。为什么?因为他生了四个儿子都夭折,直到胤褆才算是站住了,前四个小皇子殇得太早,未进排序,胤褆就成了事实上的皇长子。
可想而知,对于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康熙是如何的珍惜。
两年后康熙最爱的皇后赫舍里氏生子胤礽,刚满周岁就被册封为皇太子,亲自教养。哪怕康熙后来又有了很多皇子,但长子胤褆和太子胤礽无疑是他最为重视的。
电视剧里的赫舍里氏
虽然康熙似乎更偏心胤礽一点,却也没影响胤褆的健康成长。他对军事特别感兴趣,多次出征,立有军功。与他接触过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说过:“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而且他还有个极大的优势,他的母亲惠妃出自满洲大族叶赫那拉氏,权臣纳兰明珠是其叔祖,自然一心帮着他夺储。
但是,他不应该过早表明自己的野心。康熙一废太子时,并没有真的下定废胤礽的决心,而是想给胤礽一个教训,让他有所改变。诸皇子为了表明自己的兄友弟恭,也都言不由衷的为太子求情,好博父皇的欢心。
只有胤褆,半点不掩饰自己的开心,竟然给康熙上奏折称“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意思是如果您想杀胤礽,不需要您亲自下令担负杀子的恶名,只要一个暗示,我就为您做到。
无论为臣还是为兄,他表示出这样的意思都是不应该的。
电视剧里的康熙皇帝
康熙看到这奏折的时候,又诧异又愤怒。作为一个父亲,他怎么会想杀儿子??就算真废胤礽的太子之位,也不会想杀他。而有这种念头的胤褆,在康熙看来简直罪大恶极,所以骂他“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有这几句话在,胤褆当太子无望。后来他又干了一些蠢事,和胤礽一样被圈禁了。不过,他俩虽然早早出局,却也因为出局早,没有过于得罪雍正,安稳的活到去世。
总之,胤褆没能当太子,是因为他太急太蠢,没能明白“不争是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