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为什么不杀欧阳锋?
文|砂锅君
《射雕》小说之中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不杀西毒?郭靖眼见江南七怪几位师父死在桃花岛上,不顾黄蓉,眼红着找老岳父黄老邪拼命。但是知道了欧阳锋才是真凶,却偏偏三番五次饶他不死,成为许多人认为的金庸小说的硬伤。
不只是郭靖,洪七公也是如此。从桃花岛出来之后,船沉海难,孤岛生死,洪七公也是几次三番不杀欧阳锋,结果反而被西毒害得差点丢了性命,导致武功尽丧。
这是金庸先生创作的问题吗?还是别有深意,有好的解释呢?
其实这个问题要涉及到金庸小说的一些立意主旨的问题。
不妨就从洪七公的视角开始谈起。
作为五绝高手之中西金和北水,遵循的是金生水的五行生克关系。当然这不是说欧阳锋和洪七公就是这种设定的傀儡。而是他们的互动大致依循金生水这个关系实现了建构
一个正义的人,不杀一个邪恶的人,存在吗?
当然存在!也许有旧,也许欣赏,也许势均力敌,也许就是心中不想杀。尽管他作恶了,毕竟洪七公不是什么官方司法部门,只是江湖的侠客。急公好义,是源自内心真实感受,不是去满天下做太平洋警察。不想就是不想,也不必分说什么道理。假如秉持一念固执而行却失去真实的感受,那就是工具人了。
而金庸先生设置金生水这个结构,则一定也是延展了金为水母这个内涵。什么意思呢?作为践行侠义的丐帮,其实和作恶行邪之辈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共生关系。侠义之举何来?恰恰是人间有邪恶之辈的暴乱之行。
假如天下无罪,又何来侠义呢?
这当然不是说洪七公要留着欧阳锋这种恶人来自命侠义,而是说其实真正的侠义,不是简单的杀戮。把恶人杀死了,只是急一时之难。最终我们消灭坏人的方式,不是从肉体上,而是从心性上真正的化转。
其实这一点,在射雕之中表现就是最后郭靖产生的疑惑,我是谁,以及学习武功是杀人技,那么我就是学成了一个杀戮的机器吗?
不要小看郭靖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善恶的分界点。在他的困惑里,作恶是杀人,行善也是杀人,那么其中真的有区别吗?
这也是为什么射雕后面有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止杀一段的情节,是金庸先生巧妙化用了历史事实,作为了自己的表达。
所以说射雕的主题是郭靖成长为一代大侠,为国为民。但是大侠的一生,也就是不断抗金的一生。抗金的命题有两个,小的部分,是抗击西金欧阳锋,大的部分,是抗击金国。
为什么欧阳锋杀了江南五怪,郭靖却饶他三次。其实也代表了这一个最为基础的命题,作者在欧阳锋身上表现的不是简单的杀人止恶,恰恰是止住自身的恶。到了某个地步,人人都可能是欧阳锋。如何面对西风之邪,不是简单的一刀杀的问题,而是如何用一生去和邪恶做搏斗的过程。
能止自身之恶,同样不舍自身之善。这一点,洪七公不愧是郭靖的师父。如何以上善若水,在至极的柔弱里,发挥出最为刚猛的降龙十八掌。人性也是要在看似至极的柔弱的善良里,发挥出最为强大的正义!
所以为什么欧阳锋为逆练九阴真经?一则是他本身恰恰是倒行逆施之人,人性为善,他却是为恶,这是他的颠倒。二来,要救助这样的人,恰恰就要拨乱反正,将原本被他颠倒的,重新颠倒回来。这一场逆反之后,才有后来欧阳锋的临死顿悟。
看起来郭靖写了假的九阴真经,黄蓉教了假的九阴真经,导致欧阳锋逆练,但是此逆恰恰是正。正反冲击之下,这才是要转化欧阳锋的恶性,所以才会导致欧阳锋正邪冲突,直接就疯掉了!
侠义之举,本是应对人间恶行而生。而恶行本是从内心之邪恶产生,当内心的邪恶消失,恶行也随之消失不见,那么侠义也就不需要了。
这是金庸先生的领悟,表现出来,恰恰就是在《神雕侠侣》之中,华山绝顶之上,欧阳锋和洪七公大笑之下,相拥而逝。相逢一笑恩仇泯,如此侠义和恶行一起消融,正是高明小说家的绝妙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