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为什么这么短命?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存在了24年。
西魏恭帝三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史称北周。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北周历史上最有为的要数北周武帝,他韬光养晦杀了北周权臣宇文护,励精图治灭了北齐。只可惜历史没有给他继续施展的机会,年纪轻轻便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36岁。北周也开始走下坡路。
历史上都知道天下归晋了,司马懿家族捡了个大便宜。其实这个印象是有点错误的,就就是晋朝真真正正坐稳江山的就是他的第一代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开国的晋朝确实和平了一段时间,但是司马炎死后,由于第二代接班人没有选好,加上贾南风的干政,很快就进入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之后接着就是五胡乱华,整个北方被异族入侵,接着晋朝剩下的火种跑到了江南,成了东晋。从此整个中国的传统统治中心北方,就全部陷入了异族政权的手中,这就是东晋十六国。
什么前赵,后赵啦,前燕,后燕啦,前凉,后凉,总之一大堆异族政权。而这些异族政权在一直的和汉民族进行融合,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经过各种磨合,屠杀,政变,汉化,学习等等,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统一了整个北方的大政权北魏。这个北魏的统治时间很长,一两百年吧。最后也因为豪强,起义,军事首领的抓权,民族矛盾等等陷入了危机,再经过不断的军事角逐,政治角逐,最终北魏一分为二,整个北方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西魏和东魏。这个时候南边的东晋已经亡了,南边统治的朝代后来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比较有名的是南梁了。
所以这个时候天下大势还是三分天下。西魏,东魏,南梁。西魏的根据地自然在长安,东魏的根据地在晋阳山西这边,双方在洛阳地区进行争夺。南边的南梁首都在南京,控制着江南。题主的北周政权,前身就是西魏。和北周对敌的北齐政权前身就是东魏。所以其实北周和北齐的较量就是西魏,东魏互相火并的延续。南边因为气候比较舒适,物产又丰富,所以打仗一般不怎么行,南边的宋齐梁陈政权大多数时间都是隔岸观火。所以其实天下的较量就是看西魏和东魏最终谁是赢家。而东魏一开始是强于西魏的,所以东魏是处于攻势的,高欢发动了数次的对西魏的战争。
但是西魏却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以弱胜强,最终在常年的战争中,逐渐的占据了优势。所以最终西魏取得了主导型地位。西魏从一开始就是由宇文泰家族掌权的,皇帝只不过是扶持的傀儡。所以最后宇文家族取代了原来的皇帝换成了北周,也是自然而然的。而东魏一开始就是由高欢掌权,皇帝也只不过是高欢扶持的傀儡,无论是东魏还是西魏,皇帝只不过是从原来北魏的皇室里挑出来,维护个魏的名声而已。
其实西魏和东魏一开始就是宇文家族和高欢家族的两家把持。而北周和北齐也就是宇文家族和高欢家族当了皇帝而已。所以可以把西魏、北周,东魏、北齐,看成是延续的政权。而北周和北齐最终是宇文家族获胜,一统了北方。北周统一了北方之后,事情在最后的关头起了变化。周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统一了北方,但是他儿子却不行,周武帝死后,他儿子宇文赟继位,他578年继位,580年就因为酒色过度,22岁就死了。结果就得是宇文赟儿子宇文衍继位。想想宇文赟死的时候才22岁,他的儿子又能有多大?当时的左丞相是杨坚,这下子让杨坚给抓住了机会。联合了几个亲信,又和几个刺头开了战,最后大获全胜。
然后宇文赟死的第二年,杨坚就把他儿子给废了,建了隋朝。杨坚又利用了北方的国力,灭掉了陈,最终一统了全国。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北周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短,首先应该说宇文家族的统治时间并不短,从北魏分裂成东西魏的时候,宇文家族就已经是实际的掌权者,所以可以说宇文家族的统治时间是从西魏-北周一系的开始算的,时间并不算短。而北周的政权更替也不算频,对比东魏,北齐,以及宋齐梁陈,这只能算是南北朝时期正常的政权更替速度,年幼的换得频一点,年纪大的做个10年8年不成问题。
北周最后的结局当然是被杨坚篡夺了胜利果实。但是如果要讨论为什么北周作为一个朝代来讲,它为什么会这么短命。我认为它和其他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出现的问题一样,就是在激烈的军事斗争当中将领建立起来的军权很难被控制,一旦雄主过世,主少国疑,军事首领挟持小皇帝是一个根本无法避免的问题。而杨坚是赶上了乱世最后的末班车,等隋朝一统天下后,军事首领再政变的机会就会比南北朝时期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