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暴发性生殖引起“红潮”造成香港海域鱼类大量死亡
1998年3月19日 (农历2月廿1),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发“红潮”造成香港海域鱼类大量死亡。
1998年3月19日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发红潮造成香港海域鱼类大量死亡。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1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酿成的。海藻是1个庞大的家族,除1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显现红、黄、绿等不同色彩。
赤潮产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1是大量赤潮生物会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2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进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3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黏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干因素很多,但其中1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资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球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构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致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乃至可以通过食品链传递,造成人类食品中毒。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1。近10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趋加重,我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1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对赤潮的产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触及到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多种学科,是1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赤潮是1种自然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引发的。人类早就有相干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写: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在日本,早在腾原时期和镰时期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 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视察海水发光现象来辨别贻贝是不是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产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1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1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朝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水体变色的1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1个历史沿用名,它其实不1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产生的缘由、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显现不同的色彩,有红色彩或砖红色彩、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发赤潮有时其实不引发海水显现任何特别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