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刘墉“刘罗锅”逝世
在216年前的今天,1805年1月25日(农历1804年12月25日),清代宰相刘墉“刘罗锅”去世。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朝字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106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106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9年102月2105日卒于京。谥文清。
刘墉为何叫刘罗锅?相传,刘墉是1个驼背,因而民间就称他为刘罗锅。
刘墉头像
刘墉于清代乾隆106年(1751年)中进士,1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210年(1755年)10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连累而遭逮治
,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6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10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的混乱状态,上疏请州县束缚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2104年(1759年)10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以后,应责革者,其实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1看法深入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欣赏,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2107年(1762年)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310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第2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朝西北两路转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率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3104年(1769年),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2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3107年(1772年),擢陕西按察使。第2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4101年(1776年)3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10月,任《4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7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4103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4105年(1780年),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赃官污吏猖獗,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1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赃官污吏,建议严办;1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予民间开采硝石。仅1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4106年(1781年),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3月,仍任职南书房;不久,又充任3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3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1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企图粉饰罪行。刘墉照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成心包庇国泰。刘墉遂以民间察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1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忘我,神机妙算,与钱沣1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止而成功地履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歌颂。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4108年(1783年)6月,命署直隶总督。8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5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6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5101年(1786年),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的地方)副总裁。
乾隆5104年(1789年)4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5106年(1791年)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5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2年(1797年)4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5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观察黄河决口的情况。观察黄河以后,他上疏要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用了他的意见。嘉庆4年(1799年)3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专权受贿1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珅及其党羽苛捐杂税、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4年底,刘墉上疏陈说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6年(1801年),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但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朝4大书家之1(其余3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1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1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魄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1位善学先哲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但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式,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1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7年(1802年),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810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1805年1月25日(嘉庆9年[1804年]102月2105日),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