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沆瀣一气的故事
【拼音】hng xi yī q
【成语故事典故】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
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王逸注:沆瀣,夜半气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应劭注:沆瀣,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列》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霞,夏食沆瀣。可见沆瀣一词,原来并不是什么贬词,但是后来作为成语沆瀣一气,就不是一句赞美的话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开始的。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个名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崔沆和崔瀣,是有特殊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断定: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俏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出处】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释义】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坏人聚在一块
【相近词】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相反词】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
【成语例句】
◎谭素英被揭出来了,但曾包庇过她的人,甚至与她沆瀣一气的人还在。
◎蒋峰随即布置扩大侦察范围,依法对中院经济庭近年来审理的案件逐一过堂,很快查明经济庭原庭长夏金海、书记员张国洪与审判员徐中辰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贪赃枉法的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