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曲广陵散
广陵散,古琴曲名,又名广陵止息。相传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民间乐曲,当时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汉代应璩与刘孔才的信说听广陵之清散。广陵散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死韩相侠累,然后自杀的故事,因此通常认为是聂政刺韩相的别名。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晋代著名文人嵇康遭迫害,临刑索琴从容弹奏此曲,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后人遂以《广陵散》代指美好事物的消失。 但该曲并未因此失传,它还在当时的相和歌中演奏,作为琴曲,后世也不断有发展。
今存琴曲,最早见于唐朝李良辅《广陵止息谱》,23段。明朝朱权的《神奇秘谱》说此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谱中有关于取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因此古来琴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现在通常听到的版本有以下几个:一、琴家管平湖从明代《神奇秘谱》修订来的全本;二、李祥霆、龚一等琴家分别自管平湖的版本做成的节本;三、琴家吴景略、吴文光父子两代人自《神奇秘谱》修订的全本及其节本;四、琴家姚丙炎、姚公白父子两代人自《神奇秘谱》修订的全本。
据《琴府》中唐健垣先生和王世襄先生的研究,《广陵散》保留了唐代大曲的特色,相信最迟在晚唐时期已经成曲。
弦式
〈广陵散〉一曲采用了特别的慢商调弦式,即二弦降低大二度与一弦同音。后世有观点认为二弦(为臣)与一弦(为君)同,成凌君之相,而予以贬低和排斥。另外,此曲充满了慷慨激烈的情绪,与正统理解的古琴清微淡远的特点大相异趣,也为后世部分理论家(朱熹等)批评。但毫无疑问,〈广陵散〉早已是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
其他相关记载
三国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得罪当时魏国的权臣大将军司马昭的宠臣锺会,而被蒙冤处死,临行刑前曾弹奏此曲,并于曲终感叹说: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古琴记谱方法不记载旋律节奏,琴曲传承多需师者对弟子讲解教授每个乐句,然后对弹。因此即使广陵散的曲谱在当时还有流传,嵇中散所演奏的版本也因古琴记谱方式的缺陷、没有经口传心授而学得此曲的弟子而失传。如今的广陵散是管平湖先生依据明朝《神奇秘谱》打谱演奏的版本,与嵇中散当年所奏广陵散之异同已未可知。
《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中,提及嵇康由鬼神授〈广陵散〉一曲。此传说亦当作传授广陵散演奏之法解。
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是辽国人,但热爱汉族的文化,擅长弹琴作诗,曾作一首长诗描述《广陵散》如何激荡人心。
金庸的《笑傲江湖》里,衡山派的刘正风和日月教的曲洋创作了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之曲》,小说中写到该乐曲部分是从〈广陵散〉改编而来。
神奇秘谱曲意歌词原文
臞仙按琴史曰,晋书载,广陵散者,嵇康,字叔夜,谯国之人也。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淸辨,因索琴弾之,为广陵散曲,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时司马懿为大将军,康与锺会为长史。会每与康交,而康不为之礼,会以此憾之,因谮康欲助毋丘俭。司马懿既昵信会,遂害之。康将刑东市,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己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悔焉,又琴书曰,嵇康广陵散本四十一拍,不传于世。惟康之甥袁孝尼能琴,每从康学靳惜不舆,后康静夜鼓琴弹广陵散,孝己窃从户外听之。至乱声小息,康疑其有人,推琴而止,出户果见孝己。止得三十三拍。后孝已会止息意,绩成八拍,共四十一拍,序引在外。世亦罕知焉。然广陵散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予以此谱为正。故取之。
《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嵇康
侯非侯,王非王,千盛万骥归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负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