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一说字子休,约与孟子同时,为战国时代宋国蒙(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园吏。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在四库全书之中归类为子部道家类。
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着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根据以上记载,庄子名周。《知北游》中说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这可能是庄子对自己名字的特地解释。又有说庄子字子休,见于《警世通言》,但司马迁没有记载,《庄子》中也没有相关证据,恐怕不确。
庄子的生活年代,一般认为是前369年前286年。庄子逝世的那年,宋国灭亡。也有认为庄子活得更长的,《庄子》中有旧国旧都,望之畅然,显然宋亡以后才称呼旧国旧都。
庄子属道家,从《庄子》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司马迁说庄子着书十万余言,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可能是在晋代郭象注《庄子》删去了。以前一般认为《庄子》全部为庄子所着。从宋代起,竟成问题,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着,而外篇和杂篇是后人托名。总的来说,《庄子》一书除了《杂篇说剑》类似纵横家所着以外,其思想还是统一的。庄子写书风格独特,自己称(《杂篇寓言》)以不拘一格的寓言写作。
庄子除做过漆园吏以外,没有做过其它官。据《外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为楚国宰相。庄子以宁为泥中嬉戏的活乌龟,也不愿意为庙堂用以卜卦之龟壳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泥中之龟)。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和惠施交好。
对于庄子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这是真正的逍遥,也有人认为是愤世嫉俗的表现,清代胡文英在《庄子独见》持此观点,他说:人只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庄子还被认为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
思想渊源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于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生观点上,虽然老庄都谈养生,但庄子更为重视,《让王》中有两臂重于天下。
但老庄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法家的韩非援引《老子》。而庄子抛弃了法家援引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处世论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内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内篇德充符》)。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雉。四曰修养,紧守心斋。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体道
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这种本于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为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着痕迹。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
在庄子哲学中,万物是一个形而上的存在的部分,他将该存在称为生主。这个存在存在而无实体,即有情无形。它是一切人类行为、情感的真正主宰者。因它驱使万物而不受万物驱使,故它是唯一超然于万物的。因为所有其他万物都处于驱使、受驱使的循环之中。唯独它不然。人类作为生主的一部分,将自己投入主观中,使自己无法与该形而上的存在一致。人类希求生主以外的事物,希望成为其他的事物。从而被外物所驱使,成为了受驱使的,从而破坏了生主的超然性。。生主既与万物同时存在,庄子认为作为生主的一部分,人类应当从绝对的分别中抽离出来,并认识到一切的分别都是主观的、虚幻的,这样才可以脱离受外物驱使奴役的境地,保养生主。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人如果得 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
庄子道通为一的思想和近代德日进的哲学思想在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种看法比起牛顿把宇宙看成像弹球撞击那样的机械论思想,显然是更近于二十世纪的科学。[原创研究?]
政治哲学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说圣人生而大盗起。庄子认为圣人的主义学说不过是窃国大盗的工具罢了。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田成子,篡夺了齐国的政权。田成子一旦杀其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一守其盗贼之身。对于圣人,庄子借用盗跖之口批评黄帝尚不能全德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说孔子是鲁之巧伪人。庄子还说凶德有五,中德为首,所谓中德就是有心为德,有心为德就要虚伪,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会导致天下大乱。庄子还对圣人学说的积极性怀疑,认为圣人可以使一人变好,也使三人变坏。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对治国,庄子反对儒家的以礼法治国和法家的以法律治国。庄子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法违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朴。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国。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在《庄子》中描写过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文学贡献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庄子也认为道不可言。但道不可言,又不得不言,所以庄子采用的是寓言、卮言的方法,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这种方式让庄子的思想像水一般,不会惧怕后人的肢解。同时让他的观点不会被历史湮没。不同的时期拜读,会得更新的意义。庄周梦蝶、混沌开窍、庖丁解牛、惠施相梁、螳螂捕蝉等都是其出色的寓言。庄子的文字,想像高妙,天马行空,流畅通达,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宛奇葩,将先秦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对老子而言,庄子的思想倾向于对艺术及自由的追求。从庄周梦蝶、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事情可见。
信仰形象
南华老仙、南华真仙或南华大仙等,系一虚拟人物,多见于小说诸如《二刻拍案惊奇》和《三国演义》等,其原型应该来自于道教对庄子之封号南华真人。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南华老仙赠书《太平要术》给张角。书载:南华老仙,碧眼童颜,手执藜杖,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来由
唐玄宗天宝初(742 CE),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着书《庄子》为南华经。不过,称庄子为南华在天宝前就已如此。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序》中就称庄子为南华,《隋书经籍志》记载梁旷着有《南华论》。
熊湘推论在梁朝陶弘景《真诰》中未见相关称呼。所以南华作为庄子之封号,当在梁朝以后的某段时期出现。不过,在约成于东晋末南朝初的《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已称言:庄周者,太上南华仙人也,其前世学道时,愿言:我得道成仙,才智洞达,当出世化生人中,敷演《道德经五千文》,宣畅道意。,故称庄子为南华,在当时道教流传的灵宝经中已有。
至于为何用南华作为封号,历来说法不一。一是认为传说庄周曾隐居于曹州南华山,清朝宣颖在《南华经解》沿用此说。不过明代以前少有此说,按《真诰》的记载,则说:庄子师长桑公子(长桑即是扁鹊师),授其微言,谓之庄子也。隐于抱犊山,服北育火丹,白日升天,上补太极闱编郎,而非南华山。
另一说,则源自北宋陈景元在《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中,主张是义取离明英华,发挥道妙之义。南宋褚伯秀在《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认为,南华同南极、东华之类,均为上天职任仙真的封号,难以究其义理由来。
按道教的《要修科仪戒律钞》称当念东游青林东华,当念西游安养西华,当念北游碧罗北华,当念南游太丹南华,当念游遨留憩玉京、昆仑中华,将太丹南华与青林东华、安养西华、碧罗北华、玉京、昆仑中华并举,太丹南华可能是类同玉京、昆仑而位于南方的仙境。
文学与历史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有说庄子字子休,见于成玄英《庄子注疏》的序文及小说《警世通言》,但此说仅载于小说,不见于《史记》,《庄子》中也缺乏相关证据。
虽然小说作者和道教徒取材于庄周隐居南华山的典故,但基本上,南华老仙的故事,仍属作者构想、创作的人物和情节,不应将之误解为史实,或归类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