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最终还政于李唐是被逼无奈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废唐改国号为周,开创了一个属于她的时代。然而,武则天在晚年竟然再度把江山还给李唐,最终于公元705年2月23日(正月25日)发布诏书,决定由其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24日,武则天禅位,李显正式复位,3月3日,李显复国号为唐,武周政权正式终结,武则天也于12月16日离开人世。
可见,武则天在立太子方面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的儿子,而是倾向于侄子武三思,但是,狄仁杰的说法那自然在他的内心要引起震动,一边是侄子,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传位给谁,那自然要权衡,虽然武则天对李氏并不感兴趣,但她毕竟有两个儿子还是李氏的血脉。所以,武则天还是权衡再三,最终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将李显接到洛阳。李显接到洛阳之后,狄仁杰趁热打铁,要求让李显为监国,但当时的大臣们主要是武则天的贴心人马,所以反对狄仁杰的做法,李显才没有成为监国。
所以,武则天虽然立李显为太子,但最终会不会传位给李显,变数依然很大,李显依然在战战兢兢中过日子。狄仁杰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狄仁杰向武则天两次举荐张柬之为宰相,武则天终于同意了狄仁杰的举荐,正是狄仁杰这一举荐,加速了复唐的进程,因为张柬之倾向于复唐。
张柬之任宰相之后,开始谋划复唐。他和杨元琰泛舟江心,谋划复唐大业,然后举荐其为右羽林将军,接着任用了桓彦范、敬晖以及右散骑侍郎李湛,都让他们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给他们指挥。张柬之所任用的这些人引起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的怀疑,张柬之为了让其安心,任用其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张易之等人这才放心。然后张柬之又与崔玄暐及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并且得到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的支持,现在,万事具备,只欠时机了。
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重病,所有大臣包括宰相都无法接近武则天,所有宫中大事由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也就是武则天的两个宠臣)把持。张柬之将姚崇从灵武召回朝,商议如何复唐,于2月22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李显害怕,被王同姣强行抱到马上,并陪同李显来到玄武门,斩断门栓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在她周围布满侍卫。武则天吃惊地坐起来,问道:是谁作乱?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武则天看见李显也在人群之中,这个时候的武则天终于知道张柬之在发动一场政变,但她依然显示强硬,对李显说:这件事是你让干的吗?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桓彦范上前说:太子哪能还回到东宫里去呢?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年纪已大,却一直在东宫当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从上天与下民的心愿!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武则天发现了他,对他说:你也是杀死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平时对你们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变故!李湛满面羞惭,无法回答。武则天又对崔玄暐说:别的人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呢?崔玄暐说:我这样做正是为了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大德。
与此同时,张柬之令人逮捕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将他们全部处斩,并在神都天津桥的南边将上述人犯与张易之、张昌宗二人一道枭首示众。在这一天里,为防范突然事变的发生,袁恕己随从相王李旦统率南牙兵马,他们将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逮捕下狱,这些人都是张易之的同党。
这样,整个皇宫都已被张柬之率领的大军控制,病重中的武则天已无回天之力,但武则天依然强撑到23日这天,当听到忠诚其的党羽都被诛杀之后,才在张柬之的控制之下,不得不颁下制书,决定由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但张柬之等人依然不同意,武则天被逼无奈,于24日终于同意禅让,传位给李显,复唐到此终于成功。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神龙政变。
所以,武则天最终还政于李唐,如果没有张柬之的神龙政变,那是否最终还政于李唐绝对是个未知数,而武则天在死之前就禅让,还政于李唐,那确实是被逼无奈,因为这个时候的武则天连自己的宠臣都保护不了,可见自己的性命同样堪忧,如果不禅让,还政于李唐,武则天能否寿终正寝,那也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