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徽宗为贵妃的归天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眼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身世卑微,但长得光艳风骚。徽宗一见,魂不守舍,刹时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痛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寝食不安,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擅长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仅徽宗喜欢,就连都城里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讨好,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姿不再,生性轻佻浮浪的徽宗欲再觅新欢。只管后宫粉黛三千,美人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就在这时,名妓李师师呈现了。李师师原本是汴都城内钻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扶养长大。
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扶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钻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读,又练习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本为歌妓的她最善于的是小唱,等到宋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荣华东京已经独占鳌头,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令郎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光彩,渐渐地她的名声不但在东京的街头巷陌传扬,也穿越高墙红瓦飘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
这天宋徽宗和一帮妃子在御花圃游乐,一时不觉沉闷,整日的呆在这里和同样的一群人再好玩也都腻了。陪侍在一旁的高俅和杨戬,瞥见主子闷闷不乐,不禁着急,这个高俅就像赵佶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立马猜到了主子的心思,进言道:陛下为什么闷闷不乐啊?想陛下贵为天子,现在全国承平,正是行享乐之时,不要辜负了这美妙的光阴啊,何况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快,等老了岂不徒增伤悲?
一句话说到了心坎里,然而久困宫闱之中,毕竟没有什么兴致,要是能够出宫游乐,赏美景美人,品琼浆佳肴那该何等美好啊。这时杨戬像是摸准了宋徽宗的心思似的,随即进言说:陛下,现在东都城里景色宜人,商贾会萃,热闹不凡,不如我等小人陪皇上微服私行。一来可以赏识京都美景,聊以解乏;二来还能了解民间痛苦,体恤民情。宋徽宗一听,正合心意,还能找个良好的借口。于是一行人换装从皇宫偏门来到了大街上,一路上处处舞榭歌台,酒肆花楼,看得宋
徽宗好不高兴,真是目不暇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宋徽宗的兴致也渐渐地淡了下来,高俅和杨戬两人一会意,互递了个眼色,就将帝王带到了一处场合。只见家家户户,帘儿底下笑语欢声,门儿里箫管琴笛声声,这里就是都城里有名的烟柳巷。本来高俅早就知道宋徽宗一直惦念著名妓李师师,今天特地把他引来。
那时李师师已经名声很高了,寻凡人是可贵一见的,这老鸨一看他们寻常装束,却点名要见李师师,一时难免脸上有些作难。等定睛一看,这来人中下人妆扮历史故事的竟然是权倾朝野的高太尉,顿时识趣的笑脸将他们迎到李师师的房里,又朝李师师做了个眼色。这李师师多么智慧,虽然互不称名,却也当即明白了,顿时轻歌曼舞舒广袖,婀娜多姿展腰身,直把个宋徽宗的魂都给勾到九霄之外了。春宵苦短,不知不觉已天色微明,宋徽宗虽然恋恋不舍,也只得忍着。自此徽宗与李师师恩爱不凡。
回宫今后宋徽宗只以为那些后妃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师师的,因此茶里饭里,坐处卧处都惦记着李师师。
自从招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大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分外夺目,又用他奇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堂中。那时宋徽宗三天两端地呆在李师师家,朝野都已知道,相传周邦彦还曾为此作了一阕《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停,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五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对,力劝宋徽宗以国体为重,但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边听得进去,何况心思早已被李师师所牵绕。
靖康之难,徽、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零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旧业,受尽煎熬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疲惫,仅卖唱度日。南渡士医生慕其盛名,常邀她加入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辇毂荣华事可伤,师师老迈遇湖湘;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皇帝。误国误名 只为风骚享乐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等六贼。约莫与他的艺术气质相关,宋徽宗酷爱奇石,而这种希奇的喜好和宰相蔡京的逢迎结合后,却生出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怪胎。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在北宋帝国的败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花石纲。
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是蔡京当上宰相的第三年。朝廷在苏州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勔主持,专门在江浙一带为帝王搜罗珍奇物品与奇花异石。早先,这种花石贡品的品种并不多,数量也有限,征集地区只是在东南地域。后来,帝王对这些贡品大为赞赏,进贡者纷纷加官晋爵,恩宠有加。于是,化为一道无声的号令,发展为天下规模的花石纲大浩劫,并迅速演变成举国之骚动。
政和年间,安徽灵璧县进贡一块巨石,高、阔均二丈有余,用大船运送到京师汴梁,拆毁了城门才算进得城中。宋徽宗大喜,亲笔御书曰:卿云万态奇峰,并加金带一条悬挂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