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是我国氏族社会时一个部落的首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五帝之一。
大约在四、五十万年以前,我们中国的这块土地真,就已经有了人类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学会了打创石器,半渔猎、半农耕,并在共同的生活中,结成了一个个的部落。距离今天大约四千多年的时候,黄河流域便集居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原来在我国西北方居住,后来迁移到琢鹿一带的山里,这就是黄帝所在的部落。
据说黄帝姓公孙,因为在姬水长大,又姓姬,又因为在轩辕那个地方住饼,所以取名轩辕氏。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很聪明,不久就会说话,被称作神灵。长大以后,更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并且宽厚有德性,受到人们的拥戴,于是被推举为部落的首领。
黄帝做了部落的首领,教大家盖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改变了原来游猎的生活方式,在琢底山中建都定居下来。为了便利交通,他创造了船和车,为了同别的部落打仗,他又积极操练兵士,制作各种武器。
当时,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河流域的西北方还有个部落,首领是炎帝,称神农氏。炎帝部落曾与九黎部落发生冲突,被订败后,转移到黄市部落居住的地盘,又与黄帝部落发生冲突。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打了三仗,结果,炎帝认输,同意两个部落合并(参见阪泉之战)。黄帝仍做首领,炎帝做了副首领。晋《太康地理志》上说,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相。大概就是为纪念黄帝而建的。
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是一个十分凶猛残暴的人。传说他虽然有些夸张甚至荒诞,但可以看出,远古时期,部落之间是有办突和战争的,在这些冲突和战争中,黄帝促进了北方的联合和统一(参见涿鹿之战)。
黄帝统一北方后,又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同那里的夷人和羌人部落结成了新的联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雏形。所以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正确叫法应为黄炎子孙)。
古代传说中,说黄帝不仅在中华民族的联合统一上有功,而且在中华民族日趋文明的许多方面都功绩显赫。是他叫史宫仓顿创造文字,改变了过去结绳记事的拙笨办法。还叫臣子大挠创作甲子,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甲、酉、戊、亥十二个地支相配,来记录年、月、日、时。又命令一个叫伶伦的乐师,用竹子做成三寸九分长的能发十二个营的律吕,校正各种乐器的声音,以便和谐地演奏。传说他的妻子很能干。她发明了养蚕缀丝,织绸做衣,并染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侵人们不再穿兽皮和串起的树叶。后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其实,这些都是氏族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而黄帝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黄帝,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神话传说其父亲少典为有熊国君,黄帝本姓公孙,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始均传说为拓跋鲜卑的早期首领,在魏书中有明确记载。另外根据大荒北经,黄帝生苗龙,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因此北狄和犬戎皆为黄帝之后。
黄帝和炎帝并列的说法例如炎黄后裔、炎黄子孙也成为了汉人以至清朝以后全体中国人自称的说法之一。神话中的炎帝及黄帝可能为远古部落联盟共主。根据《山海经》,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而后蚩尤纠集炎帝的部属再于涿鹿之战败给黄帝。
黄帝、炎帝和蚩尤
关于黄帝、炎帝和蚩尤关系的学术讨论上,目前结论是中国远古文化并非来自单一来源,而黄帝、炎帝和蚩尤比较可能代表三种不同地区的远古文化,和考古学找出的各地的文化系统相符,如辽河文明(红山文化)与黄河文明(仰韶文化)、长江文明(良渚文化)。
简介
《汉书人表考》卷一有载:(黄帝)姬姓,少典之子。少典取有峤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位于新郑的说法出《大明一统志》。相传黄帝出生夏历三月初三,一说生于二月初二,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炎、黄二帝展开阪泉之战,黄帝取得胜利,最后黄帝在涿鹿之战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中原各部落。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螾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自称为黄帝。从此,黄帝成为天下共主,其地位最终确立。集结炎、黄部落于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目前,关于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尸子神明》: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路史后纪一》载: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他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此外,黄帝当共主的时候,去古未远,人民生活简朴,故黄帝教民生火做饭,吃熟食,又创纺织技术,制作衣服冠冕,御寒护体。他又命大臣负责不同的技术创造,如羲和与常羲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伶伦创制律吕,大挠创立甲子,隶首发明算数,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磬和钟,沮诵和仓颉造字,史皇作图,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挥造弓,共鼓和货狄作舟。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传说发明了镜子,虽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北狄、西方的犬戎、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族始祖契的母亲(《史记商本纪》)。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鳐,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鳐后,剖开鳐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族的祖神。
相传黄帝亦通晓医术,中医《黄帝内经》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问题的问答体裁编着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但实际上可能是后人假托黄帝之名的作品。
黄帝崩,葬桥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直至辽统治中国北方后,从此断祀)。而陕西黄帝陵则为衣冠冢,因为长期处于中原汉族统治区域,因此,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但实际上,黄帝陵只属一个衣棺冢,黄帝陵前碑亦表明此事,另外,根据文献记载,黄帝离世之时在鼎湖铸鼎,鼎成有飞龙乘彩云,黄帝驾龙而归天。
2006年5月20日,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华夏儿女前来祭拜祖先。黄帝陵祭祀已经不仅是一项简单的祭祖活动,更蕴含着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的深刻意义。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仙登于天;《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影响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始祖。柳翼谋评论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
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被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包括部分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每年中国官方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河南新郑、浙江缙云县也有拜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