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庸异国遭枪击:名记者黄远庸旧金山遇刺案


   1915年12月27日晚,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正华灯初上,美国人热闹的夜生活开始了。在该市华人区的都板街,颇具中国南方特色的广州楼大酒店里,当地不少华侨富商与名人在此参加一场盛大的晚宴。宴会款待的主要客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应酬自如,潇洒倜傥;侃谈中,字字珠玑,才华横溢,不时引起众人一阵叫好。此客乃是民国初年名扬全国的新闻记者, 报界奇才 黄远庸。黄远庸此次赴美游历,是因为不愿为袁世凯篡国卖力而被迫避走国外的。旧金山的那些倾向于康有为改良主义的华侨富商,则是慕黄远庸曾追随梁启超,而且不为革命党人说好话才盛情款待他的。突然,自酒店门外闯入一个持枪的蒙面刺客,向着黄远庸连开数枪,黄远庸当即喋血仆倒在椅子上,鲜血喷上了色香味俱全的酒席。当众人从惊慌中镇定下来,刺客早已不见了踪影。

黄远庸美洲喋血的消息传入国内,引起了新闻界人士的震惊,多次召开纪念大会追悼这位民国第一名记者。到底是什么人刺杀黄远庸的呢?其目的何在?这个案子作为一个谜,存在70多年,直到近年来才逐渐被披露出来。

黄远庸,原名基,笔名远生,1884年出生于九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小时好学聪慧的他19岁中举,20岁考中进士,和沈钧儒、汤化龙是同榜进士,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黄远庸十分鄙视清末腐败的官场。他以新进士的资格被派往日本留学,专攻法律,1909年回国被授予邮传部员外郎兼参议厅行走之职。那年他的同乡李盛铎从欧洲考察归来,劝黄远庸从事新闻事业。素有报国志的黄远庸大为所动,开始于工余之暇为各报撰写通讯与评论文章。辛亥革命后,黄远庸辞掉官职而专事律师之职,继续为各类报纸写稿。民国初年的舆论界中,黄远庸的名声很响,仅次于梁启超和章太炎,时人称他为 通讯界之大师 、 新闻界之巨子 、 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

黄远庸是个民主主义者与社会改良主义者,写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的通讯与评论,有力地揭露了袁世凯政权的黑暗与军阀政客的丑态。但是黄远庸又对袁世凯存有种种幻想,还处心积虑地向袁世凯上书,建议改革社会。黄远庸并不赞成暴力革命,对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活动多加贬抑与排诋,还参加了进步党,跟在梁启超后面向革命党人发出指责,从而引起了革命党人的不满与忌恨。



1915年袁世凯公开帝制以后,专制的袁氏政权的倒行逆施激怒了黄远庸,这位报界大王却又不敢公然反对, 无日不在痛苦之中 。8月,筹安会成立后,袁世凯逼黄远庸写一篇赞成帝制的文章,企图借以影响其他的文人。黄远庸苦恼多日,敷衍了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袁世凯十分不满意,当即驳回令其重写。黄远庸不愿违背良心,又怕袁世凯迫害他,于是在9月3日悄悄溜出北京,搭上火车南下上海。袁世凯见黄远庸溜掉了,便散布谣言说黄远庸赞成帝制,并将担任袁氏的御报《亚细亚日报》沪版主笔,企图造成既成事实,逼黄远庸就范。黄远庸多年来力图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标榜公正客观,开始时他贬抑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而对袁世凯小骂大帮忙,使得革命党人发誓要除掉他;当袁世凯帝制自为后,黄远庸又十分不满,拒绝合作,特别是袁世凯造谣说他将效力于袁氏政府,大大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在两大政治势力斗争的夹缝中无法存身,只好离国东渡。东渡前,黄远庸在报上连发了三个启事,声明自己坚决反对帝制和拒绝与袁氏报纸合作的决心。

黄远庸首先到了日本,随后乘船东越太平洋远渡美国, 脱履一切,誓将洗濯为人 。然而黄远庸出国前一度袒护袁世凯而指责革命党的行为早为革命党人痛恨。他离国前发表的与帝制不合作的启事,海外党人知之甚少或者不予相信。相反,海外革命党人纷传黄远庸赴美是受袁世凯的指使到华侨中为袁氏筹款的。若筹款成功,袁氏政府将实力大增,难以动摇,对革命党人的打击将更加严重,因此海外革命党人决心暗杀他。从黄远庸在日本搭上 佐渡丸 号日轮赴美时起,就一直在革命党人的严密监视之下。

当时,国民党美洲总支部负责人是林森,黄远庸抵达旧金山后,林森就把暗杀黄远庸的任务交给了卫兵刘北海。刘北海侦知黄将到广州楼大酒店赴宴,便携枪到此,乘众人不备,冲进去开枪打死黄远庸后逃脱。这件事中国国民党一直秘而不宣。后来林森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曾以国民党名义给刘北海发过奖状,并邀刘回国工作。刘北海因自己是无文化之人,便仍留在美国。后台湾国民党当局把年迈的刘北海接到台北颐养晚年,1968年刘北海病逝于台湾。近年来,这段暗杀内幕才公开出来。

评论问答

对于互联网,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张向东,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这种热爱,用他的话说,源于对互联网的信仰。这种信仰,让他在听到邓裕强谈起手机互联网的美好愿景后,一个星期内便从《新周刊》高级记者的位置上离开,走得那么义无反顾。张向东那一身休闲西装和牛仔裤,配上黝黑的皮肤,一头韩流式的..

1906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将黑幕揭发记者们称为“耙粪者”,说他们从不仰望天空,只注重脚下的黑暗。记者们对于这个称号欣然接受,不过到了黑幕揭发运动后期,记者们开始畏手畏脚了,他们害怕被大企业以“诽谤”的名义起诉。伟大的“黑幕揭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摩根大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广州国民党上层的分化与斗争日益加剧。右派们在反对联俄容共政策时,将仇视与攻击的矛头主要集中到三个人身上:一是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二是伪装左派的汪精卫,三是迅速崛起的军事实权人物蒋介石。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1887年生,当时任黄埔军校校长,掌握着以黄埔军..

自从北伐结束后,国民党各实力派系连年混战不休,纷乱不已,给国家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并导致了东北沦丧,外祸日亟。在全国抗日形势的推动下,蒋介石提出 举国团结,共赴国难 ,还邀请国民党内各派系首领来南京参加四届六中全会。虽然冯玉祥、李宗仁等少数人未到,但阎锡山、张学良等军政实力人物..

1934年11月9日晚,位于天津法租界的国民大饭店正是顾客盈门之时,房客、侍役和来客们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此时在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几个客人正在热烈地谈笑,桌上的牌九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北方的11月,夜里已是很冷,屋里开着暖气。靠近暖气管的那位嫌热,便脱去了棉衣,光穿着一件白小褂。 突然,..

1933年的一天,南开大学门口不远的马路上,一辆《益世报》报馆的中型汽车正往大学开来。车内坐的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南开大学教授罗隆基,他是前往南开大学为学生们上课的。这条马路很狭窄,右边是小河,左边是陡坡,两车不能并行。突然,迎面开来一辆敞篷大卡车,中型汽车开始减速驶往较宽的地段避让..

1931年7月23日上午7点多钟,上海北站。一列南京开来的专车进站了,站台上军警林立,戒备森严,行人一律不准接近,上海各界要人迎候在车厢门口。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带着秘书唐腴胪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站台,经车站东大楼,向站口大门走去。 这天宋子文和唐腴胪都身穿白哔叽西装,头戴白色拿..

坤宁宫事变又称宋仁宗遇刺案,发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闰正月十八日夜间的坤宁宫附近一带,有四名宫廷禁卫军士兵叛变大举杀人放火,一度危及仁宗安全,但被平定。然而此事疑似涉及宫廷幕后斗争,事后被轻放处理,宋仁宗本人也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将事件压下,事件史料也不多,目前仅有史学家拼凑出的事件..

1911年11月7日凌晨,夜幕笼罩下的石家庄铁路车站站长室依然灯火通明,这是清朝最精锐的北洋军第六镇(相当于师)的临时司令部。该镇统制、新任山西巡抚吴禄贞仍在和参谋长张世膺、副官长周维桢一道批阅文件。吴禄贞伏案凝视他的战友张绍曾从滦州军中发来的复电,兴奋异常。作为一个潜入清军高层担负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天,在美国的一家电影院门口,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前苏联人相遇了,两人年龄相同,身材相同,而且面貌酷似,简直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于是两个人都惊讶地发出了“蔼—”的一声。所谓“无巧不成书”,而“书”是作家创作的,不乏虚构的成份,这里讲的却是真人真事。有些人不相信两个国..

本内容由贾南风发布在战争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黄远庸异国遭枪击:名记者黄远庸旧金山遇刺案是一篇由贾南风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战争故事内容历史,支持贾南风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5878.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