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嫔妃一律殉葬!3岁女儿说了句话,母妃被救了下来


前言

曾几何时,朱元璋也只是个放牛娃,每日与牛作伴,田间劳作度日。谁料,命运弄人,他历尽艰辛,终成帝王。然而,登基之后,他却鲜少展现他曾经的柔软,反而时时刻刻警惕功臣,严苛处置。当真如此吗?

一、小儿失母,少年失亲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祖籍安徽凤阳。他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家境贫寒。每日牧牛,勤劳谨慎,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村里的长者都夸朱重八孝顺懂事,是个好苗子。谁知好景不长,朱重八7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他失去了这世上最亲的人。一位曾经见过朱重八和母亲的老人回忆道,朱重八尚且年幼,但对母亲的孝顺和贴心,已可见一斑。他每日起早贪黑,务农犁地,衣食无忧,都为自己年迈的母亲着想。

一年后,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也离开了人世,接连失去双亲的他,从此孤儿一人,只能依靠兄长勉强度日。朱重八性格内敛,少言寡语,可心中却满是对父母的思念。村里一位熟人说,朱重八父母去世后,他整日墨守成规,一丝不苟,

见他心中隐隐约约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痛。父母双亡的阴影笼罩了他的少年时期,让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村里的孩子们几次约他出去玩耍,都被他拒绝了。他整日独自一人,在田野间劳作,似乎只有工作才能麻痹他内心的伤痛。

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未就此放过朱重八。其兄朱五三也相继病逝,身边的亲人离他而去,他内心的痛苦无以言表。朱重八于是沦为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失去了这世上最亲近的人。他整日在田间劳作,眼神空洞,几乎没有了生的希望。村里的人都为他的不幸命运感到无比惋惜,一个本该生活在父母关爱下的孩子,现在沦为了天涯孤童,实在令人扼腕。

二、天涯沦落人,飘零寺中

元顺帝至正26年(1366年),朱重八10岁那年,为了生存,他只能出家,依附皇觉寺,过起了行乞为生的日子。寺中生活苦闷,朱重八心中惦念着父母,想要多得些施舍钱,好祭奠先人。他虽然失去了父母,但对他们的思念从未减少半分。为父母祭扫,是他此时此刻唯一的心愿。

只是,祸不单行。当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蔓延,元廷搜捕僧人充军,皇觉寺不得不解散。13岁的朱重八也只能沦落天涯,颠沛流离。

他来到一座陌生的城镇,整日在街头乞讨,乞讨来的点滴施舍,都用来买纸钱祭祀父母。每次祭祀之后,朱重八泪流满面。他虽已无依无靠,但父母的影子始终难以忘怀。

在这飘零的岁月里,朱重八见证了当时的动乱与黑暗。他目睹农民在荒郊野岭中冻死饿死,亲眼看到狼吃尸体,百姓流离失所。这一切深深震撼了朱重八的心灵。他曾经也是这些百姓中的一员,如今又何其幸运,得以苟延残喘。朱重八不禁反思,自己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要如何去帮助这些同胞?

这一切都深深震撼了朱重八的心灵。他不禁思索,这世道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人民还能否看到希望?也许,改变乱世,才是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朱重八暗暗下定决心,他不能再让更多的百姓经历这样的苦难。

三、义气风发,南征北战

元顺帝至正26年(1366年),朱重八决心要为苍生谋福,加入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投身改天换地的事业。他深知,要改变乱世,必须正面对抗压迫人民的元朝统治者。

在郭子兴手下,朱重八从一名小校尉做起,后升任总管。他勇猛善战,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随着一次次胜利的积累,朱重八也从一个平凡少年,成长为一名威武的统帅。他记取自己少年时的艰辛岁月,时刻牢记要为百姓谋福的初衷。

1368年,朱元璋在紫金山建国,定国号为大明,是为明太祖。此后,明军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征战,朱元璋和心腹李善长、徐达等人东征西讨,力争光复中原。明军的胜利,都是朱元璋与百姓同甘共苦、视死如归的结果。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出身,牢记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心愿。

在这些年的苦战中,朱元璋时刻牢记百姓疾苦,尽力为他们谋福。明军每攻下一个城池,他都会令士兵不得擅杀,保护百姓。他会亲自安抚老百姓,让他们安心生活。因为朱元璋深知,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必须先统一天下,消弭战乱,才能使人民过上太平日子。

这也成为他一生的心愿——要让老百姓过上没有战乱,温饱的生活。这份心愿源自他的出生和成长,源自他亲历过的艰辛和苦难。它成为明朝的根基,也成为朱元璋筚路蓝缕的动力。

四、大明基业,功臣无用

经过十余年征战,明军终于攻占大都,将元朝势力逐出中原。大明的基业,在朱元璋的心血和他心腹们的努力下,终于建立。朱元璋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将天下归于太平。

然而,当大明的江山初定,朱元璋却变得愈发严苛,他对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心腹们越发警惕。淮西集团有权势过大,胡惟庸案一炸,朱元璋果断清洗,数十万人被牵连。

朱元璋性格多疑,加上他目睹过当年元廷被高层内斗所害,所以对功臣们既忌惮又防范。他担心这些出生寒门的将领日后成为权势新贵,威胁皇权,甚至像当年的红巾军起义一样,推翻他的统治。

于是,开国群臣无论立下多大功劳,在朱元璋眼中都已无用。因为他们的存在,已然威胁到朱元璋的江山基业。朱元璋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必须清除隐患。他的多疑和残酷,也源自他对功臣们日后朝堂争斗的担忧。

然而,这份警惕和防范,让朱元璋走上了鲜少体恤人心的独裁之路。他要建立的盛世,也因此蒙上了猜忌和血腥的阴影。朱元璋这样内心、外在的反差,常让人琢磨不透,难以看清这位帝王的内心世界。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

五、三岁懵懂,撼动帝心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在世人心中,早已是一个刚烈威严的君王形象。他视功臣如草芥,正是这般强横与残忍,才能建立起大明盛世。

眼见大限将至,朱元璋毅然重开妃嫔殉葬之制,要求后宫所有妃嫔殉葬。当其他妃嫔只能悲哀等死之时,有一个人却意外逃过一劫,那就是生有三岁女儿宝庆公主的张美人。

张美人生得宝庆聪慧可人,朱元璋自打看到这个晚来的女儿,便无比宠爱。宝庆天真烂漫,与朱元璋严肃的性格形成强烈对比。她常常缠着朱元璋讲故事,说胡话逗他开心。朱元璋也只有面对她时,才会露出笑容。

一日,朱元璋叹气对幼女说:“父皇已经老了,怕是病好不起来了。”出人意料的是,三岁的宝庆公主竟红着眼睛说:“不会的,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一个三岁孩童天真的话语,竟然触动了这个刚硬的帝王。

朱元璋苦笑,他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但这个小女儿,他实在忍不住放不下。哪怕再刚强的人,面对天真烂漫的骨肉,也会不自禁地柔软下来。朱元璋终于意识到,哪怕功成名就,到头来家人的陪伴才是最宝贵的。

于是,他破例决定放过张美人,并嘱咐她好生抚养长大宝庆公主。也许,三岁孩童的天真话语,才是这世上最动人的语言。也许,亲人的牵挂,才是支撑一个人走完这一生的动力。

六、老来思净,柔情依旧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强横,用人唯疑,让无数武将惨遭灭门之祸。然而,面对三岁幼女,这位习惯钢铁般威严的帝王,还是绽放了难得的柔软。

也许,面对骨肉亲情,任何人都是脆弱的。哪怕是天子脚下,亦难离情。朱元璋晚年对宝庆公主母女的宠爱,成为他少有的温情刻画。他为了江山可以舍弃一切,但为了骨肉,还是让步了。

那一刻,他不是君王,而是人子;那一刻,他有的,不是江山,而是情。当朱元璋走到生命的尽头,璀璨的功业对他来说已没有意义,唯有孩童稚嫩的笑脸让他动容。

朱元璋终老之时,还记挂的,不是那些明朝基业的功臣,而是一个天真的三岁女儿。也许,当黑夜降临,我们都会幡然醒悟,世间义气一场空,惟有骨肉情真。

结语

遥想当年,朱元璋也曾是个捱饥挨饿的孩子,如今迈进暮年,他再次牵挂起年幼的骨肉。这份难舍的柔情,亦令人感慨生命之殇与凄美。从一个小牧童,到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太多折磨与苦难,才终于明白,这世上唯有家人才是永恒的港湾。

评论问答

在暴风雨中航行一程后,阿耳戈英雄们在奇奥斯城附近的俾斯尼亚海湾登陆。生活在这里的密西埃人友好地款待客人,燃起熊熊的篝火为他们取暖,用绿色的树叶为他们铺上柔软的床,晚餐时还送上丰富的食物和美酒。赫拉克勒斯在途中放弃了一切舒适的享受。这次他又离开了同伴们,独自走进茂密的树林,去寻找一..

聪明的人有时候和螯虾一样倒退着走,把脊背对着港口。水手一般有这种本领,这也是某些人要掩饰自己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他们故意朝着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好让自己的对手朝着这一方向飞奔而去。看起来这题目虽然小,但它说明的问题却很重要,也许这种情况适用在征服者路易十四国王身上,他一人就挫败了..

从前有户人家,老伴侣俩生了一个女儿。这伴侣俩很顽强,他们以为男子要闯,女子要藏,把女儿一直关在房里,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生人。一天,他们的亲眷家做喜事。老伴侣俩要去恭贺,所担忧的是姑娘,带到人家去吧,那儿全是生人,不行;留在家里吧,也不定心。想来想去,决定把她留在家里,找一个诚实..

明孝陵的神道两边,有十几对石人、石马、石象、石羊,另有一石骆驼,样子活灵活现,又威武,又神气。这些石像都是用整块的大石头雕出来的,只有一个手执金瓜的武将,头是另安上去的。听暮年人说,这仍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事情呢。当时候,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元勋楼去掉了心腹之患,就大兴土木,替自己预先修..

匈牙利国王玛加什,一天派仆人到横在路边的一块石头那儿去,说:凡是在大路上走的人都得停下来,让他们剥那块石头的皮,这是本王的命令。于是,仆人在大路上拦住了许多人,可是他们都说:天啊,我们怎么能剥石头的皮呢?这时,一个塞克勒人带着他的女儿来了。女儿对一筹莫展的父亲说:爸爸,你去找玛加..

可是,由于车祸的惊吓以及治疗期间大量的用药,导致安娜一出生就是个智障儿,其严重程度与白痴无异。戴高乐夫妇虽然感到惋惜,但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厌恶,反而给了安娜更多的关爱。妻子说: “只要安娜能和别的女孩一样,我和夏尔甘愿舍弃一切。”戴高乐完全赞同妻子的观点,他激动地说: “不是安娜自己..

金相院寺后面,有一座牛头山,山上有一块牛眠石,石上有一个很大的牛脚印。传说那是朱元璋为结交天下豪杰义士,积蓄起义力量,就扮成放牛的走东闯西,到了福建。有一天,朱元璋赶着牛来到灵秀山。看到一群放牛的孩子,衣衫破破烂烂,一个个瘦得"洞箫脚、笔管手"。他们缩在一块大石下哭哭啼啼。朱元璋问..

一个村落人家,老伴侣两个有四个女儿,都早已出嫁。上面两个女儿嫁在近乡,两个小女儿嫁在远村。四女儿家里穷,日子过得结结巴巴,那三个女儿家里有吃有穿,生活都比较富足。老伴侣俩是单独过日子,他们平时手脚勤快,省吃俭用,手头也积聚到一点财物,是留着防老的。他们常想:儿女有,不如自己有。等..

相传好久好久以前,有一位叫梁王的小柄之君,他有个独生女儿,名叫九女。梁王把她看成掌上明珠。梁王爱九女,更爱养蜜蜂。他在百花圃里养了四九三十六窝蜜蜂,这蜜蜂不是养着采花酿蜜的,而是为了打仗作战的。这些蜂子平时跟平凡的蜂子差不多,一旦出阵,便马上变了容貌:两根触须变成两条鞭子,能抽得..

我喜欢有汗水的工作,也相信木头是有温度的。“我叫张跃曦,是一个木匠。我喜欢有汗水的工作,也相信木头是有温度的……”这是85后女孩张跃曦自我介绍时最喜欢的一句开场白。对她来讲,粗朴的木头无疑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伙伴,每一条木纹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上帝派下来做木头的天使如果不是澳洲留..

本内容由发布在历史与史记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朱元璋临死前:嫔妃一律殉葬!3岁女儿说了句话,母妃被救了下来是一篇由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与史记内容历史,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549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