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嫔妃一律殉葬!3岁女儿说了句话,母妃被救了下来
前言
曾几何时,朱元璋也只是个放牛娃,每日与牛作伴,田间劳作度日。谁料,命运弄人,他历尽艰辛,终成帝王。然而,登基之后,他却鲜少展现他曾经的柔软,反而时时刻刻警惕功臣,严苛处置。当真如此吗?
一、小儿失母,少年失亲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祖籍安徽凤阳。他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家境贫寒。每日牧牛,勤劳谨慎,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村里的长者都夸朱重八孝顺懂事,是个好苗子。谁知好景不长,朱重八7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他失去了这世上最亲的人。一位曾经见过朱重八和母亲的老人回忆道,朱重八尚且年幼,但对母亲的孝顺和贴心,已可见一斑。他每日起早贪黑,务农犁地,衣食无忧,都为自己年迈的母亲着想。
一年后,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也离开了人世,接连失去双亲的他,从此孤儿一人,只能依靠兄长勉强度日。朱重八性格内敛,少言寡语,可心中却满是对父母的思念。村里一位熟人说,朱重八父母去世后,他整日墨守成规,一丝不苟,
见他心中隐隐约约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痛。父母双亡的阴影笼罩了他的少年时期,让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村里的孩子们几次约他出去玩耍,都被他拒绝了。他整日独自一人,在田野间劳作,似乎只有工作才能麻痹他内心的伤痛。
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未就此放过朱重八。其兄朱五三也相继病逝,身边的亲人离他而去,他内心的痛苦无以言表。朱重八于是沦为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失去了这世上最亲近的人。他整日在田间劳作,眼神空洞,几乎没有了生的希望。村里的人都为他的不幸命运感到无比惋惜,一个本该生活在父母关爱下的孩子,现在沦为了天涯孤童,实在令人扼腕。
二、天涯沦落人,飘零寺中
元顺帝至正26年(1366年),朱重八10岁那年,为了生存,他只能出家,依附皇觉寺,过起了行乞为生的日子。寺中生活苦闷,朱重八心中惦念着父母,想要多得些施舍钱,好祭奠先人。他虽然失去了父母,但对他们的思念从未减少半分。为父母祭扫,是他此时此刻唯一的心愿。
只是,祸不单行。当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蔓延,元廷搜捕僧人充军,皇觉寺不得不解散。13岁的朱重八也只能沦落天涯,颠沛流离。
他来到一座陌生的城镇,整日在街头乞讨,乞讨来的点滴施舍,都用来买纸钱祭祀父母。每次祭祀之后,朱重八泪流满面。他虽已无依无靠,但父母的影子始终难以忘怀。
在这飘零的岁月里,朱重八见证了当时的动乱与黑暗。他目睹农民在荒郊野岭中冻死饿死,亲眼看到狼吃尸体,百姓流离失所。这一切深深震撼了朱重八的心灵。他曾经也是这些百姓中的一员,如今又何其幸运,得以苟延残喘。朱重八不禁反思,自己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要如何去帮助这些同胞?
这一切都深深震撼了朱重八的心灵。他不禁思索,这世道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人民还能否看到希望?也许,改变乱世,才是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朱重八暗暗下定决心,他不能再让更多的百姓经历这样的苦难。
三、义气风发,南征北战
元顺帝至正26年(1366年),朱重八决心要为苍生谋福,加入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投身改天换地的事业。他深知,要改变乱世,必须正面对抗压迫人民的元朝统治者。
在郭子兴手下,朱重八从一名小校尉做起,后升任总管。他勇猛善战,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随着一次次胜利的积累,朱重八也从一个平凡少年,成长为一名威武的统帅。他记取自己少年时的艰辛岁月,时刻牢记要为百姓谋福的初衷。
1368年,朱元璋在紫金山建国,定国号为大明,是为明太祖。此后,明军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征战,朱元璋和心腹李善长、徐达等人东征西讨,力争光复中原。明军的胜利,都是朱元璋与百姓同甘共苦、视死如归的结果。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出身,牢记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心愿。
在这些年的苦战中,朱元璋时刻牢记百姓疾苦,尽力为他们谋福。明军每攻下一个城池,他都会令士兵不得擅杀,保护百姓。他会亲自安抚老百姓,让他们安心生活。因为朱元璋深知,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必须先统一天下,消弭战乱,才能使人民过上太平日子。
这也成为他一生的心愿——要让老百姓过上没有战乱,温饱的生活。这份心愿源自他的出生和成长,源自他亲历过的艰辛和苦难。它成为明朝的根基,也成为朱元璋筚路蓝缕的动力。
四、大明基业,功臣无用
经过十余年征战,明军终于攻占大都,将元朝势力逐出中原。大明的基业,在朱元璋的心血和他心腹们的努力下,终于建立。朱元璋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将天下归于太平。
然而,当大明的江山初定,朱元璋却变得愈发严苛,他对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心腹们越发警惕。淮西集团有权势过大,胡惟庸案一炸,朱元璋果断清洗,数十万人被牵连。
朱元璋性格多疑,加上他目睹过当年元廷被高层内斗所害,所以对功臣们既忌惮又防范。他担心这些出生寒门的将领日后成为权势新贵,威胁皇权,甚至像当年的红巾军起义一样,推翻他的统治。
于是,开国群臣无论立下多大功劳,在朱元璋眼中都已无用。因为他们的存在,已然威胁到朱元璋的江山基业。朱元璋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必须清除隐患。他的多疑和残酷,也源自他对功臣们日后朝堂争斗的担忧。
然而,这份警惕和防范,让朱元璋走上了鲜少体恤人心的独裁之路。他要建立的盛世,也因此蒙上了猜忌和血腥的阴影。朱元璋这样内心、外在的反差,常让人琢磨不透,难以看清这位帝王的内心世界。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
五、三岁懵懂,撼动帝心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在世人心中,早已是一个刚烈威严的君王形象。他视功臣如草芥,正是这般强横与残忍,才能建立起大明盛世。
眼见大限将至,朱元璋毅然重开妃嫔殉葬之制,要求后宫所有妃嫔殉葬。当其他妃嫔只能悲哀等死之时,有一个人却意外逃过一劫,那就是生有三岁女儿宝庆公主的张美人。
张美人生得宝庆聪慧可人,朱元璋自打看到这个晚来的女儿,便无比宠爱。宝庆天真烂漫,与朱元璋严肃的性格形成强烈对比。她常常缠着朱元璋讲故事,说胡话逗他开心。朱元璋也只有面对她时,才会露出笑容。
一日,朱元璋叹气对幼女说:“父皇已经老了,怕是病好不起来了。”出人意料的是,三岁的宝庆公主竟红着眼睛说:“不会的,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一个三岁孩童天真的话语,竟然触动了这个刚硬的帝王。
朱元璋苦笑,他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但这个小女儿,他实在忍不住放不下。哪怕再刚强的人,面对天真烂漫的骨肉,也会不自禁地柔软下来。朱元璋终于意识到,哪怕功成名就,到头来家人的陪伴才是最宝贵的。
于是,他破例决定放过张美人,并嘱咐她好生抚养长大宝庆公主。也许,三岁孩童的天真话语,才是这世上最动人的语言。也许,亲人的牵挂,才是支撑一个人走完这一生的动力。
六、老来思净,柔情依旧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强横,用人唯疑,让无数武将惨遭灭门之祸。然而,面对三岁幼女,这位习惯钢铁般威严的帝王,还是绽放了难得的柔软。
也许,面对骨肉亲情,任何人都是脆弱的。哪怕是天子脚下,亦难离情。朱元璋晚年对宝庆公主母女的宠爱,成为他少有的温情刻画。他为了江山可以舍弃一切,但为了骨肉,还是让步了。
那一刻,他不是君王,而是人子;那一刻,他有的,不是江山,而是情。当朱元璋走到生命的尽头,璀璨的功业对他来说已没有意义,唯有孩童稚嫩的笑脸让他动容。
朱元璋终老之时,还记挂的,不是那些明朝基业的功臣,而是一个天真的三岁女儿。也许,当黑夜降临,我们都会幡然醒悟,世间义气一场空,惟有骨肉情真。
结语
遥想当年,朱元璋也曾是个捱饥挨饿的孩子,如今迈进暮年,他再次牵挂起年幼的骨肉。这份难舍的柔情,亦令人感慨生命之殇与凄美。从一个小牧童,到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太多折磨与苦难,才终于明白,这世上唯有家人才是永恒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