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为什么敢杀慈禧心腹安德海?背后有三个大人物支持他!
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杀掉了慈禧太后跟前的大红人安德海。
安德海被诛杀,自然咎由自取。丁宝桢敢杀他,也并非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丁宝桢从1853年考中进士后,在官场沉浮了16年之久,也算是一个“老油子”了,他如何不晓得诛杀安德海所蕴含的巨大风险?这件事稍微搞不好,自己的身家性命难保,搞不好还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丁宝桢之所以敢杀安德海,是因为有三个大人物的支持。
第一个是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是这个国家的掌舵人。慈安太后由于性格、见识等原因,没有紧紧将权力抓在手中,因此实权是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不然而,慈安太后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老实无用的窝囊太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慈禧太后必须向慈安太后征询意见,不能擅作主张。
安德海得到慈禧太后宠信后,在内廷里胡作非为,仗势欺人,甚至在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之间添油加醋,搬弄是非。这一切,慈安太后看在眼里,忍而不发,等待着安德海自寻死路。
第二个是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长大后比较贪玩,有时候甚至偷偷溜出宫。安德海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在慈禧太后面前打起了小报告,让同治皇帝受罚,颜面扫地。同治皇帝对安德海恨之入骨,早就动了杀他的念头,只是安德海过于得意忘形,没有察觉而已。
第三个是恭亲王奕訢。
恭亲王是道光皇帝的亲生儿子,咸丰皇帝的同父异母弟弟,在朝廷内外威望极高。可是,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重新,不把恭亲王放在眼里。
有一次,安德海甚至挑拨翰林蔡寿祺,对恭亲王进行弹劾。慈禧太后借题发挥,除了保持亲王爵位外,其余一切职务都全部撤销,一撸到底,“着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虽然很快恭亲王又得以官复原职,但这次打击对他来说永生难忘。
丁宝桢杀安德海,也正是慈安太后、同治皇帝、恭亲王等人合力的结果。
安德海离京后,慈安太后立即进行了第一项安排。她知道丁宝桢抓获了安德海后,一定会奏报朝廷请旨。丁宝桢的奏折,一定不能让慈禧太后看到,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为此,她利用慈禧太后那段时间经常生病,提议由同治皇帝在翊坤宫看奏折,学习政事。慈禧太后同意了。
当安德海来到丁宝桢的地盘后,丁宝桢立即派人将他抓获,随即奏报朝廷。奏折火速送到京城,进入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连夜送给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心领神会,颁发上谕:
“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
“就地正法”四个字,让安德海死定了。
1869年8月7日,丁宝桢亲自验明正身后,将安德海处决于山东济南。这时候,离安德海被抓才5天。
慈禧太后闻讯后,安德海已经被处死,她就算有心救援,也无能为力。当然,聪明的慈禧太后也不会为了一个太监,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恭亲王、丁宝桢等人撕破脸。所以,丁宝桢没有受到惩罚。多年以后,还升任四川总督。
一场轰动一时的“诛杀安德海”事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