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皇帝的妃子有哪些?请问“嘉庆帝”是怎样一位皇帝
清朝嘉庆皇帝的妃子有哪些
嘉庆皇后妃子表中记载,嘉庆皇帝后宫立有皇后2人、皇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3人等。1.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青瑜,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和嘉庆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庆皇帝大42天。1774年6月5日(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亲赐封为皇子永琰的嫡福晋,年十五岁。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1782年9月16日(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固伦庄静公主。1796年2月(嘉庆元年正月),册立为皇后。1797年3月5日(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是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后。1797年6月(嘉庆二年五月),乾隆谥孝淑皇后。1803年11月(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宫。道光元年三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咸丰十一年十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2.孝和睿皇后(1776年—1849年11月24日):钮祜禄·绮雪,礼部尚书恭阿拉女。后事仁宗潜邸,为侧室福晋。1793年7月(乾隆五十八年六月),生皇七女。1795年7月(乾隆六十年六月),生皇三子绵恺。嘉庆元年二月,仁宗即位,册封为和妃。1797年(嘉庆嘉庆二年),四月孝淑睿皇后崩,五月,太上皇敕谕继位中宫,先封为皇贵妃,1798年8月(嘉庆三年七月),晋封为和贵妃。嘉庆四年,立为皇后。1801年(嘉庆六年四月),补办册后仪式。1805年(嘉庆十年二月),生皇四子瑞亲王绵忻。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皇后懿旨让皇二子绵宁继位,宣宗尊为皇太后,居寿康宫。1849年11月24日(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初十)逝世,年七十三。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於慎德堂丧次。咸丰三年,葬后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号。国有庆,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谥。咸丰间加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3.恭顺皇贵妃(1787年—1860年4月7日):钮祜禄·如玥,主事善庆之女,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801年(嘉庆六年)入宫选秀,时年14岁,赐号为如贵人,1805年3月8日(嘉庆十年二月初八),生皇八女,6月(五月)晋封为如嫔,1810年(嘉庆十五年九月),晋封为如妃。1811年2月18日(嘉庆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生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1814年3月18日(嘉庆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生皇五子惠端亲王绵愉。1821年(道光元年),晋尊为皇考如贵妃,尊称如贵太妃,移居寿安宫。1851年(咸丰元年),晋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尊称为如太皇贵太妃。1860年4月7日(咸丰十年三月初六),崩于寿安宫,享年73岁,谥号恭顺皇贵妃。葬于清西陵昌陵妃园寝。4.和裕皇贵妃(1761年—1834年1月27日):刘佳氏,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生于北京,1778年(乾隆四十二年)入侍嘉亲王潜邸为侧妃,1781年1月23日(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生皇长子穆郡王;1783年12月10日(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生嘉庆皇三女和硕庄敬公主。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册封诚妃,位居皇后喜塔腊氏与贵妃钮钴禄氏下,为后宫第三位妃主。1808年12月(嘉庆十三年十一月),晋诚贵妃,1821年(道光元年),晋尊为皇考诚皇贵妃,尊称为诚皇贵太妃。1834年1月27日(道光十三年十二月十八)逝世,享年73岁,谥号为和裕皇贵妃。5.华妃(?—1804年8月3日):侯佳·玉莹,上驷院卿讨住之女。嘉庆帝为皇子时,就已经为嘉庆帝侍妾。1789年7月4日(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生皇六女。嘉庆帝登基后,嘉庆元年正月册封为莹嫔,1801年(六年四月)晋封为华妃。华妃是嘉庆朝第三位获得妃一级封号的后宫嫔妃。在4位妃子中,华妃排名居首。1804年8月3日(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去世。6.信妃(?—1823年3月31日):刘佳氏,将军本志之女。初赐号信贵人,1808年5月16日(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嘉庆皇帝以喜得皇长孙,明岁又是五旬万寿,晋封信贵人为信嫔,1821年1月(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宣宗进尊为皇考信妃,1821年1月23日(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举行册封礼。1822年11月26(道光二年十月十三)逝世。1823年3月31日(道光三年二月十九日)信妃金棺奉移西陵,4月7日(二月二十六日)信妃金棺葬入昌陵妃园寝。
请问“嘉庆帝”是怎样一位皇帝
嘉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三日,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昌陵乾隆曾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第一个皇太子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乾隆认为“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即位后,亲书密旨,立永琏为皇太子,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永琏9岁时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琏病故后,又立皇九子永琮,但他2岁时又因痘症早殇。第三位皇太子是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为什么改“永”作“颙”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皇帝的名讳。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的名字,没有避讳的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清帝名字避讳,从康熙帝开始。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历(当时写作“弘历”)的“弘”字,避讳时缺末笔。“历”字,则改作“暦”字。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将排辈份的字,改为特别的字,是从嘉庆开始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再次去木兰游猎,驻于避暑山庄。头痛发热,之后病情日益严重,嘉庆知道不好,连忙宣召大臣赛冲阿、托津等入室,宣布立即传位于皇次子旻宁,25日死于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