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怪不得果郡王当场拒绝娶浣碧为正妻,看甄嬛说了啥?
在《甄嬛传》中,果郡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甄嬛曾对他许下了芳心,他也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感触,他拒绝迎娶浣碧,可依旧难逃宿命。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对雍正皇帝的描述都是较为残暴的,他的兄弟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个满心闲云野鹤的果郡王,最终还是倒在了毒酒之下。
那么,果郡王当时为何拒绝娶浣碧为正妻,且看看甄嬛说了啥。
浣碧的芳心,果郡王无法接纳浣碧的一生,几乎都在追逐中度过的,她很急功近利,拼命想要获得一切,奈何命途多舛,很多事情,并不是她能驾驭的。
年少时,她明明是小姐的身份,碍于一些特殊的家族历史,她只好以丫鬟的身份出现在甄嬛的面前,而在进宫之后,她更是极力想要摆脱这一切,无望的爱情,总是包围着她。
她的面前,是多疑残暴的皇帝,和几经沉浮的主子。
父亲将她们一同送入宫中,本就是想让甄嬛的身旁多一个信得过的人,可父亲终究没有顾及到,浣碧的心中,梦想不是一般的远大。
入宫之后,她就对果郡王情有独钟,可偏偏果郡王又对甄嬛情有独钟。
由于皇帝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除去了多个兄弟,果郡王留了下来,经常和皇帝谈天说地,他平日寄情于山水,偶尔整整诗词歌赋,只是为了“摆脱嫌疑”。
宫门深似海,别说众多妃嫔,就连同样流淌着帝王之血的皇亲国戚,也很难全身而退。
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果郡王是非常精明的那一个,很多年前,他也同样被先帝寄予厚望,有过让他成为下一任皇帝的打算,可由于皇帝和太后的手笔,他没有夺得皇位,也是顺理成章。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明明就满身抱负的果郡王最终只能流连于山水,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要说这样,他都对皇帝和太后没有丝毫恨意,这也是不可能的。
抛开表面的剧情往深处推断,果郡王和甄嬛走到一起,也是一种“报复”。
甄嬛的长相和纯元皇后极为相似,深得皇帝宠爱,甚至,甄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夺得了皇帝的真心,这样的女人,注定会成为宫中其他人物笼络的对象。
果郡王看上甄嬛,也是从甄嬛刚进宫不久之后开始的,那会的果郡王,不可能没有意识到甄嬛长相酷似纯元。
之后的发展,也使皇帝一步步落入了圈套之中,在果郡王的穷追猛攻之下,甄嬛爱上了这位多才多艺的王爷,并为他生儿育女,当甄嬛再度回到宫中,皇帝成为了“接盘侠”。
而在甄嬛的心中,特别是从被冷落再度回来以后,她的心中,装满了“事业”,渐渐淡去了感情。
因此,她后来要做的事情,同样也是报复。
两人若是不再叙旧情,任由甄嬛在宫中发展,那么双方的日子应该都很好过,坏就坏在:甄嬛曾经爱过皇帝,而果郡王一直深爱着甄嬛。
由于思念心切,一项深谙规矩的果郡王也忙中出错了。
一次,他不小心掉出了甄嬛的小像,这也瞬间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一旦这件事情败露,果郡王掉脑袋不必多说,甄嬛也是要被灭族的,那么,她最开始的目标,就会全线崩塌。
而这背后,其实是浣碧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是冒着甄嬛和果郡王被杀头的风险,可见浣碧对果郡王的爱,已经近乎畸形。
事情是因为,浣碧偷偷在果郡王的衣服上动了手脚,这个秘密才被发现,之后,浣碧又自导自演, 在皇帝还产生怀疑的时候,摆出一副救人的姿态,将小像说成是自己的,让两人都以为,浣碧挺身而出,是救命。
而好巧不巧的是,最初的时候还不是皇帝直接怀疑到甄嬛头上,而是恒亲王多嘴,才给了浣碧机会。
可这样一招下来,却直接把果郡王推到了“死胡同”当中,若是他不表态迎娶浣碧,那么日后必然会被皇帝怀疑,甄嬛如果不割爱,那么也相当于变相承认了。
此时的浣碧,已经从单纯的侍从变化为狠毒的女人,这一次,她差点要了两人的命,而且平日里这两人都待她不薄。
可在性命攸关的时刻,甄嬛还是吃醋了。
她问了果郡王:“允礼是否对浣碧动了真情?”
这一句的背后,果郡王是听得懂的,浣碧也是听得懂的,只有皇帝蒙在鼓里。
皇帝听完浣碧的那一套说辞之后,还是说:“嬛嬛,不仅你糊涂,朕也糊涂,竟都被他们瞒成这个样子,九年时间了,难怪老十七连个侧妃也不纳,竟有这个缘由在里头。”
随后,便是赐婚,这样一来,浣碧的目的就达成了。
可浣碧始终不明白一个道理:强扭的瓜不甜。
换个说法,她又何尝不是爱得太过于心切,才会出现这种极为低端的行为,可她早已认定:自己这条命,已经是属于果郡王了。
甄嬛的试探,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她深爱着果郡王。
无可奈何之下,甄嬛只好让皇帝来做主,一桩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不管是果郡王还是甄嬛的“棋局”,甄嬛本人都是那颗最为重要的棋子,他们都对皇帝有着怨恨,其他的人,都无关紧要,宫中本就没有什么太过于深刻的感情,都是在不断试探罢了。
只有甄嬛一人能够左右皇帝的判断,也只有她一人能够彻底接近那个油盐不进的皇帝。
无论是否动了真感情,果郡王也始终不敢惹恼甄嬛,若是甄嬛记恨于他,那对于果郡王而言也是满盘皆输,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宏图大展,果郡王能做的,无非也只能是不断卧薪尝胆。
可中间一旦夹杂了真正的感情因素进去,故事就会变得无比复杂。
甄嬛是一个容易陷入爱情之中的女子,浣碧也是,因此甄嬛和浣碧的想法都有点相似:想要成为果郡王唯一爱过的女人。
果郡王不可能轻易放弃甄嬛,因此也只能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表明了自己的心,当然,那些对话只有他们两人能够听懂。
故事的最后,却以果郡王喝下了毒酒而告终,从这个时候其实也能看出,果郡王也非常痴爱甄嬛,不然,用他皇家血脉的生命去换取甄嬛的周全,那是否有些不值得?
另一方面,果郡王已经知道了甄嬛心中所想,他的死,也是为了甄嬛能够更好的成功。
他未曾爱过浣碧一段爱情中,最难过的莫过于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而浣碧,就是这样一个人。
“你真的爱浣碧吗?什么时候爱上她的?”
这么一句话,其实限制了浣碧的身份,他没有办法娶浣碧为正式妻子,因为他的心中只能装着甄嬛,而甄嬛从这句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也是这么要求的。
最终,浣碧只得到了一个“侧福晋”的称号,不过这些浣碧本身也不看重,她要的,只是能陪伴在果郡王身边罢了。
果郡王没有迎娶浣碧为正妻,也只是为了向浣碧和甄嬛表态。
浣碧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没有领悟到这层意思,在她的眼里,从此之后,果郡王就是她的了。
后来出现了个孟静娴,也被深于宫计的浣碧除掉了,从那以后,她可以霸占果郡王全部的爱。
这也就解释了,浣碧后来的行为。
在果郡王的死讯在宫中传开,浣碧对于生活彻底绝望了:她从小就在追逐,不安于丫鬟的身份,到了宫中,费尽毕生心机才得到的果郡王心里面却想着另一个女人,想要强扭过来,可他竟然英年早逝。
因此,浣碧选择了和果郡王共赴黄泉。
这也足以见得,浣碧自卑的人生中,果郡王是唯一那道光芒。
在这件事上,浣碧有一种私心,为了这种私心,她甚至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算计到甄嬛头上。
当年甄嬛和亲的时候,果郡王冒死带兵,中了皇帝的圈套,只能去关外受苦,在出征之前,浣碧拼命阻拦,言语间充满了对甄嬛的怨恨,就这样,果郡王还要责怪她,不愿意从她的角度考虑。
在爱情面前,没有人是无私的。
在果郡王娶了浣碧之后,两人几乎就没有什么交流,那封暴露出来的书信,也极有可能是浣碧所为。
皇帝派人去调查,很快就查到了书信的位置,已经能够说明了。
浣碧的爱也完全陷入了疯狂之中,她为了能够拆算果郡王和甄嬛,已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一次,再度将果郡王和甄嬛置于危险境地。
可浣碧做这些的时候,似乎没有太多的思考,她的眼中,也仅仅只剩下了果郡王一人。
甄嬛斗赢了多位妃嫔,对于浣碧那种下三滥的小把戏是心知肚明的,可她临行前答应过父亲,也念及多年的姐妹情分,一直都没有将浣碧怎么样。
特别是在甄嬛得宠后,想要除掉浣碧,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她也始终没有这么做,即使后来她的手上也沾满了血,可她终究无法变成华妃那样的人。
浣碧的事情,触及到她的内心深处,在宫中,放弃了皇帝之后,甄嬛也只爱果郡王一个。
虽然吃醋,可又无可奈何,果郡王心知肚明,“侧福晋”给浣碧,也正好合适。
浣碧的爱,也是甄嬛理解的,毕竟,最后是浣碧选择的自杀,无可避免,咎由自取。
那种爱,是一种生死与共的爱,若是心仪的人不在了,她也没有理由活下去。
如果甄嬛真的能够预料到这一步,那么这也是她对于浣碧背叛行为的一次报复,只是,没有借助其他外力而已,仅为顺带。
果郡王的死,归根结底死于皇帝的权谋算计。
对浣碧来说,死去的痛苦,远大于活着。
而对甄嬛来说,在果郡王临死之前,她还知道对方爱着自己,已经足够了,接下来的道路,就仅仅只剩下了复仇。
皇帝害死了太多她关心的人,也伤透了她的心,最终,皇帝的床前,甄嬛的面无表情已经解释了一切,过去的爱,早已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