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下场有多惨?刽子手用钝刀砍了30多刀,围观者拿馒头蘸血吃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百年前谭嗣同临终遗言,它集中表现了以谭嗣同为首的维新派敢于战斗的决心。事实上,谭嗣同是完全可以提前逃走的,可他选择留了下来。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一直呆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突然返回紫禁城,发动了“戊戌政变”。事变中,先是光绪皇帝遭到幽禁,随即慈禧太后命人大肆抓捕维新派人士,突出代表就是“戊戌六君子”,即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六君子中以谭嗣同的名气最大,可他的下场也是最惨的。慈禧太后为了实现杀一儆百的目标,决定以最残忍的方式将谭嗣同斩首。清朝处决死刑犯时,刽子手使用的刀会有很大差别,罪行越大刀口越钝。
在谭嗣同师父胡致廷撰写的胡致廷《谭嗣同就义目击记》中,后人看到了谭嗣同被斩首的全过程,“前清杀官员的刀和杀平民的刀不同,官越大刀越钝。这不叫砍头,叫锯头,锯头比砍头的痛苦要添上几十百倍的。而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第五个受刑的谭先生,一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
谭嗣同等人被斩首后,全国陷入一片恐慌中,没人敢为六君子发言。笔者查阅了当时资料,发现上海租界里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给予六君子很高的评价,“他们个个都具有舍身成仁的意志。我们常常对中国表示灰心和绝望,但是任何一个国家能产生像这样一些烈士,是没有理由对它绝望的。”
谭嗣同等人被斩首过程中,有一幕可能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周围有大量的围观民众。这些人除了看热闹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拿着馒头准备蘸血吃。另外,在谭嗣同等人押往刑场路上,沿途老百姓竟然向他们扔臭鸡蛋、烂菜叶等,痛骂他们“卖国”。
谭嗣同是抱着必死信念留在北京的,可他并不希望其他人尤其是亲人受到株连。谭嗣同留下了仿造父亲谭继洵笔迹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信件,当他通知梁启超等人离京时,他说:“不有死者,无以图将来;不有生者,无以招后起。”
长久以来,后人对谭嗣同父亲谭继洵见死不救大为指责。谭继洵当时是湖北巡抚,算得上是一员封疆大吏,他确实没有出手相救。谭继洵希望置身事外,进而保住自己的官位。谭嗣同死后,谭继洵给儿子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尽管谭继洵极力想保住官位,最终他还是受到儿子的牵连,加上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弹劾,“即湖北巡抚谭继洵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当分别罢斥,或优之听其告休”,谭继洵被革职。
参考资料:《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