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长者内心的波澜:张伯伦真像世人所说的那般天真无能吗?
“在我的长期政治经历中,我曾经担任过国家的大部分重要职务,但我毫不迟疑地承认,我目前担任的职务是我最喜爱的。权力,如果被用来对同胞作威作福,或者用来增加个人的虚荣,就应该被认为是卑鄙的,但是,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当一个人相信自己知道应当发布何种号令的时候,执掌权力就是一件幸事。在任何活动范围内,第一号职位同第二号、第三号或第四号职位是无法相比的。”
01.就在英帝国的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来了仅仅六个月之后,欧洲的战争就爆发了,纳粹德国的新任元首希特勒“不再索取新的领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第一个谎言,这个谎言显然骗过了英帝国和法国,也把张伯伦永远留在了那一段历史上,但是让张伯伦成为的并不是救世主,而是一个被欺骗者,有人认为张伯伦是谦谦君子,因为自己的讲究道德而被欺骗,有的人则认为张伯伦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蠢蛋,他用自己对纳粹德国的姑息纵容最终养虎为患,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张伯伦旧照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张伯伦果真像外界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明了吗?我们人人都知道,大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可从来不是彬彬有礼的请客吃饭,可不是朋友之间的人际往来,更不是大学校园和学校课堂上的道德辩论以及言传身教,道德外交显然靠不住,至少在英帝国这里完全没有市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外交名言正是来自于大英帝国。
▲慕尼黑会议旧照
英帝国的外交非常简单,是内在逻辑上的非常简单,那就是没有敌人或者是永远的朋友,在国家的观念道德之中,只有利益是永恒不变的,追求利益的极端现实主义一直都是英帝国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便略知一二,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英帝国的外交方法和策略。比如说英帝国曾经为了贸易的逆差,在远东地区大肆进行鸦片贸易,谁都不能说鸦片贸易是道德的,可是英帝国依旧是选择了这一条邪恶的方法,英帝国也是凭借着这个在短短的二十年内连续两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清帝国,彻底开启了中国的百年国耻。
▲英帝国殖民画作
除了在远东地区之外,英国在印度可谓是鲜血淋淋,英帝国在印度的纺织品政策完全把印度变成了自己的血汗工厂,同样是一种极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英帝国正是凭借着这种不道德的手段彻底扫清了自己的竞争障碍,让英帝国成为了一个范围遍布全球,势力最为庞大的全球性的纺织品出口大国,可以说在这一片市场上,英帝国用自己的残忍和卑劣让自己做到了一家独大,这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历史事实。
02.从这两个简单的小例子就可以看出来道德外交这个词汇跟英帝国完全沾不上任何联系,也没有任何一点可以让英帝国产生兴趣,所以说用道德的视角来评价或者是看待英帝国首相张伯伦的人们其实忘却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个人层面上的道德观和集体层面上的道德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管理学尝试,张伯伦在当时作为英帝国的掌舵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英帝国还没有完全走下神坛,依然是世界上当仁不让的绝对霸主,张伯伦掌控的是这样一个帝国,虽然说张伯伦在公开场合中一直是以一个忠厚长者,不慕名利的传统英伦绅士的形象出现,其实对于现实主义的外交精神的使用才是张伯伦能够攀登到帝国首相这个位置的关键因素。
▲张伯伦旧照
在张伯伦离开了人世之后的一段岁月里,他的日记、笔记、信件还有会议纪要的纷纷解密,一个形象生动的张伯伦才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对于张伯伦来说,有一个最为倚重的得力助手,那就是他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也就是丘吉尔口中的“圣狐”,丘吉尔对于谐音梗的偏爱的确是到了一定程度,俩个人如果可以在工作当中亲密无间,那就只能说明两个人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哈利法克斯同样是现实主义外交手段的高手,而且哈利法克斯是一个特殊的人,那就是哈利法克斯其实是一个残疾人。
▲哈利法克斯旧照
许多人都知道哈利法克斯和许多英帝国的上层人士一样,非常喜欢在乡间狩猎,享受追杀猎物的快感,但是哈利法克斯的左臂先天性的萎缩,这就给他的爱好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是哈利法克斯硬是突破了重重阻碍,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绝活,这个人的强大意志可见一斑。
0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利法克斯虽然身在行伍,最终在从部队里退役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少校的隽星,而且不只是在军队里表现不错,在退伍之后,哈利法克斯在政坛也是顺风顺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担任过英帝国的教育大臣,还担任过印度的总督职位,甚至还重新和军队搭上了联系,担任过陆军部的大臣职位,可以说是能文能武,文武兼备,在外表上来看,哈利法克斯一直都是谦谦君子,给人的观感非常好。
▲丘吉尔与张伯伦
这就是当时英帝国外交方面的两名主力,一个是张伯伦,一个是哈利法克斯,这二人一个看上去是忠厚长者,一个看上去是谦谦君子,两个人都把自己的私下生活和工作分得很轻,看上去外表都比较文雅柔弱,但是在外交场上这两个人都是极端现实主义的外交老手,这样的二人组显然不能用常人的道德眼光去评判,而且这二人接手的英帝国的现实情况也是非常特殊的,我们在以后会单独分析。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丘吉尔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