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综述: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老子》是全世界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如此说来,中国文化经典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恐怕是《老子》而不是《论语》。那么,今天,我们也应该读读《老子》,了解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思想。
《老子》,又叫《道德经》,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道”、“德”二字,那么,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
一、什么是“道”?“道”的本义是指道路,后来,”道“被引申为规律与规范。与天对应的规律就叫“天道”,与人对应的规律就叫“人道”。早期的“天道”观,受原始宗教影响,含有占星术的成分,“天道”甚至能决定人的祸福吉凶。
“道”字,在《老子》一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到了老子这里,他把“道”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范畴进行论证,建立了以“道”为最高本源的宇宙论,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排除了神话因素的宇宙论。
1、“道”是宇宙万物的最初的本源,天地万物为“道”所生。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天地万物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万物的蓬勃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道”创生万物,是由“道”一层层地从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落实、下贯而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指混沌未分之气,“二”是指分化了的阴阳之气,“三”是指阴阳二气结合所成的和气。
“道”生出天地万物,但它并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内附于天地万物之中,以畜养它们,培育它们。即天地万物皆以“道”为其本体,而“道”又体现在天地万物之中,由天地万物之生长,变化显现其本体。
2、“道”体的描述1)“道”是真实存在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
2)“道”是无限的存在,没有规定性。道是实在的,但不是实体的。《老子》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视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本源当然不能是某种具体的物,因为如果“道”是有存在于时空中具体的物,我们就会追问它的来源,却探索它的边界,它也就不能成为最初的本源了,而且具体的物是有生有灭的,而“道”是永恒存在的。所以“道”必须是无限的,而无限的东西必定是无形无象的。
“道”不但无形无象,而且还无“名”,即不能被指称,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不可限定的。
3)“道”是一个变体,一个动体。《老子》第一章中说:“道可道,非常道。”有人会将这个“常”字理解为永恒不变的意思,但这是不对的。老子说过,“反者道之动”,说明“道”是会运动会变化的。老子又说“道”“周行而不殆”,说明“道”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道”本身在不断地变动着,整个世界都随着“道”永远在变,永远在动。正是因为“道”的变动,才产生了天地万物。
3、“道”是万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道”生万物的过程,是由无限落实到有限,从没有形质转化到有形质,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万物,但万物最后都会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运动。
因此,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可作“相反”讲,也可作“返回”讲。它蕴含了两个概念:1)相反对立;2)反本归初。
1)对立转化老子无论是对“道体”,还是对各种具体的事物,都抱有一种相当深邃的辩证观念。他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相对性,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人间存在的价值,也是对立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同时也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
同时,老子还发现相互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道”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转化,亦即是朝相反的方向进行着。当“道 ”作用于事物中时,事物也依循着这个变化规律而变化。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状态中反复交变着,这种反复交变是无尽止的。
2)反本归初老子哲学的归结点,是反本归初的思想。
老子认为,“道”的本根,是一种虚静的状态,道是纯任自然的,“道”创生万物之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离“道”越来越远,就越不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纷扰纷争,都不是自然的表现,所以只有返回到本根,持守虚静,体合自然,才能不起纷争。
对万物而言,向本源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二、什么是“德”老子建立了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其实要解决的其实是一个人生价值的源泉与标准的问题。所以,老子提出“道”的同时,又提出了“德”。“道”是宇宙的本源,但它必须落实到人生问题。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是“德”。“德”是“道”和作用,也是“道”的显现。混一的“道”,在创生的活动中,内化于万物,面是成为各物的属性,这便是“德”。简而言之,落向经验界的“道”,就是”德“。
三、德的基本特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德”是“道”在人类社会的显现,那么作为人类活动的法则的规范的“德”,自然要效法“道”。
1、自然无为人效法“道”,首先效法的就是“自然无为”的精神。
“道法自然”,老子的“自然”,是状词,不是名词,也就是说,“自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大自然,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是指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的其它原因。
“道”创生万物的历程,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既无意志,也无目的,是自然而然的。而且,“道”对天地万物并不妄加干涉,只是让他们按其本性自由发展。
“无为”,是指不作不必要的作为,不强作妄为的意思。“自然”,是对天地万物的运行状态来说的,无为则是对人类社会的活动来说的。“自然无为”就是指要顺着事物自身的状态去自由发展,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
2、至虚守静“虚”、“静”也是“道”的特征。“道”因为“空虚”不实,所以才潜藏着无限的生机,不断的创生万物,如果没有“虚”,“道”的创生功能就无法发挥出来。“静”是“虚”的体现,“虚”状之物必然呈现“静”的状态。“致虚”、“守静”是人接近“道”,通达“道”的方法。
3、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创生作用的特点,这种作用虽然很微弱,但却绵绵不绝,作用无穷。“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便万物并不感到自己是被“道”生出的,而是自生自长的。
“不争”是“柔弱”的一种体现,人效法“道”柔弱的特点,就要培养“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
总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创生了天地万物,同时又内附于天地万物之中,但“道”并不干涉天地万物的发展,而是任由其依本性自由伸展。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道”的显现。
“道”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实体。“道”是无限的,无规定性的。“道”无形无象,不可指称。“道”是永恒存在的,但并不是不变的,“道”一直在永不信息的运动变化着,天地万物都随着“道”的运动变化而运动变化。
形而上的”道“,下落到经验界,便形成了“德”,“德”是道在人类社会的显现,所以,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范和准则的“德”,是要依循“道”、效法“道”的。人对”道“纯任自然的效仿,形成了“自然无为”的“德”性;人对“道”体虚无的效仿,形成了“致虚守静”的“德”性;人对“道”创生作用柔弱的特点的效仿,形成了“柔弱不争”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