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很穷,蒲松龄更穷?这样想你就错了


当代人最大的错觉就是曹雪芹很穷、蒲松龄更穷。

曹雪芹被抄家之后,经常食不果腹,最终郁郁而死。

蒲松龄一生没有见过大世面,所以笔下的世界全都是漂亮的狐狸精遇上穷书生的套路。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古人说“雪芹泪尽而逝”有很多种可能,但绝对不可能是因为穷哭了。

同样,蒲松龄虽是一介书生,可他生前,其实并不穷。至少,比当时的大多数人都有钱、有地位。

暂且不说曹雪芹,今天先来说说大家眼中的“穷书生”蒲松龄。

蒲松龄并不算穷蒲松龄才华横溢,却不擅长考试,一生曾参加过九场科举考试,却从未中举,可谓是“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

可是,如果蒲松龄真的很穷,他还有闲钱去省城济南参加科举考试吗?

要知道,在古代,笔墨纸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尤其是聊斋志异这样的长篇小说,全书加起来少说五十万字,若是真穷,连纸笔都买不起,还写哪门子的小说。

因此可以推算,蒲松龄并不穷,实际上他确实不算穷。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曾借贾母之口,嘲讽那些才子佳人小说剧情老套,富家小姐断然不会见了穷书生就离家出走,这纯粹是没见过世面的穷书生对大家族的恶意揣测。

同样,如果你真的以为‘穷书生’真的很穷,那也算是一种不怀好意的揣测。

贾母嫌弃书生穷你就信了?即使你年薪百万,思聪哥哥照样嫌你穷。

家庭收入蒲松龄出生在一个商人之家,两个哥哥都是秀才,奈何两个嫂子都是母夜叉,自己的老婆却温柔贤惠,不会撒泼,因此在分家的时候,分的财产最少,只有三间屋、几百斤粮食和20亩地。

20亩地不少了,当年鲁迅分家也是分了20亩地,在南方可以养活一家15口人。

至于北方,加之是清初,粮食产量确实比较低。

据史料记载,北方麦黍亩产量约300斤,蒲松龄家一年的收成就有6000斤粮食,平均每天15斤,足以养活一家老小。

而且这个时候,产量更高的玉米已经传入山东一百多年,后来蒲松龄家的田产也增加到了50亩,在当时可以算是个小康之家。

说蒲松龄并不算穷,合情合理。

个人收入蒲松龄是个秀才。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秀才的待遇勉强还算可以,优等生可以每月领取国家补贴。

蒲松龄有没有领不得而知,当时他是一全县第一的身份考中秀才,按理可以领取俸禄。

而且,古代的文盲率高达80%,这也就决定了,在古代,但凡是个能识文断字的书生,就不至于穷死饿死。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全村的春联都被村里那会写毛笔字的老大爷给承包了。

如果村里有个私塾什么的,他们还会被请去当老师,因此,蒲松龄在当地当了四十多年的私塾老师。

至于具体收入是多少,也没有找到任何资料,网上很多人说他的年收入只有8两银子。

这,纯属乱讲。

据《儒林外史》记载,私塾老师有四个等级,年收入依次是40两、24两、12两、8两。

8两的那个私塾老师是个童生,只会识文断字,其他一概不知;而蒲松龄是秀才,无论是地位还是知识水平都比这个童生高,因此不可能只有8两。

想要知道他的收入,我们还得从当地寻找资料。

《醒世姻缘传》的故事发生在山东章丘,距离蒲松龄老家山东淄川很近,甚至有人认为(主要是指胡适)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蒲松龄。

这本书里的秀才坐班,年收入是24两,另外还有“30驴柴火,四季节礼”。

柴火是山东方言,包括黍秸(秸秆)、树枝子、棒槌瓤子等可燃物,主要用来烧水、做饭、取暖,30驴车估计能烧一年。

而且,蒲松龄不是一般的私塾老师,他曾先后在王、毕两家当私塾老师。

这两个家族都是大家族,尤其是毕家,祖上是户部尚书,在这里当老师,待遇自然不会太差。

在大家族当家教,平时还负责替毕家老爷写请帖、写诗,年薪20两左右,还有福利若干,闲暇时间还可以摸鱼写小说,就问你羡不羡慕?

得遇贵人据考证蒲松龄在25岁左右就开始写聊斋志异,进入毕家时已经写了不少,但是写了多少并不知晓,只知道并没有写完。

特别说一下毕家,蒲松龄在毕际有家当私塾老师,一当就是三十年。

这个家族的实力不亚于红楼梦里的贾府,可谓是满朝公卿,祖上曾在明朝当户部尚书、辽东巡抚,到了毕际有这一代,大明突然消失。

当然,毕家并没有就此败落,毕际有参加科举官至知州,退休后便邀请蒲松龄来当家教。

在毕家,蒲松龄不仅仅是私塾老师,还经常替毕际有写诗、写请帖。可以这么说,但凡大场合,蒲松龄必然跟在毕际有身边。

由于毕家跟新城王家世代姻亲,蒲松龄在这里认识了大名鼎鼎的王士禛。

王士禛是著名诗人,官至刑部尚书。当时他在写《池北偶谈》,蒲松龄在写《林四娘》,记录的是同一件事情,两人相谈甚欢。

蒲松龄邀请王士禛为其作序,王士禛一看,通篇看似怪力乱神,却句句针砭时弊,康没敢作序,只作诗一首,表示对聊斋志异的认可。

自此之后,聊斋志异广为流传,蒲松龄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斜杠青年“蒲松龄提到屡试不第,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范进这样的书呆子。

然而,现实中的蒲松龄更像是一个斜杠青年,写得了聊斋,吟得了诗词,创作各种俚曲,编写《婚嫁全书》《农桑经》《药祟书》等书,甚至还紧跟热点,把聊斋志异里的几个热门IP改编成了当地俚曲,在茶馆瓦舍广为传唱。

山东梆子《墙头记》就是根据蒲松龄同名俚曲改编而来,在民间传承已有数百年。

放到现在,蒲松龄就是一个集创作、编剧、作词于一身的全才。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很穷?

小结综上所述,蒲松龄的家里起初有20亩地,后来增加到50亩,理论产值可达万斤;

在毕家坐班,年薪20两银子左右,另有几十驴车柴火等同价值赠品,四季节福利;

年轻时是秀才,每月可能有俸禄,晚年是岁贡生,由此可见,蒲松龄在当时虽然不至于特别富裕,但至少不算太穷,算是个小康之家。

评论问答

1、一生雨打浮萍,屡遭变故,然而性情豪放,痛感穷困潦倒,世态淡凉,然后愤慨着书,石头一生饱受难,却得红楼传遍天,怎能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愿用星辉记雪芹。 2、曹雪芹先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他穷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他生活落魄却挥笔铸成巨作《红楼梦》,他的胸襟..

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蒲松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然终没能如愿。 从此,他不得不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 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

火锅是中国民间最为流行的美食之一,在任何一座城市经营火锅店都非易事,在中国创造一个火锅品牌更是充满挑战。而最近有一家火锅店非常火。火到让同行羡慕,让客户惊艳,让学者忍不住要研究。这就是“海底捞”。1994年在四川简阳起步的海底捞火锅不过是4张餐桌的小店。15年后,它已经在北京、上海、西..

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花费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上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家渐渐地衰弱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书的作者叫曹雪芹。曹雪芹原来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玺..

“一年一度的美国高校的返校节都会举办得轰轰烈烈。这个传统已有百多年历史。无论是热闹的舞会派对,还是安静的讲座会谈,精彩纷星的活动背后,是校方的良苦用心:为校友和在校生创造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而返校节中的竞选“王子”活动,更是活动中的亮点,会吸引全校学生的目光。因为每个男生都想当“王..

蒲松龄屡考不中回至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便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 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者说:”我身体不佳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谅解。”其妻在一旁听到丈..

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地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简介: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

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蒲松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然终没能如愿。从此,他不得不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绝..

曹寅,生于公元1658年,去世于公元1712年,是康熙一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藏书家,为内务府包衣出生,满洲正白旗人。曹寅父亲曹玺,为江宁织造,母亲孙氏是康熙帝奶娘。因为孙氏的关系,曹家和康熙帝的关系极好,所以在康熙一朝,曹家都十分显耀。曹寅,字子清,号荔轩、楝亭,初为侍卫,后继任父亲曹玺江宁..

昨晚和几个哥们在路边摊喝啤酒吃烤串。一陌生男子走过来说:“几位大哥,打扰了,我想给你们的桌子拍几张照。”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拿起手机对着一桌子的香烟啤酒烤串“卡擦、卡擦”的拍了几张,抛下一句“谢谢”就转身走开。只见他在不远处拿着手机捣鼓了一阵,然后对着手机嚷:“老婆,照片收到没?..

本内容由司马攸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曹雪芹很穷,蒲松龄更穷?这样想你就错了是一篇由司马攸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司马攸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77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