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得知康熙下令处死自己,急忙对妻子说:快去弹劾我要谋反
文|池鹭怀古
编辑|北城南笙
前言在康熙年间,有这么一位大臣,他靠自己的手段成为了皇帝的心腹,却因犯错被定性为奸臣。
危难之际他告诉妻子,让其赶快弹劾自己谋反,这样就能救他一命。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点个关注,咱们接着往下看。
清朝皇帝与大臣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类人,他们对自己的上司特别忠诚,但却是坏事做尽。
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彼此也未必相识,但历史赋予了他们同样的称谓,那就是“奸臣”。
历史上的奸臣虽然不在少数,却始终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真正算得上是奸臣。
但宠臣并不全是权臣,小人也并非全部都是奸人。
大臣上朝
但哲学教会了我们,凡事都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历史上曾出现了许多作恶多端的奸臣,但他们也并非全是无能之辈。
在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大臣,说他是奸臣,他与秦桧等人比起来,还没有到达那种祸国殃民的地步,说他是能臣吧,他却与诸葛亮、张居正等人差距十分巨大。
这位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正是康熙王朝的内阁大臣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
满清贵族,辉煌的纳兰一族在清朝时期的贵族,其实就是八旗,因此平常人只要一听到是八旗中人,都会高看一眼。
但其实在八旗之中,还有高下之分,那就是上三旗和下五旗,听这称呼就知道,上三旗就是贵族中的贵族。
纳兰明珠正上三旗的人,但要说起他身份到底有多尊贵的话,只有了解了他与皇族的关系之后才会明白。
纳兰明珠与康熙
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获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随即便选择一口气将叶赫部吞并,其末代贝勒金台吉更是战死沙场。
纳兰家族的前身,就是著名的叶赫那拉家族,在这层关系的加成下,纳兰一族自然是风光无限,不过在纳兰明珠的身上,这种风光还要加上一层。
因为他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算下来的话,明珠是和顺治一个辈分的人,是康熙的“堂姑父”。
努尔哈赤
隐忍军中,获得康熙的赏识让人不曾想到的是,就在纳兰明珠结婚没多久后,他就拜托自己的岳父,将自己送到了边境入伍,从最底层的大头兵开始做起。
没有人能够理解当时的纳兰明珠想要干什么。
进入军营之后,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在战场上打赢了许多的硬仗,最后被提拔为军营之中的总教头。
这个时候,其实纳兰明珠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清朝大臣
在当上了军队的总教头后,纳兰明珠便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将士们去学习一些阵法以及杀敌的技巧。
半年后,康熙继位,当他亲自来到军队中视察的时候,就看见了整支部队有着一股肃杀之气,非常的有纪律,压迫感十足。
康熙皇帝在得知练兵的人是纳兰明珠时,当即便召他过来觐见,康熙在看了他几眼后,点了点头就转身离开了。
次日,一道圣旨就把纳兰明珠召进了宫里。
康熙
康熙觉得纳兰明珠是个人才,恰逢自己刚刚上位,身边正好缺少人才。
就这样,纳兰明珠当上了禁卫军的总教头。
康熙对他也是十分的看重,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和他商量。
做臣子能做到这一步,差不多也算是做到极限了,但是,纳兰明珠的高光时刻,却远远不止于此。
纳兰明珠
吴三桂造反,创造坐上高位的机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是满清入关时,出了大力的三个汉人将领,满清朝廷为了嘉奖他们,特地将他们封到了云南两广地区为王。
但伴随着官位的提升,这些人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了起来。
吴三桂
康熙十二年初,平南王尚可喜上奏康熙,请求告老还乡,却让儿子商之信继续留在广东继承自己的位置。
康熙对此则是十分的不高兴,你自己的王爷没当够,竟然还想留给你儿子?难道这云南两广等地就不是我大清的了吗?
于是,康熙立刻召集大臣商议此事,而这次上朝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将吴三桂等人的权力收回来,也就是所谓的“撤藩”。
康熙与大臣议事
此时明珠身为兵部尚书,又是康熙所欣赏的大臣,自然也是极力支持康熙撤藩。
他和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如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人一同上书,坚决支持康熙撤藩的想法。
朝中另一伙人,则是以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为主,觉得不能撤藩,对吴三桂等人应该缓缓图之,以求万全。
索额图
当时的康熙是谁?他年纪轻轻便当上了皇帝,同时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雄心壮志,在年轻人独有的热血和朝气影响下,最终采纳了纳兰明珠等人的建议,下令全力撤藩。
巧言善辩,助康熙平定叛乱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吴三桂正式带兵造反,由于他麾下的叛军势力及其强大,没过多久便攻克了四川、贵州、湖南、福建等地。
而内陆地区也有大批官员起兵响应,连朝廷派出的陕西经略都被人杀了。
索额图见状趁机发难,上奏康熙,要求康熙将那些力主撤藩的人处决,以此来平息吴三桂等人的兵乱。
索尔图上奏康熙
明珠见康熙陷入了沉思,心中十分的焦急,因为自己正是力主撤藩之人,而索额图这样的说法,不是明摆着在暗示康熙杀了自己吗?
于是纳兰明珠趁着下朝之后去求见康熙,心中准备好了说辞,只一句话便说到了重点上
“皇上熟读经史,可知汉景帝时七王之乱乎?”
纳兰明珠
七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王叛乱,当时刘邦分封宗室为王,最初是因为早期分封的异姓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成为朝廷尾大不掉的心头之患。
虽然最后刘邦竭尽全力消灭了这些异姓王,但同时他又总结出秦亡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分封宗室子弟为王。
于是他吸取了教训,在原异姓王的封地上,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宗室子弟为王,史称“同姓九王”。
高祖刘邦
然而这些王在汉高祖死后,其封国的实力却迅速膨胀起来,成为威胁汉朝中央政权的一大隐患。
汉景帝即位后,采用了晁错的的建议,先后下令剥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对此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王爷,便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发动了叛乱。
大臣袁盎也趁机劝汉景帝诛杀晁错,以求兵乱平息,汉景帝竟然也真听信了袁盎的鬼话,将晁错腰斩了,又派袁盎出使刘濞,劝他退兵。
刘濞
结果刘濞等人听了此事依然不肯退兵,更是嘲笑汉景帝的软弱,刘濞甚至自封为“东帝”,以此来调侃袁盎
“我都成东帝了,难道还要向你那皇帝下跪吗?”
眼见求和无果,汉景帝知道此事只能用武力去解决了,随后便命令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领兵前去平叛。
周亚夫率领的朝廷大军,在经过三个月的征战之后,顺利平定了七王之乱,七王或被杀或自杀,结局都很凄惨。
七王之乱
康熙一听,心中顿时打了个哆嗦。
他知道纳兰明珠这是借此来告诉自己,杀主张撤藩之人,不但不会让吴三桂撤兵,而且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同时也是削弱自己的力量。
这个时候,只有发兵和吴三桂硬抗,才是正理。
康熙最终还是采纳了纳兰明珠的建议,派出大军剿灭吴三桂,经过八年的战斗,朝廷最终还是平定了叛乱。
剿灭吴三桂
成功平定叛乱,却惨遭对手陷害康熙对此很是高兴,不但在朝廷之上表扬了纳兰明珠的功绩,同时心里也十分庆幸,庆幸自己当初听从了明珠的建议,才取得了现在的胜利。
这些话,在纳兰明珠的耳中自然十分的悦耳,但在他的死对头索额图的耳中,那滋味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索额图种下了对纳兰明珠的恨意的种子。
在一番思索过后,索额图便开始在暗地里,收集关于纳兰明珠贪赃枉法的证据。
索额图
其实想抓到明珠的把柄,实际上十分的简单,因为自从明珠被康熙宠信之后,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即使此时早就没有“宰相”一职了,但很多人还是称呼明珠为“相国”。
手握大权的明珠渐渐地也迷失了自己,不仅为了和索额图一派争权夺利,大肆笼络朝臣,甚至还开始贪污受贿,拿着朝廷的官位去做人情。
只要是愿意和他统一战线的,基本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纳兰明珠
康熙二十六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得知了明珠卖官的事情后,连夜给康熙发去了一封密函,并在其中写道
“我大清已无官可封了,因为官都被纳兰明珠卖完了。”
康熙看到此处勃然大怒,问侍读高士奇,明珠做出如此狂妄的行径,为什么没有人上奏弹劾他,对此高士奇只说了一句话
“谁人不怕死呢?”
于成龙
康熙龙颜不悦,索额图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将自己这些年来收集的材料整理好,随即指使御史郭琇上奏康熙。
提议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贪污受贿、罪大恶极。
而此时的明珠早被康熙封了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足见康熙对他的宠信。
但在此等大罪之下,康熙却也不再忍耐明珠了,直接将他全部官职通通罢免,扔进大牢,等待定罪。
康熙大怒
身陷囹圄,却选择兵行险着纳兰明珠这个时候本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不仅皇上对自己十分的看好,就连那些主张撤藩的大臣,对纳兰明珠也是十分的感激。
他们心里十分的清楚,如果没有纳兰明珠对皇上的影响,自己可能真的就被杀了。
如今突然被扔进大牢,纳兰明珠也是十分的焦急,他知道自己这些年所犯下的事,足够他死上千百回了。
纳兰明珠
就在他思考应对之法时,他的妻子恰好来牢中探望,看着妻子,纳兰明珠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可以绝地求生的方法。
于是便将妻子叫了过来,告诉她自己会口述一份名单,然后回家把名单写出来并透露到索额图那边,就说自己要造反。
妻子听后顿时大惊失色,纳兰明珠自己都已经进大牢了,本来罪名就很重,再加上一个谋反的罪名,那岂不是必死无疑?
但纳兰明珠对此则是十分的坚定,表示这个方法虽然风险很大,但却是眼下唯一的机会。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的妻子回到家后,虽然十分的担心,但眼下的确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最后还是按照纳兰明珠所说的,将丈夫要谋反的消息透露了出来。
结果当康熙看到索额图一党弹劾纳兰明珠谋反的奏折时,竟然在不久之后,就将狱中的纳兰明珠给释放了出来,但对于他的官位却是没有恢复。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就有疑问了,贪污受贿加上意欲谋反,那可是要株连九族的罪名,为什么纳兰明珠还能够全身而退?
纳兰明珠
巧施妙计,安享晚年这就不得不提纳兰明珠的智慧了,他很清楚以索额图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心态,肯定会将自己谋反的消息上告给康熙的。
而索额图一党一旦拼命地给自己安罪名,康熙便会觉得索额图一党是在构陷,而且谋反不同于贪污,贪污的话只需要杀他一人,如果是谋反的话,那无疑会株连很多大臣,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朝野的动荡。
在康熙的心里,他肯定不愿意看到索额图一党独大,所以为了两党的制约平衡,康熙一定会让自己活着,从而让索额图有所忌惮。
索额图
果不其然,康熙在看到大臣举报明珠要谋反的奏折后,仅仅思索了一会,就明白了处死纳兰名珠的后果,当即下令赦免了明珠,不过还是罢黜了他的大学士职位。
而纳兰明珠虽然在之后又官复原职,但在此后二十年里,却再也没有受到康熙的重用。
不得不说的是,明珠不愧是在皇帝身边混迹多年的权臣,他能猜测到皇帝的心中所想,知道皇帝最担心的是什么,所以才会拿谋反一事来保全自己,实质上他并没有谋反之心,只是贪婪权力,圆滑而已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身患重病,不治身亡,终年73岁,明珠死后,康熙派三子胤祉代自己去祭奠明珠,也算是给了他一份荣耀。
康熙
结语纵观整件事的发展,纳兰明珠虽然靠着自己的智慧坐上了高位,但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权力的诱惑,导致自己被别人抓住了把柄。
但他最后选择顺势而为,直接制造自己的把柄送给对手,让对手以此来攻击他,从而引起皇帝的猜疑,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十分大胆的。
但他却十分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心理,以退为进,最终官复原职,虽然从此以后不再得到重用,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个善终,这无疑也算是一种大智慧。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的对手,洞悉对手的弱点,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