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鼻祖这一说法出自,花间鼻祖是哪位词人
唐代诗人谁被称为花间鼻祖
花间鼻祖--温庭筠
古书记载多为一致,我就挑一些新旧唐书上没有的记载吧,有的是同时期的诗人的评论,还有的就是一些唐人书籍的记载。
他是开创花间一派,辞藻绚丽;但是人长的不是很英俊,有的人称他为温钟馗,曾有书记载(大概是野史)他和他的徒弟---才色双绝的鱼玄机有过一段师生恋,其二人都是恃才傲物之人,会做些有常理之事也是有可能的!后来的鱼玄机便是刺杀他夫君的一个丫鬟,而被判死刑的。
飞卿还经常替考!他曾经在科举考试时为别人当枪手,所答试卷,在一场考试答8份之多,而在主考官的监视下,硬是没发觉他是怎么做的,汗~
他发展了唐宋词,对后来的南朝文风和李后主的影响颇深,而他的花间文风也是婉约派的雏形,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宋代的婉约一派,即便有,也将是延迟几百年了。
他的文风实在是“弱”的可以,但也是美的可以,很难令人相信,这些艳词出自于一个七尺男儿之手,而温词所作却将爱情、少女、闺中妇人的感情却描写的真挚可人!
最初读的是他的那首杨柳枝(新 添声),后来就喜欢上他的词了,韦庄的词我也很喜欢,和他的很相近,但是觉得格调会更好一些。大家不妨试读一下。也有人说花间一派太过艳丽,但是,它却打破了以往香草美人的君臣关系,真正的开始描写世人的感情世界. 爱情,在花间的桥头、柳畔、闺中...在一个个人们常见的地方出现,只是披着一层花间的华丽外衣,使禁锢已久的世人,可以公开的读着象征着他们爱情宣言的诗文了!!
花间词派鼻祖是
花间词派鼻祖是温庭筠。
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词派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也是当时作词最多,对后世长短句的发展影响极大的词人之一。
庭筠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虽为唐初名声显赫的太原温氏后裔,但是,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早是家道中落,衰微而已。他少年时代,即以善思敏悟。才华横溢而称著乡里。逮至长成,更是博闻强记,通晓音律,善为管弦,而且,尤以诗词文赋见长。
世传,庭筠每入试,押官韵作赋,从不起草, “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得“温八吟”之号。曾经“八叉手而成八韵”,又别称“温八叉”。大约是因为其长相较为丑陋的缘故吧,所以时人亦有称他“温钟馗”的。
温庭筠虽然甚有才思,弱龄有志.然而,仕途却闭不得意。从28岁到35岁的八年之中,他屡屡应试,屡屡不第,尤其是最末一次应试,竟因恃才傲物,讥讽权贵,触犯上司,被诬为“有才无行”,再次名落孙山,以至于一生都未能得中进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花间词派
花间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后蜀赵崇祚编辑词集《花间集》,其中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而赵崇祚最推崇温庭筠,把温词放在首位,所以他被称为“花间词鼻祖”。其内容多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绘景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叶嘉莹老师在《唐宋词十七讲》当中谈到,温庭筠的个人风格特色,即美感的直觉,给我们读者的不应该只是理性上的知识和了解,还有感性上的直觉,这是他的第一个特色,第二个特色是因为温庭筠是在中国教育传统背景之中成长起来的,当他写作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带着我们中国民族社会文化传统浓厚的色彩,即语码的联想。
二、走进代表作:
菩 萨 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三、导读赏析:
“小山重叠金明灭”,对这句理解历来有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
⑴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明灭”是讲那个朝阳,早晨的太阳透过晨风中那个摇曳的窗帘照在床上的画屏上,床上护栏镶嵌的金色或明或暗、影影绰绰,
⑵小山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金,是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木兰诗里有“对镜贴花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就是说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叶嘉莹先生、王立群先生认为是前一种。“小山重叠金明灭”,这句实际上写的是女主人卧室的奢华。
“鬓云欲度香腮雪”,“鬓”是鬓角的乌发,“云”是形容年轻女子的乌发象天上的云彩一样飘逸、秀美。因为睡了一夜,这个发髻已经散乱了,所以你可以看出那个头发快要垂下来遮住这个女子的脸颊了。整个儿一个睡美人的懒洋洋的味道。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蛾眉”是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象蚕的那个触角,这就叫“蛾眉”。她虽然是“懒起画蛾眉",是“梳洗迟",但毕竟是画了。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毕竟还是要珍重爱惜自己美好的品质。这正是中国就传统的那些读书人的品格上的操守。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梳妆完了,还要插簪花。插得好不好看呢?女子要检查一下,面前一个梳妆镜,手里拿着一个镜子,照着后面的簪花,再通过反射,从前面的镜子里看到后脑勺上的花戴得到底好不好看。“花面交相映”,是说美丽的簪花和如花的面容交相辉映,花如面、面如花,花之美、人之美相得益彰。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襦”就是丝绸短袄,这个丝绸短袄上,贴着刚刚绣好“鹧鸪”,这个鹧鸪是用金线绣成的,很华贵很精美。“双双”两个字很有玄机,因为女主人梳洗完毕以后,突然看见了自己的衣服上的鹧鸪成双成对,这时候啊,一种别样的滋味就涌上心头了——我都不如这一对鹧鸪呢!这时,鹧鸪的成双成对,就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更显得孤独寂寞。
四、价值所在:
不但《花间集》里边把温庭筠选做第一个作者,而且历来评词的人都以为温庭筠在词里边是一个开山的人物。不但如此,虽然晚唐以来有些诗人因为喜爱流行歌曲,也尝试写作,但都没有像温庭筠这样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他一个人尝试了20多个左右不同的牌调。这是温庭筠在词的创作历史上的重要性,他是使词离开一般的没有深意的歌曲,而有了一定深刻意义的一位重要的作者。早期的词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诗化的过程,温庭筠提高了词的地位,使读者能够联想到风雅,想象到屈骚,这已经是诗化了,所以他所用的语言的符码,是带着中国诗歌悠久传统的。
对温庭筠词作特色想作进一步研究,可参看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一书。
“花间词派”的鼻祖是谁?
“花间词派”的鼻祖是晚唐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温庭筠的代表作主要有:
玉胡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肠断谁得知?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酒泉子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杨柳枝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杆半入楼。
花间派鼻祖是谁
花间派的鼻祖是温庭筠。
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的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他的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
温庭筠的成就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花间鼻祖是谁
花间派的鼻祖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他是唐初的宰相温彦博的后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但是文思敏捷,对于写诗非常的有天赋。 他和李商隐齐名,被后人并称为温李。 其最有名最为人所知的诗句大概就是那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了。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