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的人:难而不怨,静而不争,成而不骄!
《小窗幽记》有言:“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坚守安详恬淡用以修身养道,处境低下卑贱时修养德行,去掉愤怒以修养性情,减少对食色的追求以修养气息。
人这一辈子,会登顶山峰,也会落入谷底;有高光喜悦的时刻,也有艰难困苦的日子。
有的人,一遇到困难,便怨天尤人、迷失困顿,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把起伏看得平常、把生活当作道场,总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
人之所以活着,要想过得云淡风轻,就要做到:难而不怨,静而不争,成而不骄。
《道德经》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经历挫折,才能全面反省;走过弯路,才能明确方向;身处低洼,才会充盈自己;推掉旧识,才能建立新知。
真正厉害的人,明白身处困境时,与其一味抱怨他人、埋怨命运,不如反省自身、充实自己。
他们能够不断修正不足、完善自身,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面对难事,适当抱怨,或许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但过度抱怨,却会让自己被消极情绪所淹没,失去前行的动力。
毕竟,没有谁会喜欢总是散发负能量的人。
祥林嫂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不断的抱怨。
结果,不但没有换来周围人的同情与帮助,反而引来了众人的反感,也让自己越来越萎靡不振。
《荀子》里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会抱怨苍天;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
面对难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时化解消极情绪,理性地分析客观原因,来寻求解决之法。
难而不怨,积极应对,就能迎难而上、行稳致远。
《格言联璧》中讲:“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任何事都要争先的人,必定有人挤兑他;任何事都要争胜的人,必定遭人打击。
想要的东西,不是只有去争才能得到,有时候适当地退一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凡懂得退一步的人,往往都是心有静气、虚怀若谷之人。
静而不争,元气不伤;静而不乱,烦恼减半。
张之洞初任湖广总督时,长得不帅,个子也很矮,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拿他开涮,以他的形象画了一幅“三矮奇闻”水彩画,此画一经展出,立即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张之洞的属下请求把这个画家抓起来,可是,张之洞没那样做,反而自己掏腰包,把那幅画给买了下来,此举让轻视他的人佩服不已,对他毕恭毕敬,也再没有诋毁之作传出。
《道德经》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世间纷扰,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当一个人屏蔽了外界的干扰,诸多是非烦恼就会离他而去,不争一时之气、琐碎之事,把时间、精力用于修养德性,心中自有更广阔的朗朗乾坤。
静而不争,心宽似海,就能涵养品性、烦恼远离。
《论语》有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宽宏大量、光明磊落,虽然舒泰自如,但是绝不骄傲,小人心胸狭隘、内心自卑,虽然表面骄傲,但是心境很难舒泰,真正有本事的人,从不自以为而是、骄傲自满,反而是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
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
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
古语有云:“戒骄风清月朗,除躁海阔天空。”
戒掉骄气,品性自然高洁;消除浮躁,胸怀自然广阔,真正厉害的人,从不显摆自己的成就,总是懂得藏匿自己的锋芒,始终保持谦逊。
成而不骄,低调谦逊,往往会备受尊崇、迎来好运。
《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无论大事小事,还是顺境逆境,都要放平心态、修身养性,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
难而不怨,就能攻克难关;静而不争,就能不争善胜;成而不骄,就能事无不成,人活天地间,谁都在寻找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都想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余生,愿你我不怨、不争、不骄,活得自在潇洒、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