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老文字抑或结绳记事——南美印加帝国的神秘“奇普”
印加帝国(Inca Empire,1438-1533)曾经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它定都库斯科,沿着安第斯山脉拓展势力,鼎盛时期版图包括了南美洲西部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的一部分,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库斯科西北的马丘比丘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甚至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可见当年印加人取得的辉煌成就。
马丘比丘
印加石墙
印加帝国的疆域
可惜,印加帝国的国祚只延续了不到一个世纪。1526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领一支不足两百人的小军队发现了印加帝国,并带来了可怕的天花。1529年,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感染天花意外,瓦斯卡尔与阿塔瓦尔帕为了争夺王位而同室操戈,令印加帝国雪上加霜。1533年,艰难赢得内战的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人设计杀害,随后皮萨罗军队的联合某些南美部落共同灭亡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并将其变为西班牙殖民地。印加人的最后抵抗势力比尔卡班巴王国亦在1572年覆灭。由于西班牙殖民者有意识、有系统地摧毁印加文化,导致许多印加文明的秘密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例如马丘比丘就长期沦为神话传说的一部分,直到1911年才被美国学者重新发现。
印加帝国首任皇帝曼科·卡帕克
印加帝国神秘莫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书面文字。当然,管理一个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万的大帝国,没有一套成熟的记录系统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印加帝国的记录、计算工具却不是一般闻名常见的文字符号,而是极其独特的所谓“奇普”(Quipu)系统。
奇普本质上是一套结绳记事的方法体系,和我国《周易·系辞》《春秋左传集解》等典籍中记载的“结绳记事”法有相似之处。我国上古结绳并无实物传世,按照后人记载中大致的规则为“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而印加奇普有实物传世,其规则相对复杂,不仅绳结多少、大小代表不同含义,而且颜色、绳子的系法都能传递不同信息。但由于西班牙在美洲推行残酷殖民政策,摧毁原住民文化,屠杀印加精英,导致奇普的具体操作方法已经失传了。
奇普的各种不同绳结
彩色的奇普
奇普在美洲的历史颇为悠久,目前的考古证据可追溯至公元1000年前。公元12世纪的库斯科王国已经开始系统地运用奇普。然而,真正将奇普发扬光大的还是印加帝国。由于帝国幅员、人口空前,对管理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印加人的改良下,奇普系统进一步精进,成为了治国的利器。帝国的税收、人口普查乃至征兵、军队编织均依赖奇普,各地方政府间往来的“公文”也以奇普来作为载体,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手持奇普的印加信使
一套奇普由棉线或羊驼毛线织成,可简单可复杂,小型的只有几个绳结,大型的则有数千个绳结。经过专家们多年努力,奇普的秘密得到了部分破解。它首先具有计数功能,并且以十进制为基础。最基本的绳结共有三种类型:反手结、长结和八字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绳结类型)。例如731这个数字,用奇普记录则依次表现为:7个反手结,3个反手结,1个八字结。804记录为8个反手结,空白,4个长结。此外奇普还具有类似算盘的功能,可以根据之前的数字记录总数。当然,数字不仅仅是数字,它还可以作为某种“代码”表达其他含义,例如,731可作为“库斯科”的代码,此时的731便不再是数字而是地名。
八字结
反手结
不过,上述研究成果只能算作对奇普的部分破解。西班牙人入主印加初期,当地奇普记录员曾经如数家珍地向他们展示自己“档案”中的人口普查信息、贡品记录、历法、宗教仪式、税收、家谱……可谓包罗万象。印加帝国南北相距数千公里,并且经常组织大规模征战活动,奇普作为人们已知帝国唯一的记录系统,如果只能录入数字,显然无法支撑庞大的管理任务。奇普不仅包括绳结,还有着不同的颜色,颜色亦是一种特殊代码,而这方面尚无人破解。一部1615年左右耶稣会教士的手稿中明确声称奇普可以记事,还收录了奇普片段作为例证,可惜却没有详细介绍方法。近年来欧美一些学者开始对奇普的记事功能展开深入研究,也开始取得若干进展。令人愤怒的是,当年西班牙殖民者烧毁了绝大多数的奇普档案,如今幸存的则多不完整,这给后世专家们的破解带来了极大难度。
然而无论如何,奇普作为古代美洲文化的“活化石”,凝聚着印加文明的智慧与历史,也让我国古书中记录的“结绳记事”走向真实,不再迷蒙。希望在各国学者的齐心协力下,这种神秘的记录系统,能迎来揭开面纱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