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国学版:董子其人其学
【中华文化公开课】
作者:周桂钿
今天我讲董仲舒,主要讲三个问题。
生平考证
我们看看董仲舒是哪里人。《史记·儒林列传》里讲董仲舒是广川人。广川在历史上有个演变过程。最早的时候广川是个国,有我们现在半个省那么大,后来改称广川郡,像地级市一样,再后来是广川县,现在是广川镇。广川镇在河北景县,景县的人认为董仲舒是广川人。
紧挨着景县的枣强县则认为董仲舒是枣强人,枣强有座两米多高的董仲舒石像。枣强有个地方叫后旧县村,原来旧县的县址在那里,后来搬走了,变成后旧县村。明朝时董仲舒石像是在太行山刻的,刻好以后用马车拉着往东走,走到后旧县村马怎么也不走了,有一个人认为董爷爷可能就在这个地方,于是,董仲舒的石像就被立在这里。然后枣强县的人说,我们这个地方是董仲舒的老家。这两个县挨得很近,但是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个,因为汉代的郡很大,起码有十几个县这么大,挨得那么近,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边的,但是这两个县现在都属于衡水市。西汉时代,枣强和景县都属于广川郡。景县在过去也曾属于德州。德州《地方志》记载有董子读书台,于是德州也以董子读书台名义创建了一个景区,树立高大的董子石像。总之,董子故乡很难确定,但说董仲舒是衡水市人或者河北人都可以,都不算错。
《史记》记载“董子三年不窥园中菜”,有人认为他认真读书,所以没有时间看菜园。认真读书成了习惯,不会只有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应该有特殊情况,像现代学生准备高考一样。董仲舒一生最特殊的情况就是准备参加对策,要准备皇帝提出的问题,这是仕途中关键的环节。因此,我们推测他参加对策前三年开始做准备,没时间去看菜园子。
这三年是什么时候?董仲舒那时多大?史学家写历史,习惯按时间前后顺序来写。董子先当《春秋》博士,进行教学,三年不窥园,然后对策,被任为江都相。但《史记》没有记载对策的事,班固《汉书》将董仲舒对策列在元光元年。西汉桓谭说董仲舒“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这样推算董仲舒对策时约六十四五岁。董仲舒生于高祖时代,约公元前198年。他应该是活到七十七岁,才得以致仕。
董仲舒的思想精华
第一点,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是《春秋公羊传》里首先提到的,后人对这个词有多种解释:一、大是赞扬词,形容“一统”的伟大。二、大是形容词,指大局方面要统一,生活细节上就不必强调统一。这些说法,都有道理。董子本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可以从董子三对策的最后说法来体会。他认为,《春秋》大一统是世界普遍原则。现在教师有自己的不相同的道理,各人也有不同的理论,百家不同方法,没法统一起来,法则常变化,下级不知道要坚守什么。董子提出要坚守的是“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董子把它抬到独尊的地位,其他学派的思想放低,不与孔子并列。这样下级知道要坚守什么,平民也知道服从谁。后人总结出这一思想原则就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说,不是孔子的那一套东西,就不让它宣扬出来,这样就突出了孔子儒学的领导地位。后来别人把他归纳为“独尊儒术”,这是董仲舒的思想,但绝不是董仲舒说的原话,是后人说的。
这样就把孔子的思想放在了最高的地位,别人都听他的。但不是只许他存在不许别人存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讲《论六家要旨》,里面地位最高的是道家,儒家不是最高的。
到了司马迁以后,独尊儒术了,六家变成九家,增加了三家,虽然孔子的地位提高了,但是没有把别人消灭了,还保存有九家。“罢黜百家”并没有清除各家。
强调大一统,董仲舒很有历史经验。周朝的时候周天子权威很高,诸侯都听他的,分封建国。后来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下降,诸侯逐渐发展起来,就打起来了,把小国灭了,扩大自己。在先有一百多个国家,后来就剩下七个,七个还在打。
秦始皇统一以后,消灭六国,取消了封建制,改成郡县制。郡县制实际上叫中央集权制度。郡的行政长官是太守,太守管的那个郡是代表皇帝去管的,军队不是他的,财政收入也不是他的,他自己的子孙也没有继承权。封建的时候,诸侯的子孙有继承权,齐国、鲁国都继承了三十几代。改成郡县制以后,这些太守经常被调动,子孙没有继承权,完全不一样了。这种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一切都由皇帝一个人独立裁决。
两千年以前跟现在不一样,当时中国的专制制度无疑是比同时期的西方更先进的制度。同时代的整个欧洲都还处在奴隶社会,有的还在原始社会。
第二点,董仲舒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他在《对策》里提到的:德教为主,刑罚为辅。秦始皇时代是“以法治国”,那时候犯罪的人很多,吐口痰也抓起来,垃圾扔得不是地方也抓起来,满街有一半都是寒民。王充举过一个例子,马没训练就让它拉车,拉得不对就杀了,再拉来一匹马重新拉,结果杀了一大堆马,地也耕不了了,车也拉不动了,这都是错误的。秦始皇单纯地“以法治国”是片面的。董仲舒这一点,应该说,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提倡文化教育,提倡道德,这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治国理政,不能放任法律去惩罚,受惩罚始终应该是少数人。
第三点,董仲舒的“调均”思想也很深刻。他说,有的人钱多了就骄傲,就为暴,就欺负老百姓,导致社会不安定。还有一些人因为被压迫,生活不下去,上不能养父母,下不能养小孩,日子没办法过下去,所以起来造反,落草为寇。太富和太穷,对社会安定都没有好处,应该加以避免。东汉的时候遇到过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皇帝就施行董仲舒调均的办法,哪儿丰收了就把粮食运到受灾的地方。这样,社会就很安定,大大减少了抢劫偷盗的发生。
第四点,董仲舒提出,当官的不能与老百姓争利,不能与民争业。董仲舒举了个例子:鲁国国相公仪休,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看到菜,说这个菜多少钱买的,家里人说这个菜不是买的,是自己后花园种的。公仪休气坏了,到后花园把菜拔了、扔了。按照公仪休的意思,菜,我们不能自己种着吃,我们要去买。要是我们自己种菜,下面的大小官员都跟着学,都种菜,菜农种的菜就没人买了,就把他们的业务争过来了。争业,实际上也是争利,老百姓没法生活。
第五点,董仲舒在《对策》里还提出了一个怎么样提高国君权威的问题。皇帝权力大了,下面官员的权力小了,这才有利于政治稳定和国家认同。这也是董仲舒考察历史、考察现实之后的结论。汉景帝的时候,出现“吴楚七国之乱”,这是董仲舒在世亲身经历的。七个国家强起来了,也不听皇帝的,后来周亚夫带兵镇压下去。董仲舒也从这个事件中体会到,要使天下安定,要提高天子的权威,就要把诸侯的势力削弱下去。后来演变成“削藩”,这对巩固皇帝中央集权是很重要的举措。
第六点,董仲舒说了两句话:“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屈民而伸君”,一听就是压着老百姓提高皇帝的地位。但我说,这个“民”主要是指诸侯王,因为平民自己没军队,怎么翻天?往往都是那些诸侯王,被归到民里,这一类人是要压下去的。老百姓,不用压,他们自然都在最底层。但诸侯王却不行,“吴楚七国之乱”之前,很多人跟皇帝提出来要削藩,他舍不得,不忍心,最后就乱了。所以,“屈民而伸君”里的“民”,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诸侯王。
“屈君而伸天”,是要求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秦二世,没有天压着他,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天下人伺候他一个人,这就不能安定,所以要“屈君而伸天”,抬高天的地位。董仲舒拿天作为皇帝的紧箍咒,来制约他的权力,防止其滥用。
古今评议
最早写《董仲舒传》的是司马迁,司马迁说从刘邦到汉武帝这五世中间,最精通《春秋》经典的只有董仲舒一个。这是很高的评价,但其他的就没提。董仲舒著名的《对策》在《史记》里没提到,我认为,不是因为司马迁不提,是因为他没看到。汉武帝时代,那些《对策》是供汉武帝“亲览”的,我一个人亲自看,不让别人看,都是保密的,司马迁就看不到了,所以,司马迁就没有提到对策这件事。
有一个学者说,司马迁没提到这个《对策》,班固《汉书》里有《对策》全文,说明这个《对策》是班固胡编出来的。这个说法没有根据,因为班固写历史很严谨。甚至,就因为他很严谨,被抓起来,差点被杀了,后来他就再也不敢说什么了。我认为,班固写的东西没有任何胡编的,还是可靠的文本。班固写《汉书》的时候就发现董仲舒的思想影响很大,学生也很多,很多学生都当了大官,好几十个,给予的评价就特别高,并且把董仲舒《对策》的全文都收进去了。班固称董仲舒为“群儒首”,所有儒生中间他是第一位的,“为儒者宗”,被后来的儒家崇拜得不得了。这两句话表明董仲舒是汉代最杰出的儒学领袖。
后来王充的评价则更高了,高到什么程度呢?董仲舒可以跟孔子并列,“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周文王、孔子、董仲舒,三个巨擘一脉相承,都是圣人。孟子没排上,荀子也没排上,因为孟子、荀子在汉代已经很出名了,但按王充看来,还不如董仲舒。
有的人说董仲舒是讲天人感应的,王充是反对天人感应的,他们两个是针锋相对的。但是我仔细看了《论衡》,有62次提到董仲舒,只有两次对董仲舒表示怀疑,其他60次都是表扬的,而且表扬得很高,这就说明王充这个人实事求是。
现在有的人把董仲舒贬得很低,往往都拿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观点套解古代的内容,于是批评的声音就很多。他讲天人感应是“宗教神秘主义”“唯心主义”,他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他支持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是封建主义的思想。但我认为,秦朝以后就不是封建社会了,封建社会就是周朝那一段时间。还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把董仲舒作为反面人物批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没有一条能成立的。后人批评董仲舒的,多数属于误解,而现在我们就要正面了解,发现董仲舒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起到的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他那个时候,他就是最先进的思想家代表。
董子公开课课程安排
主办单位: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山东省尼山书院(山东省图书馆)
教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
授课地点: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
第一讲董仲舒其人其学
主讲人: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略
第二讲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
主讲人: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董仲舒以“三年不窥园”的精神,阐发《春秋》等经典的“微言大义”,建立了新儒学体系。以“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为基础,综合吸收了先秦各家之学。其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目的论,政治思想基础是德主刑辅王道论,道德伦理基础是“三纲五常”教化论,方法论基础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变道亦变”的历史辩证法。
第三讲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主讲人: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运用“《春秋》无达辞”的解经方法,以孔子“素王说”为出发点,视《春秋》为改制之书,借对三世异辞的书法发明,提出新王必改制的改制说。大一统、三统说、贵元重始诸说,奠定了春秋公羊学的基本理论,并对后来经学诠释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四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真相
主讲人:秦进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百余年来,学者们认为,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清末才出现在蔡元培著作中的。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罢黜了儒家在内的百家,设置传授中华经典的五经博士,以经取士,以经治国,皇帝裁判经学分歧,何来“独尊儒术”。
第五讲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主讲人:张茂泽(西北大学中国思想研究所教授)
内容简介:天人感应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天人感应论的主要思想内容;天人感应论的历史地位;天人感应观念的理论化、天人合一学说的新阶段、大一统说三纲说改制说等的理论基础、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新成果。
第六讲董仲舒的人性论
主讲人: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董仲舒主要以“中民之性”论性,否认性善论,从而为“王教之化”的必要性作论证;但他认为人性中有“善质”或“善端”,由此经“王教之化”而成为“善”,这是与其“任德不任刑”的价值取向相符合的。在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之间,董仲舒的人性论成为儒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第七讲董仲舒的纲常之道
主讲人: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三纲”“五常”简称“纲常”。“三纲”偏重人伦,“五常”偏重道德。“纲常”是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从现有文献看,董仲舒是最早明确使用“三纲”“五常”这两个术语来描述和建构上述价值体系的关键人物。如何从历史语境中来理解“纲常”的来源及含义?为什么它对后世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第八讲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治理思想
主讲人:刘国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于阴阳,天道任阳不任阴。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人道任德不任刑。汉承秦制,承袭了以刑罚治国的方式。董仲舒主张“更化”,希望把尚刑尚法的政治,改途易辙,尚德而不尚刑,使天下和洽,习俗纯美,万民安仁乐义。
第九讲董仲舒的教化思想
主讲人:谢遐龄(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理事长)
内容简介:董仲舒重建“王教”,遵循德教为主刑罚为辅的思路。首要的是奉天法古——坚定人们对上天、祖宗的信仰;理论上奉元,实践上正本。教化思路是讲义不言利、尊礼重信。官员是教化民众的关键,须以六经养德;选拔官员以贤不以功。提倡谦让品德,做人要“贵人贱己”。
第十讲董仲舒的“调均”与社会公正思想
主讲人: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的“调均”主张,是其“更化”“改制”理念的具体化。他要通过改革调节贫富,防止并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他反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但赞成给富人和穷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生活。他的调均主张,体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公正思想。
第十一讲董仲舒的大一统与更化改制思想
主讲人: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汉承秦制,诸多弊端。董仲舒认为必须“更化改制”:思想方面建议汉武帝以儒学代替黄老学说,设立五经博士,使经学成为指导思想;制度方面建议改正朔,易服色,重建礼乐,强干弱枝,官商分途,夷夏互变;文教方面建议置经师,兴太学,养贤士,选贤能。这为汉代的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十二讲董仲舒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主讲人: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法天而立道”,基于儒、宗于儒而又能够兼容并包,创造性地推进儒学发展。其大一统理念、天道信念、天人感应、教化纲常、德主刑辅、察举建言、调均更化主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基因。其天道哲学、政治哲学等对于推行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都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价值。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2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