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这9大好处你千万不能错过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
这句话是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这将对他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古文观止》
胡适在十一岁就可以独自看古文书了,三岁在私塾读书培养了他对国学经典的阅读习惯。他虽倡导新文化运动,却在家教自己的孩子《古文观止》。他看过《纲鉴易知录》、又读《御批通鉴辑录》,并点读《资治通鉴》。这是他研究历史的第一步。
钱钟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智慧的头颅”。他精通多国语言,擅长经史子集,人称“博学鸿儒、文化昆仑”。钱老先生的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国学大家之一,也是来自家庭的熏陶,形成了钱老先生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
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理应博通地理。殊不知他从小就读《唐诗宋词》、《论语》、《孟子》。他说:“中国的哲学,对我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那时候我的父亲教微积分,找一个家庭教师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让孩子从小读经典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读经典的孩子专注力会得到提升?
内心的宁静、安详是专注的前提。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静心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2、读经典能很大程度增加识字量?
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经》五千言,不重复的字1800,论语不重复的字1399个,加起来多少?3199个字,两部书就把国家教学大纲计划的小学认字量给超过了。
而我们的孩子晚上写,认生字,背课文哪一天是晚上八点之前做完的?哪一天不是早上七点起床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六年,只是认了2500个不重复的字,而且这些字没有生僻字,没有高难字,都是以小猫钓鱼为起点的简单字。六年的付出...心酸吗?值得吗?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学校的教育。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四十六颗心,去一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有一天,孩子问题重重的时候,别人从来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学校教,只会说什么啊?对了,没家教。
《千字文》有一千个字,《论语》是一万六千字,《道德经》是五千个字,《易经》是两万四千字,一年孩子背完了数万字,认字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3、从小诵读经典,培养孩子天性
在中国古代,诵读是一种普通的教育方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让儿童自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让儿童多念、多反复乃至背诵。这些内容不仅会存入大脑记忆,而且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4、提升孩子淳静、儒雅气质
国学经典,是最有价值的书。它凝聚着我国数千年的文明,通过诵读朗朗上口的经典篇章,观看具体可感的精美插画,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形成一种强大而深厚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社会认识,更能影响其情感体验的发生和审美情趣的构建,从而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养成。总之,诵读并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是在让孩子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5、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培养的训练从一开始就要求蒙童“朝夕模仿、正确做到”,然后“积久成熟”,从模仿转化为“自成方圆”,不需用心就自然而然地不越矩。因为,道德教育除了传授道德知识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化人们的行为。
6、培养思维能力
国学经典中的哲学思想、治国理政等智慧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经典,孩子可以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