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钱崇澍逝世
在55年前的今天,1965年12月28日(农历1965年12月6日),科学家钱崇澍去世。
钱崇澍
钱崇澍字雨农。210年代及抗战时期在东南大学附中、青木关中大附中任教。
1883年11月11日诞生在浙江省海宁县。1904(清光绪310年)年考中秀才。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钱崇澍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毕业后被保送进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后考入清华留美豫备学堂。1910年钱崇澍与竺可桢等1些富有理想的青年赴美留学。前后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自然科学院、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他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刻苦学习近代植物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1916年学成回国,受聘在江苏甲种农业学校教书。除教植物学和树木分类学外,还展开植物学的研究。1919年受聘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授,他的教学才能在国内已初享名誉,旋被东南京大学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聘任为教授,教植物分类及植物生理课。1923年钱崇澍到清华留美学校教生物学,1925年该校改成清华大学,学制4年。1920年设立生物系,钱崇澍是第1任生物系主任。他前后讲授科学概论、植物学等课程。1921年钱崇澍做完植物区系工作,辞去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受聘为厦门大学教授。20年代后至1939年,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研究教授兼植物部主任,任4川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成立后,钱崇澍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任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1953年之前为植物分类研究所)。该所在南京、庐山、昆明和武功设立工作站,展开对各该地区的植物调查和研究。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这些附属单位后来相继独立,成立相应的研究所或植物园。1955年,钱崇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还前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2、3届人民代表和第2、3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1963年10月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中国植物学会30周年记念会,并隆重庆祝钱崇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50周年。会上,他继续当选为植物学会理事长。当时他已是80高龄的老人。正当他满怀信心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有生之年时,无情的胃癌夺去了他的生命。1965年12月28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3岁。
钱崇澍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植物学和植物区系学的开创人之1,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在许多方面具有首创性。1916年发表的《宾州毛茛的两个亚洲近似种》及1917年发表的《钡、锶、铈对水绵属植物的特殊作用》,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理学的最早文献。1927年发表的《安徽黄山植物之初步视察》,是我国地植物学和区系学方面最早的著作之1。他对兰科、荨麻科、豆科、毛茛科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对许多植物科属的分类、森林植物和1些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作了深入的视察研究;在植被类型和区划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钱崇澍很重视野外考察,曾深入浙江和苏南进行植物区系研究,收集植物标本10000多号。他还对安徽、4川等地的植物进行了收集调查,这为后来编写地区植物志、全国的植物志及植物地理学创造了条件,为我国东南、西南植物区系和植被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钱崇澎还是学术界1位出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22年创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建立起实验室、标本室和图书馆等。1933年,在他和1些科学家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植物学会,并1直担负植物学会的领导职务。1949年后,他组织领导了《中国植物志》的撰写工作,除任主编外,又担负了荨麻科的部份编写工作。另外,他还领导了编辑地区植物志和各种通俗手册的工作,展开了植被和植物区划和植物专科专属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中国兰科植物的研究》、《中国交界木种类研究》、《中国槭树科植物的地理散布》、《终年兰兰科之新属》,《黄河流域植被的散布》、《中国自然区划》、《中国森林植物志》、《森林之种类与散布》、《植棉疏密之实验》、《植物之天演》、《浙江兰种之3新种》、《中国植物之新种》、《中国植被区划草案》等,另外,还翻译了1些植物生理等方面的论文。
1965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钱崇澍先生因患重病治疗无效,于1965年12月28日下午7时1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