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榜样陈永康逝世
在36年前的今天,1985年3月9日(农历1985年1月18日),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去世。
1985年3月9日,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永康在南京去世,长年78岁。
陈永康早在40年代,他选育出著名的老来青晚粳良种。50年代初,他首先创造了单季晚稻亩产千斤以上的纪录。这以后,他与多学科的专家协作,建立起1整套综合性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水稻3黄3黑的育苗诊断理论。60年代,陈永康同志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农业技术指点工作。他长时间在农村蹲点,亲身弄水稻高产样板,还跑遍了长江中下游的主要稻区,传授技术,示范操作,对提高大面积水稻的精耕细作水平和实现稳产高产起了重大作用。70年代以后,陈永康同志又致力于研究双季稻、3熟制和杂交水稻的高产规律和技术,并在亲身设计操作的实验田上,创造了麦、稻、稻3熟制亩产超过3千斤的纪录。他还积极参加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建设,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1981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该报记者颜世贵采写的专访《陈永康的本质》,文中写到:
几天后的1个上午,我终究见到了他。
他穿1身褪了色的补钉加补钉的衣服,黄球鞋,袜子也未穿。头发花白,但很硬朗,是1位质朴的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形象。
听得出来,他不善于言辞,特别说不了人们常说的那些套话;可是1讲起水稻高产经验,滔滔不绝,言之在理,不能不使你佩服!
种田是1门科学,科学就是掌握规律。老陈操着浓重的故乡松江口音说道,我们讲水稻的生长,和和水稻生长有关的土、肥、水、气、光、温等自然条件,都是客观存在,都有它们各自的规律。对这些规律,人们都是不能背背的。如果背背了,就要遭到惩罚。固然不是说,我们在规律眼前就束手无策;我们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根据条件利用规律。
讲着讲着,他联系起1段往事:
记得1958年,我弄两亩水稻丰产田,有位领导同志要我提出亩产20,000斤的高产指标,订出每亩用1,000斤豆饼作基肥的技术措施。我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亩产20,000斤是不可能的;每亩用1,000斤豆饼作基肥,1是没必要要,2是吃不下,3是不切合实际,既浪费,又会成为肥害。我没有接受,还是按正常的情况弄,水稻长得较好。那经常有人跑到我的田头说:老陈,你这块田亩产笃定3,000斤。我总是说:没有的,千把斤吧。后来的收获也确切是千把斤。相反,当时也有少数人不大顾客观条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造成稻子疯长,1亩200斤也没到达。
陈永康说到这里,停了1下,显得有些严肃:固然,这是过去的事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常想,我们弄科学种田的,1定要老老实实,照科学办事,提供科学的经验,千万不能逢迎甚么,胡说1气,乱来1通,那就不叫科学了。
听着陈永康的议论,我想起了他的同事介绍的1件事。
苏南3熟制1直论争纷纭。1980年9月的1天,1位省委***来农科院,在去看实验田的田埂上,问陈永康3熟制到底种百分之几好?老陈答道:不能讲比例。讲比例,弄得不好你们就1刀切了。农业生产差别大,要1个队1个队调查,有条件的、合适的动员种;条件不够的下掉1点;实在没有条件的就不种,把地养好,从实际动身。我们国家人口愈来愈多,不抓食粮不行。***点点头:你这个意见是对的。
可是现在,有些地方的科学种田还不扎实,还有很多问题。老陈打断了我的寻思,去年我在下面跑,1位县委***就对我讲,现在有些地方还在弄虚作假,产量不实,往上加,这怎样得了?
这确切是值得人们认真对待的。
或许在某些人的眼里,陈永康只是1位出色的劳动模范;但我觉得,他更是1位真实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