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傅抱石诞辰
在109年前的今天,1904年10月5日 (农历八月廿六),著名画家傅抱石诞辰。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扇匠的人家。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院长正木直彦、画家横山大观等参观了展览。1936年6月,傅抱石因母病回国,7月,他在南昌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他在国内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暑假之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携全家返新余故里。1938年4月,他受郭沫若的邀请,到武汉参加了三厅工作。此后又移到重庆,自此进入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家住沙坪坝的金刚坡,此后他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斋。他图绘《画云台山图卷》,编撰《石涛上人年谱》,同时创作了《石涛上人像》、《大涤草堂图》,这些都反映了傅抱石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艺术渊源。
从1939年以后的6年多的时间,傅抱石一方面进入了他史论研究中的高峰期,另一方面又完成了他从篆刻和史论研究到绘画创作的过渡。1942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1944年9月,傅抱石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名作《丽人行》(1997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以1078万元拍出)。后来,徐悲鸿赞其画: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并题: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浑茫浩瀚,造景益变化无极,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谓炉火纯青者非耶?
抗战胜利后,他和全家随学校迁回南京。1947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上海举行,郭沫若用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来评价画展。然而,这时***政府的南京已是风声鹤唳。傅抱石趁疏散人口的机会,携全家离开了南京,回到了南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傅抱石开始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目睹了新中国的变化,面对文艺为工农兵的方向,傅抱石开始研究***的诗词,用他那惯用的表现文学作品的方法,将***诗词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篇章移入到自己的画面中。他创作了《七律长征诗意》、《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并参加了《南京市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他的作品开***诗意画创作的先河,使之后来成为新山水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美术史上同样作出了贡献,可以说超过了他此前的贡献。1957年5月,傅抱石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的团长,率领其他画种的五名团员,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进行友好访问,并写生作画、举行画展。傅抱石面对异域风情,开始思考如何用中国的笔墨表现外国的风景。努力开创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可以说傅抱石是最先引导中国画走向世界的画家之一,并强化民族性,为这一问题在20世纪的提出与解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使由山水画在新题材的表现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57年2月,江苏省国画院正式筹建,傅抱石作为筹委会的负责人之一。1959年6月,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成为第一位来到***主席的故乡韶山写生的画家。9天时间,傅抱石完成了《韶山组画》和《韶山全景》。这为当时的许多画家开启了一个挖掘新题材的思路。两个月后,傅抱石又来到了北京,和关山月一起为***创作了名作《江山如此多娇》。从韶山到北京,是傅抱石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历程。
傅抱石作为江苏国画院院长,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后来傅抱石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的努力,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1965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