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名人故事:痴心不改-屠呦呦
“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屠呦呦的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大夫。那时,每当父亲去书房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他旁边,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童年的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屠呦呦爱上了医学。
父亲的诊所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病人已经去过不少地方医治,都不见好转。父亲很认真地察看了病人的情况,又问了家属一连串的问题,都没能找出病因所在。那天晚上,父亲茶饭不思,早早地躲进了小阁楼里,翻阅那些厚厚的医书。第二天,病人又一次出现在诊所里。这一次,父亲不再像昨天那样眉头紧锁,而是胸有成竹地给病人诊治,很快确定了他的病因,并开出了药方。没过几天,那位病人又来到诊所,这一次,他不是来看病的,而是给父亲送来一面大红锦旗。
“我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感觉特别崇高。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自己也穿上白大褂给别人医治的模样。我一定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医生。”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屠呦呦这样写道。
后来,屠呦呦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没有选择中医,而是选了当时绝大多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这让她的父亲颇感意外,但屠呦呦此时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她对父亲说:“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我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这样的情怀,始终支撑着她在制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当时,在进行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某些指标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亲自服药试验留下的味道,而这样的以身试药,最后甚至导致她肝中毒。
这两天,面对来采访的记者,她把两本书摆在沙发上,推荐给他们,说:“你们想知道我的生平,这里面讲得很详细了。”
两本书里,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则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还蒙着薄薄的尘土。
“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一名记者感叹道。
“她在石家庄,她离职一个月了……这期间,没几个人知道,连爸妈都是瞒着的……你找到下家了吗?没有,那为什么这么快?因为不想干了……不上班的日子,她看自己喜欢的书,去不常去的街道,高峰期去坐公交……”这是名为“一位在石家庄打拼的姑娘”在网上发的一篇帖子中的一段话,大概有1000字。它以散文的形式,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毕业三年的漂泊生活,工作的更替、生活的迷茫,还有梦想和对人生的思考。(燕赵晚报)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年轻人的酸楚与无奈。毕业生就业难、频繁辞职主观上说是大学生好高骛远、过于追求梦想,不能脚踏实地。但从客观来看也与社会因素和教育结构不无关系。
显而易见的是,我国当前的宏观就业环境不容乐观,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出现“井喷”,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再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往具体了说,还有我国饱受诟病的大学教育模式,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的盲目性,拿工科为例,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的高数、英语等课程几乎占据了全部课程的“半壁江山”。而专业课往往只占很小的比例。可想而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连一般图纸都看不太懂。学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也缺乏专业性,导致许多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根本没有规划,缺乏自我表达、自我推荐的技巧。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需要做更多的仍是社会和政府,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规范招生规模,优化专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等等。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才能为我国下一步整体发展战略储备高层次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
刚十月,不少明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已投入到找工作之中。对七百万数量之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来说,工作“试用期陷阱”值得关注。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工作试用期频现程序违规、超期设置、待遇打折等诸多怪现象,更为某些用人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提供了理由,大学生“试用期”变“白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