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
【注音】sān jiān q kǒu
【成语故事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观光周王的祖庙,祖庙在那时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观光者必需保持缄默。孔子看到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背上还刻着字:“这是古时说话最小心审慎的人。”
【出处】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汉刘向《说苑敬慎》
【诠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审慎。此刻也用来形容不愿或不敢启齿。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近义词】闭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声
【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别的使用】
◎您完全有前提做别一种选择,那就是置身度外,三缄其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