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宇有信念所以快乐
女人天生是爱做梦的,刘红宇是个女人,是个天生就爱梦想的女人。只不过儿时的梦想,因为有了信念,在若干年后的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记者如约来到她在长安街上的办公室,从11层靠窗的办公室内放眼望去,长安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人头攒动,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异常耀眼。这是一个视野极好、租金昂贵的办公室。坐在对面的刘红宇,淡定自若,眉宇间流露出的柔情,妩媚动人。把那些用来形容漂亮女人的词汇用在她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明眸皓齿、甜甜的笑意、玲珑的身段、时髦的服饰……
初次见面,你可以想象她是影视明星、时尚杂志主编或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你可以想象她的任何职业,但你无论如何不会将她与时下最热门的金融大律师挂上钩,而她偏偏就是!
刘红宇,就是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正义与希望,捍卫着法律的神圣与庄严!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1995年,刘红宇作为专职女律师,出席了世界妇女大会;2000年,刘红宇代表北京律师协会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一届香港律师公会大会;同年,同达律师事务所被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评为“人民满意先进集体”,她个人被评为“人民满意律师”。而如今她是北京10000名律师中唯一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是全国青联委员、是北京市律协商业银行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硕士生(联合)导师……
在这些荣誉的背后,谁曾想到当年成立“同达”之时的艰辛呢?
1992年成立的北京市同达律师事务所,是刘红宇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律师朋友合办的。而年底事务所却因少办了一个证件而遭到罚款,罚金高达百万。这对于刚创业的几个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惊天霹雳。刘红宇冒着同达随时可能被摘牌的危险,在账面上只有30元钱的情况下,独自坚守着。她始终相信只要同达在,希望就在。
绝境对于刘红宇而言并不可怕,在文革期间跟着父亲逃难时,脚被一根几厘米的刺刺伤,可她并不觉得疼。她被朋友、同事笑言,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当她决定要保住同达后,刘红宇重组人员,用她的智慧和人品拯救同达、用她的行为和执着延伸了同达。在刘红宇的带领下,他们走过了同达最艰难、最困苦的岁月。仅仅两年时间,她和同达一起体验了一种新生命的萌芽和成长。随后的同达就像滚雪球一样,事业越来越大。同达犹如一块巨大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等著名学府法律专业的人士纷纷加盟。除此之外的律师,无一不是出自中国高等学府的学士、硕士、博士。
现在的同达律师事务所已经同金诚律师事务所合并为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了,走上规模化、科学化、国际化的轨道。10多年来,刘红宇及她的律师团队办案400多件,案件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投资等领域,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
正本清源义正辞严
“我们企业虽有法律部,但不能没有刘红宇,有了她,等于多了一个副总,企业重大法律问题由她把关,就能避免许多损失。”这是一个大型企业老总的肺腑之言。
1994年初,这是中国企业所有制改革风起云涌的年代,这一年企业老总们开始为企业的产权而忧虑。这家大型的民营企业,他们尽管拥有企业50%的股份,但这种权利如何寻找法律的依据是当时企业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老总们慕名找到刘红宇,把企业的发展希望寄托在她身上。鉴于案件的复杂性,刘红宇请知名专家论证,多次到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力陈意见,最终她的努力使企业较早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企业重新起步,刘红宇又把企业交付同达律师事务所的15万元代理费全额退回,帮企业渡过难关。于是,该企业老总感慨万分地说了上面的肺腑之言。
刘红宇是一个以追求人格完善和事业完美为人生目标的人。她认为,律师首先应当有一个纯粹、健康的人格存在,然后才从事法律服务。而纯粹、健康的人格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取决于人的自我完善及奋斗过程。从她办的案件中就能看出她的工作原则。
某公司出资七千万元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由此达到股票上市的目的。刘红宇在代理进行收购运作时发现:被收购的公司并无全部出让权,遂提出中止收购行为。被收购公司以百万元报酬请刘红宇从中协调,刘红宇拒绝了。她说,有待规范的兼并收购市场经受不住更多的混乱。
某企业欲上一项目,请金诚同达的律师,代理律师认真研究了项目细节,发现此项目有多处风险。律师请示刘红宇,刘红宇的回答斩钉截铁:必须把风险如实告知客户。结果,企业茅塞顿开,再三表示感谢,这意味着企业可能要放弃该项目,律师的辛苦没有报酬。但刘红宇认为值得。
刘红宇对于自己职业有着自己的认识,她觉得律师是法律服务人员,应该以法律为武器,让社会在法律的范围内公平。如果一个被告在检察官、法官都认为有罪时,而没有另一个声音来说可能无罪、可能罪轻,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产生冤案。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声音来制衡法律的运用过程,这个声音就是法律服务人员——律师。
朗朗乾坤金诚同达
刘红宇的真诚与善良,来自父母亲的教导。而在她七岁之前的童年却被“文化大革命”笼罩在巴蜀山间的风雨中。
在文革期间,刘红宇的母亲莫名被关起来。那时是她正在母亲怀中撒娇的年龄,可刘红宇看到母亲而不敢叫,怕母亲被打。还是在童年,有一天刘红宇走在路上,后面突然有板车过来,车轮压到了刘红宇的脚趾。刘红宇就直直的站在原地,任由车轮辗过,却不敢吱一声。隐忍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刘红宇的身上渐渐形成。
也许是童年的经历、或许是天性使然。对于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义无反顾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为一名律师,她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早在“债转股”还是一个模糊概念时,刘红宇便开始研究“债转股”的法律问题,并为此与《金融时报》联合,召集法学专家、金融界人士开专题研讨会。面对许多企业逃废债权、银行信用如履薄冰的社会信用状况,刘红宇撰文呼吁:“重建社会信用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必然选择。”并会同法学家、经济学家等召开“社会信用重建与法律保护”专题研讨会,引起金融界、法律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去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刘红宇提出应把律师服务与安定团结和社区稳定结合起来。她认为现在北京有近万名的律师,但大量律师都挤在高端市场,社区缺乏法律服务人员。专门法律人士进入社区,能够给社区里发生的纠纷和争执分类,让居民能够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找哪些政府部门,能够将社会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
孜孜不倦慎终如始
刘红宇身上有执着而机智的特质,她说这可能得益于家乡的山和水。
刘红宇出生在重庆市奉节县,那是四川省最为偏远、最穷的县之一,那里有着最为纯朴的山民、有着最为嘹亮的纤夫号子声。整天面对巴蜀大山的刘红宇,异常渴望能看到山另一边,她想知道山外面的世界。她始终坚信自己能有一番作为,要让父母引以为豪。而这,就要靠读书。
16岁那年,她离开了生她、养她的那片故土,来到北京。刘红宇住在位于香山附近的亲戚家,而她却要到位于宣武区的学校上课。每天早上5点她就要出发,午夜12点以后才能到家。刘红宇从来不会抱怨、叫声苦,她知道自己在朝着目标迈进。寒窗苦读后的刘红宇,终于考上了大学。她选择了当时全国惟一的一所重点政法院校: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
在京多年,家乡的嘹亮的号子声始终在耳边回荡,儿时对面的那座梦想的巴蜀大山和淳朴的山民一直在心中荡漾,能为家乡人做点什么成了她的心病。于是就在事务所成立不到三年,她在家乡四川省奉节县出资设立“奖学金”,帮助勤奋求学的莘莘学子,使得许多学生因此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