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败垂成
【拼音】gōng bi chu chng
【成语故事典故】谢玄(343388),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夏读jia)人,字幼度。谢安的侄儿。谢安任宰相时,使他任广陵(今江苏扬州)相,组织北府兵,抵御北方的前秦。
公元383年,前秦出动大军南侵,前锋进至淮河、淝水带,江南震动。朝廷命令谢玄为前锋,与其他诸将率师迎战,获得淝水之战的大捷。
接着,谢玄领兵北伐,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进至河北,朝廷加封他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谢玄既然收复了北方大片国土,打算加强防务,便写了一道奏疏,请求在幽州和冀州设置刺史,令豫州刺史朱序坐镇梁国,自己驻紮彭城,既可以北固黄河,西援洛阳,也可以保卫京师。
东晋皇族妒忌谢氏功业,借口征役既久,要他还师,坐镇淮阴。
谢玄在南下途中,得了疾病,他写了一道奏疏,请求解职。奏疏中说,国家还没有统一,百姓仍遭涂炭,自己身患重病,不堪任职,请求回乡治病。
晋孝武帝看了奏疏,不让辞职,要他去京口疗养,还派了名医一人为他治病。
又过了两年,医治无效,谢玄病故,死时只有四十六岁,统一北方的志愿终于未能实现。《晋书》所谓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意思是说:老天给他的年龄怎么这样短促,北伐将要取得成功的时候,竟然失败了。
【出处】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三国志杨阜传》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晋书谢玄传论》
【解释】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表示惋惜
【近义词】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相反词】大功告成
【其它使用】
◎在生活会上,两位当哥哥的,先是给老三讲了李自成由于骄傲自满,贪图享乐,以致脱离群众,功败垂成的故事;接着讲了毛主席在《学习和时局》中提到的,我党历史上四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吃了大亏地事儿。
◎他想起四年前被朝廷从蔡州城下调回,以致功败垂成的往事,不禁按纳不住满腔的怒火,愤愤地说道:
◎事机不密,功败垂成,才一心一意来办报纸,做文字上的宣传工作的!我到上海那年,恰好是王揖唐的《上海新志》出版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