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豪夺
【注音】qiǎo qǔ ho du
【出处】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
【解释】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夺取别人的东西
【近义词】横征暴敛、敲诈勒索
【相反词】路不拾遗
【押韵词】子女玉帛、舟中敌国、隐然敌国、束发封帛、撞钟吹螺、十死九活、空心萝卜、气势磅礴、南山有鸟,北山张罗、不知死活、......
【成语故事典故】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昼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颁,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又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让人们更加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齿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伸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成语示列】巧取豪夺这成语,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说明吗? 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其它使用】
◎这样就助长了投机之风盛行,使许多工商业经营者,以竟相投机倒把为出路;以对于价格的推波助澜为得计;以巧取豪夺为经营的手段。
◎国民党反动派开历史的倒车,他们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上了台,自称是孙中山的"信徒",一面高叫"尊孔",一面屠杀革命者,他们推行的是与历代反动统治集团一脉相承的复辟、倒退的路线。
◎同时,鲁迅以古例今,用魏晋时代的阶级斗争历史影射和抨击了以"巧取豪夺"的手法篡权杀人的蒋介石反动派。
◎人类中经常出现的那些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奸狡欺骗弱肉强食横行霸道以及杀人越货之类的丑恶行径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