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的故事大全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一生传奇,生平故事丰富多彩!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1
毛泽2113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5261一玩起来往往就误4102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1653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
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
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2
毛泽东十六岁时,父亲要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指望儿子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此时的毛泽东的志向并不在于刚地和金钱,他的眼界也不仅局限于小小的韶山冲了。他要继续深造,将来去干大事业。恰在这时,毛泽东从表兄嘴里得知,湘乡县有一所新式学校,叫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那里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毛泽东十分高兴,决心前去求学。为了说服父亲,毛泽东求助母亲,最后他和母亲邀请舅舅、表兄和同族长辈以及私塾老师来家劝说,终于使父亲改变了主意。1910年秋,十六岁的毛泽东自己背着行李,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徒步跋涉,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临行前,毛泽东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挥笔写了一首言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气魄宏大;意蕴深刻,抒发了这个有志少年发愤图强的远大抱负和四海为家的广阔胸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韶山的美好感情和对父老乡亲们的一片赤诚。毛泽东把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就挑着担子上路了。
掌灯时分,毛泽东挑着行李担子来到学校的大门口。他放下行李,轻轻叩响了大门上的铜环。看门人是一位老者。他斯斯文文地走出来,问明了毛泽东来意之后,非常遗憾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摊开两手说:“孩子,你来晚了,入学考试已在两天前结束了。”
毛泽东急忙说:“老先生,请你帮个忙想个办法,我是湘潭的,为了投考,走了五十多里路,请你无论如何给想个办法。”
老先生答应回去禀报校长。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把把毛泽东领进了门房,说:“刚才给校长说了,答应让你补考。”说着又拿出文房四宝和试题,说:“你先看看,考虑考虑,我给你端个灯来。”说着,老先生就扭头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端着一盏灯回来,对毛泽东说:“灯端来了,你开始作题吧。”只见毛泽东拱了拱手,很有礼貌地说:“谢谢您!老先生,试题我已作完了。”
老先生一听惊呆了,连忙拿起毛泽东的试卷,不住地赞汉:“奇才,奇才!”转身就直奔校长室去了。校长李元甫接过毛泽东的试卷,只见毛泽东在试题《言志》答作中,以宏伟的气魄和豪迈的语言,阐明了自己求学救国的志愿。李校长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校里录取了一名建国人才!”在学堂里,毛泽东学习刻苦认真,进步很快,学到不少中外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毛泽东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博得了教员们的器重和赏识,但他还是觉得压抑。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3
根据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口述整理。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志来到上海。
晚上,我随毛泽东来到干部俱乐部礼堂,准备看《白蛇传》。观众都已坐好,大家一见毛泽东走入,都起立鼓掌。毛泽东一边招呼,一边由工作人员引导走向前排。他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然后又向后面的观众招了招手,便坐下了。
毛泽东一坐下,锣鼓便敲响了。他稳稳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全身一动也不动,只有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
当金山寺那个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泽东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甚至浮现出一种紧张的恐慌。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口。
终于,许仙与白娘子开始了曲折痛苦的生离死别。我有经验,忙轻轻咳两声,想提醒毛泽东这是演戏。可是,这个时候提醒已失去意义。现实不存在了,毛泽东完全进入了那个古老感人的神话故事中,他的鼻翼开始翕动,泪水在眼圈里累积凝聚,变成大颗大颗的泪珠,转啊转,顺脸颊扑簌簌滚落在胸襟上。
糟了,今天观众不少啊。我忧心地用目光朝两边看,身体却不敢有大动作,怕吸引别人更注意这里。还好,观众似乎都被戏吸引了,没有什么人注意台下的“戏”。
可是,毛泽东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已经不是一颗一颗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我有责任保护主席的“领袖风度”。我又轻咳一声。这下子更糟糕,咳声没唤醒毛泽东,却招惹来几道目光。我不敢作声了。
毛泽东终于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泪水、擤鼻涕。到了这步田地,我也只好任其自然。我只盼戏快些完,事实上快完了,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
就在镇压的那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
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
他沉浸在剧情中,大踏步向舞台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始终没有理睬倒霉的“法海”。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4
“北漂”,一个现代名词,也称北漂一族。是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非北京户口(即非传统上的北京人)、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外地人)。“北漂”人在来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浮不定的感觉,其自身也因诸多原因而不能对北京有更多的认同感,故此得名。按以上概念来套第一次到北京的毛泽东,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北漂”人。
足步:初尝“北漂”滋味
毛泽东回忆第一次到北京的原因时说:“是夏(1918年6月,毛泽东一师毕业),我决定到北平--那时叫北京去。当时,许多湖南学生都计划到法国去工读……在出国以前,这些青年预备先在北平读法文。我帮助他们实现这个计划,在这一群留学生中,有许多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我陪了几个湖南学生到北京去。”
作为新民学会会务主持者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是为了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
“我是向朋友借钱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时,从前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杨怀中(昌济)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帮我找事。他将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长,这人就是李大钊……李大钊给我工作做,叫我做图书馆佐理员,薪俸是每月八块大洋。”
低收入--月薪八块大洋;低职务--图书馆佐理员,一天的工作是管理15种报纸;更有一个困苦,没有栖身之处,与现代“北漂”人没有什么两样。
足印:豆腐池胡同15号借住在“板仓杨寓”
北京鼓楼豆腐池胡同15号(现为9号),现在挂上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这是一座两进院落的小型民居建筑,形式是北京最普通的硬山合瓦顶,上面挂有“板仓杨寓”,大院门口也镶嵌的“毛泽东故居”的牌匾。
现在,这座宅院当年的格局依然存在,但昔日那轩敞幽深和书香四溢的景象,已被拥挤不堪、凌乱无章和柴米油盐混合味和盆瓢锅碗交响曲所取代了。
这里就是当年杨昌济的家,也是初入北京的毛泽东借住之处。当时,后院为杨昌济家眷住处,前院是杨本人与女儿杨开慧的起居之处。初入北京的毛泽东与蔡和森,就借住在前院南边一间客房里。
不久,毛泽东、蔡和森出于与其他来京新民会会员联系的方便,经杨昌济的帮助,另觅了新的住处。虽搬离了,但毛泽东等在节假日里仍常到这里聚会,或聆听杨先生讲授哲学和伦理学,或一同议论国是。
足印:吉安所东夹道7号租住在“一间小屋子”
毛泽东他们的“新居”--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三眼井里的吉安所东夹道7号,现为景山东街吉安所左巷8号。这里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1间、东房2间。吉安所又称吉祥所,是清代宫内太监死后停灵出殡的场所。可见这里当年并不怎么高贵,房子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毛泽东他们租住的是3间北房中的一间,使用面积不足10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小房。房间里的设备陈旧简陋:一个土炕紧贴南墙,炕上铺一条破旧炕席,存放书和衣物的网篮,只能叠放在墙旮旯里。为小油灯的弱光照遍房间,只能把它挂在墙角上。
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陈昆甫、罗章龙等8人就住在这间小房子里。毛泽东后来回忆这一幕时说:“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足步:馍馍咸菜过日子住得狭窄,吃得更是糟糕
据罗章龙回忆:“初始,大家在外吃饭,食费昂贵且不习惯,于是商议自行炊爨,各事所宜,无分劳逸,体弱及事得亦伴食无碍。尝因缺乏炊釜,乃以搪瓷面盆做锅。北京米贵难卖,经常以炒面调成糊,加葱花、盐末充食。一次子升做了一面盆浆糊,大家外出劳累了一天,虽饿亦无法下咽。房东是一满族少妇,人极腼腆,平日很少出门,只从窗户里探望我们,有事则让其七八岁的小女儿来通话。她见我们不会做面食,觉得好笑,便亲自出来教我们发面蒸馍。还有送水的山东人老候,也愿意帮忙,他说:‘我不要你们的工钱,我做好馍和你们一起吃就可以了。'并将自己的炊具也搬来,每天为我们做饭,和我们一起吃馍馍、咸菜。我们八人只有外衣一件,出门时轮流着穿……入冬以后,昼则往沙滩北京大学第一院图书馆阅览室避寒,夜则返寓围炉共话。那时生活很苦,大家从中得到锻炼,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吉安所同人生活一直维持到1919年一二月间。这时,萧子升赴法,润之回湘去沪,我亦因参加北大学生会工作和其他学术团体活动而改寓他处。”
足步:“我并不因此而丧气”
一个“北漂”人,受冷遇是免不了的。
有一次,胡适在北大图书馆演讲,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向他请教。胡适问旁边的人:“提问的是哪一个?”当得知是一个不在册的小职员后,竟拒绝回答问题。
“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在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着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
受冷遇后,自暴自弃还是自我奋起?
“以眼还眼”还是让人重新认识自己?
毛泽东的态度是:“我并不因此而丧气”,因为他很珍惜北京的文化氛围。报纸阅览室的楼上是校长蔡元培办公室,胡适、鲁迅等人在这里来来往往借阅书籍和报纸。近水楼台先得月,毛泽东有机会向他们请教,尽管还要受到冷遇。除此之外,他“仍然参加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想藉此能听大学里的课程。”
所栖身的地方与北大很近,他经常步行到北大听讲座,还参加了两个学生社团。一个是1918年10月成立的新闻学研究会,由京报社长邵飘萍发起组织并主讲有关办报的业务知识。另一个是1919年1月成立的哲学研究会,由杨昌济、梁漱溟、胡适、陈公博等人发起组织,它的宗旨是“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
毛泽东曾回忆说:“在公园和故宫的宫址我看到了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这不仅是“写景”,也是“抒情”:季处严寒,心遭冷遇的“北漂”人毛泽东却看到了冰雪中包裹的春天。这是一种人生的自信,也是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
毛泽东的谦虚态度和自身实力,让人们不得不由“冷”转“热”。就说胡适吧,第二年就和毛泽东成了“至交”。有人如此表述两人关系的转变:“由于毛泽东虚心请教,经过多次提问、接触,情况逐步变化了。”后来毛泽东回到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在北京的胡适看过后,不仅撰文推介,而且赞赏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第二、三、四号发表的《民众大联合》,“眼光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最重要的文字”。1920年,“胡适并对毛泽东呈送的《湖南建设问题条件商榷》很感兴趣。”
足印:北大红楼第一次会见陈独秀
现在沙滩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当年曾是北京大学老校舍之一。这栋1918年建起的“工字楼”是北大当年的校部,第一层为图书馆,第二层为行政办公室,第三、四层为教室。本世纪初改为纪念馆时,复原了当年李大钊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报纸阅览室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后,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迈出“最要紧的一步”就在这间报纸阅览室里。因为日后创建中共的两个巨头--“南陈北李”就在这座楼上。报纸阅览室往左是陈独秀的办公室,往右就是李大钊的办公室。陈、李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也是五四运动的领军和核心人物,被人誉为“北大红楼两巨人”,“照古今”的“日月双星”。www.gushiting.com
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陈独秀。当时,猛烈批判封建意识形态的《新青年》杂志拥有大批青年读者,毛泽东就是其中一员。1917年3月,正就读于湖南一师的毛泽东将《体育之研究》一文投向《新青年》。这篇文章以其畅快淋漓的文风、逻辑严密的章法博得了陈独秀的赞赏,陈将全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有了这种渊源,毛拜访陈也就没有障碍了,而毛的谦虚诚恳态度,又给陈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陈当时就夸奖说,你那文章写得好,特别是“盖天地惟动而已”这观点有创见。
从此,毛与陈来往密切,也就有了日后两人在上海的多次见面,也就有了陈委托毛在湖南建党,也就有了毛于建党初期在内部地位的不断上升。
足音:“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大”
毛泽东回忆自己这一时段的心路历程时说:“我对于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高,同时我的头脑愈来愈激烈……不过,当时我还在彷徨,还在‘找出路'。我读了几本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
但是,毛泽东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引导他走向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作为他的“顶头上司”,李大钊的言论给他以最直接的影响。1918年11月,他到天安门广场亲耳听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演说,也研学过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论文。这些经历使他开始具体地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正如1949年3月,他在西柏坡回忆时所说的:“30年前我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奔波,吃了不少苦头。还不错,在北京遇到了一个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他的指点和指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青年毛泽东评价陈独秀
我们对于陈君(独秀),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陈君所说的,头脑稍为清楚的听得,莫不人人各如其意中所欲出。现在的中国,可谓危险极了……危险在全国人民思想界空虚腐败到十二分。中国的四万万人,差不多有三万万九千万是迷信家。迷信鬼神,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这是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中国名为共和,实则专制,愈弄愈糟,甲仆乙代,这是群众心里没有民主的影子,不晓民主究竟是甚么的结果。陈君平日所标揭的,就是这两样。他曾说,我们所以得罪于社会,无非是为着“赛因斯”(科学)和“克莫克拉西”(民主)。陈君为这两件东西得罪了社会,社会居然就把逮捕和禁锢报给他……陈君之被捕,决不能损及陈君的毫末,并且是留着大大的一个纪念于新思潮,使他越发光辉远大。政府决没有胆子将陈君处死。就是死了,也不能损及陈君至贤至高精神的毫末。陈君原自说过,出试验室,即入监狱。出监狱,即入试验室。又说,死是不怕的。陈君可以实验其言了。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5
湖南湘潭韶山冲上屋场这座“一担柴式”农舍的昔日主人,曾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算盘高手。高手是百年前韶山冲的一位普通农民,姓毛,名贻昌,字顺生。
高手用过的算盘,至今在韶山故居毛泽东父母的卧室里完好地保存着。
父亲毛顺生是算盘高手
夏佑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当兵回来以后,(毛顺生)用当时节省下来的军饷振兴自己的家业,把他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收回来,一边做田,一边经营一些生猪、大米的生意,家境才日渐地兴旺起来。
凭着克勤克俭的精神和精明的商业头脑,算盘高手毛顺生还清了债务、扩大了田产,将父亲交给自己的“烂摊子”经营成了小小韶山冲里数得上的殷实之家。
然而,脱贫致富并不意味着成功的全部,对这位一家之主而言,打好人生中的另一把算盘,才至关重要。
1893年12月26日这天清晨,上屋场毛家农舍喜气盈门,毛顺生和妻子文七妹迎来了他们第三个儿子的降生,乳名叫石三伢子。
而他的大名“毛泽东”,要到很多年后,才为整个世界所熟知。
按照父母的“盘算”成长
《西行漫记》解说:我六岁就开始干农活了,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他要我学珠算。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账来。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
与父亲的严厉相比,母亲文七妹给儿子的印象则完全相反。这个从未读过书,甚至连正式名字“文素勤”也几乎不为外人所知的典型农家妇女,对儿子该成长成什么样的人,自有她的盘算。www.gushiting.com
成年后的石三伢子,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母亲: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到他8岁那年,父母对他又有了新的盘算安排——读书。
儿子脱离父母算轨求知
《西行漫记》解说: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
1910年秋,17岁的石三伢子,第一次走出了闭目塞听的山沟韶山冲,迈进了新式学堂的大门,人生第一次,他对自己的命运做出了重大选择。
正是从这一天起,儿子这颗算珠,渐渐脱离了父母的算轨。
仅仅5个月后,东山小学堂就无法满足他旺盛得惊人的求知欲了,石三伢子选择了更远的求学地点——省城长沙。
就在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后的第二年,文七妹患上了重病。半年后,文七妹在韶山病逝。
妻子的去世,也击垮了曾经那样刚强好胜的毛顺生,仅仅三个半月之后,他就因感染伤寒,在这个他倾尽了一生努力的家里,永远闭上了眼睛。
接管了上屋场这个家的石三伢子,在他成为一家之主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就打出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算盘。这个家的算盘,从此不再为生计和致富打响,而是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合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