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汇集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为进一步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争创一流。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党员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党员故事1
为加强各民族居民沟通,她主动联系高校师生开展汉语培训;为推动社区居民就业,她邀请职校老师开展营销、烹饪等培训,推动建立少数民族创业街……“出了南宁火车站就去中华中路社区,有困难就找谢大姐帮忙。”在南宁务工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谢大姐”是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她所在的中华中路社区位于南宁火车站附近,居住着汉、壮、回、维吾尔、苗、瑶等20个民族的群众,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4000多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谢华娟说,在中华中路社区,各民族居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每逢节日,身穿民族服饰的群众都会伴着音乐在社区载歌载舞。
“每年都有很多居民和我们一起过节,虽然远离家乡,但还是很热闹,大家就像一家人。”来自新疆和田的买吐送·玉送说,他在中华中路社区生活了20多年,社区举办的民族节日不仅让他感到家的温暖,还让他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拉近同社区其他居民的距离。
2004年,一群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搬进中华中路社区,由于不会讲汉语,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面临困难。谢华娟了解到情况后,组织社区开展汉语培训,还同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社校联盟”活动,把大学生志愿者引入双语培训课堂。“语言是少数民族同胞融入城市的第一道难关,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谢华娟说。
“刚来的时候听不懂汉语,经过近1年的学习,我的日常交流没问题了,现在我还学会了南宁本地方言,大家相处很和谐,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很感谢谢大姐。”阿布地力艾孜孜·阿布都拉说,谢华娟对各族同胞一视同仁,大家的每句话她都放在心里,再小的事情都会处理好。
满族同胞景爱民因工作意外致残,谢华娟经常带社区工作人员探望慰问,帮助解决她的生活困难;壮族同胞黎振琴摔伤住院,谢华娟为她垫付医药费、买饭、买生活用品……
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留得住、有发展,2007年,谢华娟带头在社区创建“民族之家”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解决住房、技能培训和随迁子女入学等难题。2019年,社区在火车站附近建成少数民族创业街,圆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开店的梦想。
“在谢大姐的帮助下,我有了自己的创业门店,现在主要卖新疆核桃、大枣、葡萄干等干货,疫情期间她还帮我申请减免房租。”买吐送·玉送说,如今他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家五口已经定居南宁。
据了解,中华中路社区近年累计为20名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助力5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实现安居。社区还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帮扶社区困难群众,为2000余名少数民族同胞提供语言补习。
“我在这个社区工作16年了,希望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社区同胞亲如一家、安居乐业就是我的幸福。”谢华娟说。
党员故事2
叶培建:1945年生于江苏泰兴,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他1989年以来先后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计算机应用副总师、总师;1993年之后,先后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平台首席专家,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在卫星研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重大贡献。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航天人要做一点事情,去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疫情防控期间,航天人并没有停工停产”“面对只争朝夕的使命,航天人奋发而为,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工作进度”……这段振奋人心的讲话,出现在前不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的一次“云上”微党课中,讲者名叫叶培建。
从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第一代长寿命实时传输对地观测卫星,到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甚至包括取代“红马甲”的深圳股票交易卫星VSAT网……作为多个具有开创意义的空间探测器的总师、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了50多年,亲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亲身参与我国卫星研制、遥感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发展。
“如果有机会,我会选择到更艰苦的地方去”
叶培建从小立志航空报国,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口气填了好几个航空专业。“第一志愿报北航,第二志愿报南航,可最后却被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录取了。”叶培建回忆。
毕业后,叶培建同无线电系的16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原航天部的卫星总装厂,从杭州来到北京,叶培建当时不太满意。“如果有机会,我会选择到更艰苦的地方去。”
如果说前两次都是阴差阳错的安排,那么几年后,他迎来了一次自己选择的机会。1980年,叶培建远赴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留学。其间,叶培建和同学相处很融洽,他经常用每天15分钟的“咖啡时间”,向外国同学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叶”。那段日子里,他鲜少娱乐,几乎把所有的闲余时间都拿来看书和工作。
瑞士风光秀丽、环境宜人,叶培建刚出国时,就有人议论“小叶不会回来了”,后来他的爱人也到了瑞士,议论越来越多;国外的老师同学们也纷纷劝说他留下来做研究。那时,叶培建对爱人说:“咱们现在不需要解释,等将来学成归国,站在单位同事面前时,别人的疑虑就会烟消云散。”
5年后的1985年8月,叶培建刚一完成学业,就立刻踏上了回国之路。
“科学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到月球背面去!”
多年来,叶培建一直从事控制系统、机器人视觉及计算机应用工作,他主持了航天科技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计算机工程和设计“上水平”的工作,推动普及了计算机在卫星、飞船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
而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则是卫星研制领域的工作。1993年,叶培建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1996年,他又担任了我国第一代长寿命实时传输对地观测卫星中国资源二号的总设计师、总指挥。
卫星研制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总师,叶培建常说“只要卫星没有加注、没有点火,就要将问题复查进行到底”……在这种近乎苛刻的工作要求下,资源二号成功发射并按时在轨移交,被誉为“精品卫星”。
2007年,在团队一起努力下,嫦娥一号成功绕月,迈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任务成功后,作为其备份星的嫦娥二号该怎么办?团队内一度出现分歧:有人认为,既然已经成功,就没必要再发射备份星;但叶培建果断站到了“反方”:“既然研制了这颗卫星,为什么不利用它走得更远?”后来的事实证明,嫦娥二号不仅在探月成果上更进一步,还为后续落月任务奠定了基础。
2013年,当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落月任务后,关于其备份嫦娥四号的任务规划问题也曾出现过争论。有人认为,嫦娥四号落到月球正面比较稳妥,背面的风险太大,还涉及中继通信的问题,这时叶培建又一次提出了不同看法:“中国的探月事业总要向前走,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怎么能创新,科学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到月球背面去!”
有人觉得他“犟”,也有人认为正是这股子“犟”劲头,才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叶培建说,“不害怕困难,要让困难怕你。认准的事情,就一定坚持下去。”
“年轻人还是要作息规律,用较高的效率把工作做完、做好”
叶培建75岁了,但语速很快、思维敏捷,只要谈起跟航天相关的话题,参数、术语甚至一些小行星的序号,他都能脱口而出……
如今,他仍肩负着嫦娥系列各型号的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的重任;不少活跃于一线的科学家都曾是他的学生。“人家跟我说,中国航天发展速度这么快,老爷子您肯定休息不了。”每每讲到这里,叶培建的脸上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自豪劲儿。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个摆满书籍的大书柜十分抢眼:除了航天类书籍,还有许多其他学科的专业书。叶培建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并且书读得很杂。“这两年眼睛不好了,有些书便改成了‘听’。”叶培建说,自己的生活很规律,即便遇到天气不好,也会在办公楼里走上1万步。“年轻人还是要作息规律,用较高的效率把工作做完、做好。”
2018年5月,叶培建被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除了讲课,他有时还会去宿舍跟学生们聊聊天。他说,除了传授知识,自己更希望学生们把航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航天人跟大家一样,生活在社会当中,也有收入、职称问题,家庭、生活问题,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当自己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航天人总能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
为了表彰叶培建在卫星遥感、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等领域的突出贡献,2017年1月12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为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自此,“叶培建星”与以钱学森、杨振宁等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一样,将中国人的探索精神铭刻在广袤星空中……
党员故事3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而这场脱贫攻坚战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就包括“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记者深入一线,探访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展示当地干部群众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决心信心、努力行动。
一下车,豆大的冰雹劈头砸落,风大得快要把人吹跑。不一会儿,雹化为风雪,染得举目皆为白色。这是6月的西藏那曲,多个区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树木无法生长,成千上万的人以放牧为生。望着这片天地,记者心中颇为担忧,这里自然条件如此恶劣,脱贫路走起来不容易。
直到遇到了色尼区罗玛镇牧民布次仁。风雪中,这个皮肤黝黑的藏北汉子依旧笑容满面。走进他的新家,桌上摆满了各类食物,他又端出一大盆风干牦牛肉,满上一杯酥油茶,盛出一碗自家酿的酸奶,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是一个典型的藏族牧民的家,柜子的玻璃门上贴满了照片,有家人合影,也有风景照,但最醒目的位置是一头牦牛。牦牛体形硕大,目光炯炯,照片尺寸也比别的大上一圈。在酥油茶腾起的氤氲间,布次仁讲起了自己的脱贫经历——对于世居于此的人们来说,他们早已习惯这里的环境,此前,愁的是生产的资金、养殖的技术,还有下一代人的希望。
现在说起来,布次仁是幸运的,遇上了产业扶贫、赶上了易地搬迁……
买牛,贷款虽易散养难
哪怕已经过去15年,布次仁依旧记得第一次买牛的场景。
布次仁骑着摩托车,从家里赶到县城,再从县城骑行3个小时到了安多县。都说安多牦牛好,他左挑右选,最终敲定了两头母牛和两头小牛。布次仁算盘打得清楚——“小牛价格低,母牛能产奶,肯定能很快把钱挣回来。”
买完牛,布次仁已经囊中空空。怎么把牛运回去?一咬牙,他赶着两大两小四头牛回了家。在那曲光秃秃的山丘与沟壑间风餐露宿,他这一趟足足走了七八天。路上苦,但他心里乐:这次买牛虽然借了不少钱,但也是给好日子开了头。即使是在这海拔高、风雪大、作物少的地方,努力也一定会有回报!
自从婚后和父母分家,布次仁一家就守着父母给的那几头牛过日子。牦牛全靠自然繁衍,他也从来没想过能扩大养殖规模。
不过,布次仁听村干部讲了国家的新政策——买牛能贷款,利息有优惠,年轻的他第一次动了心思。
贷款,是扩大养殖规模的第一步。于是,布次仁咬咬牙从银行贷了6000元,这才有了他第一次买牛的经历。为了尽快还上钱,布次仁很快就去了青海等地打工。
到了那年冬天,布次仁攒下了一些钱,准备带回家还债。可刚一进门,妻子就告诉他:“之前买的一头母牛腿断了,养不活只能宰了。”听完,布次仁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也怪不得妻子,不懂养殖技术、缺乏养殖经验,个体养殖户想靠养牛赚钱,谈何容易?布次仁的伤心经历并非孤例,经营规模小、养殖风险大,贫困仿佛那雪山上不化的冰雪,始终在这片土地上。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它能载着高原的牧民们摆脱贫困吗?
牧牛,集中养殖显效益
曾经,布次仁只有七八头牦牛,如今他却要看管六七百头。牛不是布次仁自家的,但他看管这些牦牛,一年的工资收入就有3万多元——靠着牦牛,布次仁将贫困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故事要从小小的一碗酸奶说起。
原先,布次仁也有奶牛,但是产量不稳定。产量大时,卖不掉就容易变质;产量小时,自家都不够吃,想再酿一碗酸奶还要去别人家花钱买。“养牛人喝不起酸奶”成了当地农业发展水平落后的缩影。
分散没有前途,集中才有出路。瞄准散户化牦牛养殖缺乏深加工条件的困境,那曲市色尼区推动建设了噶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这里不仅养殖牦牛,更有大型乳制品生产线,不但把自产牛奶加工成乳制品,还可以收购周边牧民的乳制品。
销路问题解决了,牧民们再也不用担心牛奶卖不出去,纷纷扩大生产。扎西达结曾是村里的无畜户,对养殖没有信心。随着噶尔德基地的运营,扎西达结选择贷款购买牦牛,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八九十头。销售稳定、收入提高,牧民们再也不用为酸奶、酥油、奶渣等奶制品发愁。走进牧民家里,大家都会盛上几碗酸奶热情地招待客人。
对布次仁来说,扎西达结的大部分经历仿佛是自己年轻时的翻版。不同的是,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扎西达结的生活顺利了许多。不过,他也并不羡慕,如今自己的生活早已有了更多起色。2017年,布次仁紧随易地扶贫搬迁的号角搬到噶尔德基地附近,成了基地的职工,负责牧养基地的600多头牦牛。如今布次仁全家三口都是基地的职工,像他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还有16户。
从山沟沟到畜牧场,布次仁放牧的工作没变,收入却上了一个大台阶:“集中养殖效率高!之前放牧六七头牛需要一天,如今放牧几百头也是一天!”这个和牦牛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藏族汉子更热爱这份工作了。
每天清晨六七点,几百头牛鱼贯而出,布次仁口中喊着号子,手里甩着乌朵(藏族群众赶牦牛的工具),把牛群赶到草场。然后,他会回到茶馆,喝一口甜茶,吃一碗藏面,权当早餐,与朋友谈笑一番,这是他一天中最愉快的时刻。
学车,下一代更懂技术
“哗啦啦”,一群牦牛从棚圈里跑了出来,布次仁堆满笑意的脸色一凝,向牛群后看去。
一只小牛一瘸一拐地跟在牛群后面,慢慢地向前挪动。布次仁快步走上去,把小牛抱起,喊道:“牛太小,还要放回棚圈里养。”望着这只出生没多久的牛犊子,布次仁满脸怜爱。
布次仁对待牛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放牛。
刚搬到噶尔德基地周边居住不久时,就有村干部上门告诉布次仁一家:“县里办了驾驶培训班,免费教村民学习驾驶装载车,你家加才还年轻,要不要去学学?”
儿子加才还在犹豫,布次仁就一口替儿子答应下来:“学!技术一定要学!”就这样,加才开始学起了驾驶技术。
小时候,父亲出去打工,加才帮母亲放牛。“放牛时脑子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等到年龄大了一些,加才看着父母的辛劳,萌生了赚钱补贴家用的想法。但是除了放牛,他什么都不会,直到村干部带来了学技术的消息。
“紧张,还是紧张。”回想起两年多前刚开始学车的场景,加才看了看自己的手心,仿佛当初练车时磨出的一道道红印还在那里。坐上从未靠近过的钢铁机械,看着熟悉的草场在眼前快速闪过,加才的心里只有紧张。
不过,紧张与不安慢慢退去,加才找到了驾驭车辆的秘诀,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从培训班毕业后,他成了噶尔德牧场的一名装载车司机,一年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三四万元。去年在砂厂兼职跑零活时,一个月最多能赚5000元。
“我计划报名学习驾驶翻斗车,学这个难度更高,但学会了收入也更高,一年能多挣一两万元。”提到未来的规划,加才笑得格外开心,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已经看不到太多放牛娃的痕迹。
党员故事4
孟夏时节,天高日暖。河北省临城县凤凰岭万亩核桃林绿意葱茏,蓝天白云映衬下愈显生机勃勃。
多年前,这里是一片乱石岗。“都该感谢我们的恩人李保国教授啊!”河北绿岭公司负责人高胜福感慨。
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他俯下身子为群众脱贫觅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他生前吃着馍就白开水当餐饭,用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渐成现实。他就是“人民楷模”、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81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李保国在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太行山区最不缺的就是大石头,最缺的就是土地。在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村,看着一座座“石头山”,李保国来了“杠头”劲儿。他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认为爆破整地在改善土质方面大有可为。
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在此基础上,李保国开始引导农民种板栗。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从前南峪村开始,李保国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为了帮助邢台市岗底村百姓致富,李保国潜心研究出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仅苹果种植这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从不足百元达到3万多元。
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说:“他真是为我们这穷乡亲着想,心里就是想着老百姓。经常是起早贪黑,钻沟爬岭,越是刮风下雨越上山,研究他的课题。他自己这样做,他要求他的学生也是这样。老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人家是个大学教授,像这样为咱岗底村服务,从内心非常感激他。”
“是共产党员,我就要为人民服务;是教师,我就要为学生服务。”这是李保国的口头禅,也是他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李保国把大批学生“赶”到田间地头去。
他常说:“搞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
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保国妻子、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说:“经济林专业,就是跟实践紧密结合的,保国通过往点上跑,一方面给农民带来很大效益,帮助农民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同时也不断补充教材、教学内容,使学生们也愿意听他的课。”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及时更新在教材和授课中。
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他的太行山里的乡亲们……30余年间,李保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10万农民甩掉了“穷帽子”。他淡泊名利、坦荡无私,不图回报、不计得失,既不拿农民给的报酬,也不持企业奖的股份,终其一生保持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保国走了,但是他还有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很多老百姓需要他,我想这也是他生前最大的牵挂。”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回想起自己的伴侣、同事眼圈湿润。她告诉记者,曾与李保国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专家、同事、学生、农民组成了一支科技扶贫团队,正与她一起努力把李保国生前未竟的事业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眼下,为了帮助农民朋友销售核桃、苹果等农产品并获得更好收益,郭素萍和团队利用电商开辟销售新路,她自己也做起了免费的“带货主播”。
为纪念李保国,乡亲们在核桃种植基地专门建设了李保国科技馆,并高高矗立起他的雕像。
党员故事5
今年5月22日,是李富春同志诞辰120周年。李富春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他一生忠诚为党、竭诚为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一、旅欧总支部的领导者和红军的杰出政治工作者
1900年,李富春同志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少时,清贫的家境,严格的家风,对他的一生产生深刻影响。1919年,有感于国家内外交困的境况,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随后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到法国后,李富春同志立志当“实行劳动的先导人”,先后做过钳工和火车司机。他对法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及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表小说《一个法国兵的忏悔》和《法国哈佛尔施乃德工厂的华工实况》等文章,控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帝国主义。在蔡和森等同志影响下,李富春同志开始思考如何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问题,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1922年6月,他在巴黎参与发起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更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领导者之一。1923年6月,根据中共三大实行国共合作的决定,李富春同志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1月任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宣传科主任,承担起开展海外宣传和发展力量的任务。
1925年初,李富春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接受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先后任中国共青团旅莫地方执委会委员、组织部主任,中共旅莫地方执委会委员、宣传部主任。同年夏,他回到祖国,满怀热情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1925年8月,李富春同志到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委员。不久,受组织派遣,以国民党员身份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任副党代表(实际负党代表责任)兼政治部主任、军法处处长。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各级党代表制度,组建军、师两级政治部,形成坚强有力的政工队伍,使第二军成为“颇受民众欢迎”的革命军队。
1926年7月,李富春同志随第二军踏上北伐征程。途中,他带领政工干部战斗在一线,开展政治教育、宣传民众、扶助农工等工作。经过努力,第二军“国共合作密切,官兵作战奋勇”,屡建战功。李富春同志等一批共产党人在北伐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为后来党创建人民军队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革命失败后,李富春同志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坚持地下斗争。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在党的建设、发展生产、扩大红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兴国县因工作突出成为模范县,毛泽东同志赞扬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夕,李富春同志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行主任职务。长征开始后,他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作用和政治工作人员的模范作用,领导总政治部制定政治工作命令和训令。这对于做好政治工作、统一部队思想、保持战斗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李富春同志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严厉批评“左”倾军事错误。会后,他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积极贯彻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8月,他改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调任红三军团政委等职,随党中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实干家和接管城市工作的先行者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7月,李富春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39年1月,兼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40年10月,兼任中央财政经济部副部长。1941年9月,兼任中央副秘书长。在八年延安岁月中,他不惧困难、勇挑重任,展现出高超的组织才能和行政管理才能。
李富春同志协助陈云同志主持中组部工作,参与建章立制,明确分工和职责范围,推动各项工作走向制度化,使中组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员之家”。根据中央指示,他直接领导对延安各机关各部门的检查工作,帮助调整充实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他和陈云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使党有一个正确的组织路线,使延安工作走向全国性的工作”的指示,分类施策,推动各地组织系统很快恢复并发展起来,为党的组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富春同志参与领导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工作。为克服严重财经困难,李富春同志具体组织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他不仅积极做好动员和领导工作,还带头深入劳动一线,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大生产运动持续数年,取得丰硕成果,使陕甘宁边区财经困难局面得到根本改变。
1941年,李富春同志兼任中央副秘书长,分管生产、生活和机关事务。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强调加强卫生工作的意义。他提出的成立延安中西医药联合会、解决医生和药材问题等多项举措,对提高广大干部战士和边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5月起,李富春同志出席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多次参与讨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富春同志赴东北工作。1945年底,任中共西满分局书记、西满军区政委。1947年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其间,他领导开展建设西满根据地的工作,主持东北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及军队后勤工作,同时负责哈尔滨市的领导工作。他特别强调东北战时财经工作的特点是“一切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坚持“发展经济,支援战争;依靠群众,军民兼顾;统一筹划,分工负责;精密计划,结成整体”的财经工作方针,着力做好财经工作,提高部队后勤工作质量。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东北的大中城市相继解放。面对接收和管理城市的新任务,李富春同志贯彻中央“让东北工作先走一步”的方针,心怀“期望以渺小的实践,来作全国的观摩”的使命,先行先试,逐步积累经验。他说:“我们已处在从掌握乡村转入掌握城市的过程中,这在全国是准备的问题,而在东北已是现实的问题。如果东北的城市工作摸到了经验,则将有利于全国。”他坚持“城市的政策不是破坏,而是维护建设”的理念,积极“利用城市组织生产力,发展生产,创造新的大批物资支援战争”,在稳定物价、恢复经济和以工业生产为中心任务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在东北工作期间,他为解放东北全境、接管城市、统一财经、恢复和建设东北工业基地以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推动东北率先实现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
1950年4月,李富春同志由东北调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重工业部部长。1953年9月,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1956年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1958年,在党的八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书记处书记。1966年,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协助周恩来、陈云同志领导经济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导者。
李富春同志参加了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具有开拓意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组织编制和指导实施。1952年八九月间,他参加以周恩来同志为首席代表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联就五年计划轮廓草案进行谈判。周恩来、陈云同志先期回国后,李富春同志带领代表团成员同苏联有关部门进行广泛接触。经过艰苦谈判,1953年5月,李富春同志受中共中央委托,代表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署经济援助协定,最终敲定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连同1950年已确定的50个项目和1954年苏联增加的15个项目,形成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这些项目的建设,构成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核心和骨干。按照中央“求援而不依赖”“学习而不照搬”的方针,李富春同志坚持从实际出发,为156项重点工程建设付出大量心血。每个项目的组织实施,都由他主持讨论,作出决定,签报中央。从编制设计、审查设计任务书,到选择厂址、组织施工、设备分交,他“从头到尾,一抓到底”。新项目上马,他往往开完会就亲临现场,奔波跋涉在田野山岭和江河湖泊之间。在他领导指挥下,绝大多数工程都能实现预期目标,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相继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科技效应。“一五”计划时期,以156项重点工程为骨干,初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李富春同志直接领导我国计划工作机构和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我国计划工作的创始人之一。继“一五”计划之后,他参加和领导了“二五”“三五”计划和其他重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规划的组织编制和指导落实工作。在实践中,他总结出许多科学的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法,如:重视调查研究,尊重经济规律,注意总结经验;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对生产、建设、生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重视经济效益和经济核算;注意综合平衡等。
1953年,李富春同志针对当时财政经济的严峻形势,向中央提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建议。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广泛开展起来。1955年冬,周恩来等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要做到又多、又快、又好,李富春同志提出加上一个“省”字,经中央同意形成了“多、快、好、省”的方针。1960年,在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他提出应该用几年时间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巩固、提高的主张,得到周恩来同志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央制定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3年初经济形势初见好转时,他又提出继续贯彻八字方针的建议,被中央采纳。八字方针的实施,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革命”爆发后,李富春同志竭尽全力协助周恩来同志主管经济工作,千方百计排除干扰,抓生产、抓经济。他先后主持起草《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关于财政贸易和手工业方面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等文件,并支持有关部门起草《工交企业进行革命的若干规定》,力图防止生产秩序受到进一步冲击和破坏。他还协助周恩来同志在保护受迫害的领导干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一身正气,为党和人民事业竭尽心力,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责难和诬陷,受到严重迫害。对此,李富春同志横眉冷对,据理斗争。同时,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心念全局,尽最大努力抓工农业生产。即使已经不能参加领导工作,他仍然一如既往牵挂国民经济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四、高风亮节,精神永存
1975年1月9日,李富春同志因病逝世。李富春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岁寒松与柏,忠贞照千古。”赵朴初先生为他题写的诗句,正是他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他的卓越功绩、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我们纪念李富春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的崇高品格。他很早就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旦确立,便义无反顾,坚贞不渝。无论是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还是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无论是建设时期的严重困难,还是“革命”的内乱,都丝毫不能动摇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即使受到误解甚至身处逆境,他始终坚持真理,顾全大局,坚守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
我们纪念李富春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敢于担当、任劳任怨的使命意识。他毕生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从不考虑个人荣辱得失,被誉为刻苦耐劳的“革命的毛驴”。在香港开展地下斗争时,面对“满布侦探的监视”,他无所畏惧,坚持斗争。在延安工作期间,他身兼数职,十分繁忙,但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来不考虑什么是份内工作和份外的事情”。1964年,他已年过花甲,仍率队跋山涉水到交通不便的西南地区考察三线建设,为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选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初心落在行动上、使命担在肩膀上,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纪念李富春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政治自觉。毛泽东同志曾称赞说,富春同志是党内最守纪律的人。他有强烈的组织纪律观念,凡是中央决定的事情,都坚决执行。在国家计委处理重大问题时,他从不擅自做主,要求不经请示批准,不准擅发文件;决定什么,都要向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他选拔任用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从来不分亲疏,一律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锤炼党性,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纪念李富春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的优良作风。李富春同志在党内外以实干家著称。他注重调查研究,强调“了解经济情况,一方面要系统地搜集资料,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下去深入调查”。他重视“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强调要“注意正确掌握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他要求所有经济部门的建设,都必须讲究经济效果,避免浪费。他作风民主,主张“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遇到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如有分歧尽量协调,求得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中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们纪念李富春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齐家的公仆情怀。他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常说:“我们的生活上不要脱离工农群众,要俭省。”他严格要求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有亲戚请他调动工作,他严厉批评道:“我们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不要把国民党那一套搬到共产党里来。”外出调研时,他反对“兴师动众”,常教育随行人员:“我们党员干部不论地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不是老爷!”临终前,他将全部积蓄作为党费上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无论公事私事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李富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和美好理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我们要学习弘扬李富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披荆斩棘、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