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和狐狸精
朱熹是一位大理学家,但是其好色之名在民间广为流传,本篇是福建武夷山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
南宋淳熙十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在碧水萦绕的五曲溪畔建起了武夷精舍。那四方的学一子,慕朱夫子大名纷纷前来,求学听经。
朱熹住在清隐岩下的茶洞房。这里奇峰秀水,丹岩翠壁,一道道瀑布从天游峰上哗哗哗地流泻下来,像一片片雪花撤落在雪花泉里。泉外长满了一丛丛青青的岩茶,山风一吹过呀,清香扑鼻。朱熹专心做他的学问,饿了吃一块冷地瓜;渴了喝一杯浓茶;冷了跺跺脚取暖;困了舀一瓢泉水洗脸提神。他每天讲学著述到深夜。
日落月起,花开花谢。朱熹独居深山,冬去了,春天又来了,月缺了,十五又圆了。朱熹在寂寞中更加怀念起早逝的妻子口他把盏对着明月,遥祭刘夫人,不时又自饮几盅,借酒来浇愁哩,一天黄昏,日头刚落山,朱熹正对着满天的晚霞吟诗作赋,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先生,先生的呼唤声,忙出门一看,_见茶洞外的独木桥上站着一位女子,正笑吟吟地朝这边走来口那女子一步一颤的,震得独木桥吱扭吱扭地摆着;忽然,朱熹看那女子脚下一滑,差点儿绊倒,就急忙上前扶着她从桥上走了下来。
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
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在五曲河对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夫子为师,请受学生一拜。丽娘望着朱熹,一边说着,一边就向他施礼参拜。
朱熹又惊又喜,心想:我平生虽有弟子数百,却从未收过女流。但这女子端庄识礼,又如此求学心切,想来并非俗人,不妨就收下她吧!朱熹扶起丽娘,问过她平日的读书情况,就将她引人书房,向她讲授起四书五经来了。
这丽娘确实机灵,聪明过人,不一会儿。就把先生讲的全都记住了,而且能背会诵,对答如流。
朱熹一时高兴,搬出自己的一大叠诗稿给丽娘看。丽娘见诗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绝句,画了许多红圈红杠,就说:蒙先生不弃,就让学生把诗稿誊写一遍吧!嗯?丽娘见朱熹笑着点了点头,就磨墨提笔,在纸上喇喇地写了起来。
朱熹默默地站在一旁,见丽娘书法如行云流水,笔触潇洒娟秀,不禁呆住了:这女子果有才气,今天收为门生,日后也不枉费老夫一番心血呀!
丽娘专心致志地誊写,刚抄完一篇,抬头见朱熹正凝神地看着自己,那颗心立时涌上了胸口,脸也红了,朝他轻轻地喊了声先生,就低下头来。朱熹心头一热,马上察觉出自己举止有失,慌忙支支吾吾地走开了。
从这以后,丽娘风雨无阻,天天晚上来到朱熹的书房。她读遍了四书五经,替朱熹誊写了很多很多的诗文,还常常陪先生吟诗作画到深夜哩。
丽娘不但才学过人。而且聪明贤惠,体贴先生:朱熹饿了,她就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竹笋香菇面;朱熹渴了,她又送来一盘甜蜜蜜的武夷香桃李;六月酷暑,她为先生摇扇送凉;早春寒夜,她又为先生起火取暖。
这一来,朱熹的著述越来越多,文思越来越敏捷。丽娘的柔情体贴,使朱熹感到温暖与欢乐,有时又思绪缕缕,他爱丽娘的才学风貌,爱她的温柔多情。每天一早,丽娘走了,他就觉得孤单,总是巴望日头快落山,月儿早点升起。
这天傍晚.朱熹因思念丽娘,去平林渡口散步等她。忽听得有人唤了声朱夫子,回头见是摆渡的乌老头两口子。朝他招呼着走来,忙停了脚步。这两口子长着三角脑袋,鼓着双金鱼眼睛,男的又高又大,女的又矮又小,一身穿戴黑不溜秋的,活像一对丑八怪似的。
乌老头朝朱熹瞅了瞅,摇摇三角头,伸长又黑又细的脖子说:哎呀,朱夫子,看你这气色不好,定是中了邪呀!
乌老婆子也阴阳怪气地叫:是呀,是呀,中了邪呀,这邪气入骨,要大难临头罗!
朱熹问:此话怎讲?
乌老头说:你可知每天晚上到你房的女子是谁?
朱熹反问:你说她是谁?
乌老头说:她是武夷山的狐狸精哩!
啊!朱熹大吃一惊,又急忙问:狐狸精到我书房为何?
乌老婆一子又接上话说:谋你的才学,唉,糊涂呵,还谋你祖传的玉碗,朱熹听了心里纳闷:白从来了丽娘,我笔下生花,学业精进;那祖传的玉碗么?丽娘每晚都要擦上几遍,小心地供在香案上、她岂有谋财之意呢?好端端一个正经女子,怎么是狐妖?胡言乱语!朱熹厉颜正色地说着,就拂袖而去了。
朱熹走近书房,推门一看,不知丽娘何时已在灯下为他缝补衣裳了,心里感到一阵温暖。他仔细端详。越觉得丽娘长得秀丽、端庄,那双巧手匕针走线,眼边嘴角含笑,更见脉脉含情,禁不住轻声地唤起丽娘的名字来。丽娘见先生深情地打量着自己,脸一红,心里头像有只小鹿在跳。她忙站起把补好的衣服披在朱熹身七,然后挑亮灯芯,摆好诗书,准备听先生讲课。
可是,朱熹哪有心思讲课呢?他虽不相信丽娘是狐狸精,但是摆渡佬的话像毒蛇一样死死缠着他,咬着他,搅得他心神不定。
丽娘一看先生脸色不好,忙问:先生,看你这脸色,是不是身子不舒服了?
朱熹慌忙摇摇头,说:哦哦,没有,没有
丽娘问:那你?
朱熹说:丽娘我今天遇到摆渡人了
啊!丽娘暗暗一惊,好久好久,她才抬起头来,对朱熹说:先生,你不要听信谗言,不要听信谗言呀!
朱熹见丽娘眼里滚下两串亮晶晶的泪珠,忙上前劝说:丽娘,我不信,不信那些谗言。从这以后,朱熹和丽娘结成一对恩爱失妻。一天,朱熹出门散步,就觉得有人在他背后嘀嘀咕咕;走进学堂,又见弟子们在议论狐夫人
朱熹正闷闷不乐,又遇到那两个尖头三角脸的摆渡佬。
乌老头说:大胆的朱熹,老夫好言相劝,你非但不听,反而与狐狸结为夫妻了。
乌老婆子又怪声怪气地帮腔:哎呀,唉唉,朱夫子如你不信,不妨照我和老头的办法一试。说着,两口子在朱熹耳边叨咕了一阵,转眼不见了。
朱熹听愣了,心如乱麻地回到家里,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他只好拿起朱笔,坐在案前批改文章。丽娘见先生没有人睡,也陪着他坐到天明。一连两夜都是这样。到了第三天晚上,丽娘实在困极了,上下眼皮一直打架,只好伏在书案上睡着了。四更天时,朱熹打了个磕睡醒来一看,就被眼前一片光亮惊呆了:只见一对碧绿透明的玉筷从丽娘的鼻孔里伸了出来T他慌忙上前想喊醒丽娘,只听得恍当一声,玉筷被碰落地上,闪出一只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接着丽娘醒过来。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心痛欲裂,站也站不住,眼泪像断厂线的珠子簌簌地滚了下来。她哭着说:先生,我们要分别了,我虽有心陪伴夫终身,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走了。一先生,丽娘走了,无人问寒问暖,无人添衣送茶,你要自己珍重,珍重呀!
朱熹心如刀绞,紧紧地抓住丽娘的手说:丽娘,你不能走,不能走呀!
丽娘摇摇头,痛苦地说: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炼于年的狐狸精。因为仰慕先生的才学,知道先生的寂苦,所以每晚渡河来到书房,照料先生起居,陪伴先生读书。不料,平林渡的摆渡佬,那一对害人的乌龟精,想谋先生的玉碗和丽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被贬在那儿摆渡。现在他们恶言中伤,拨弄是非.使我俩分散,生离死别,我恨、我恨呀!先生,如今丽娘道行已破,玉筷离身,归宿洞穴,我该到南螟靖里长眠去了先生呀,丽娘不能跟你百年到老了,只能在高高的南晖靖里把你相望
丽娘泪水涟涟,与朱熹难分难舍。忽然空中忽隆隆宾过一阵闷雷,在一阵旋风里闪过一对黑影;丽娘泣不成声,指着窗外黑影喊:先生,是它们,毁了丽娘,就是它们拆散了我们恩爱夫妻呀:
朱熹气得咬牙切齿、浑身打颤,抄起朱笔扔向窗外,只见朱笔像燃烧的箭直飞而去;两个摆渡佬立时啊地叫了一声,就变回一对乌龟原形,慌忙地往九曲上游跑去等朱熹回过头时,丽娘已经不见踪影了。
朱熹发狂似地追出房门,对着空旷的山野大声喊着:丽娘-一!丽娘归来!丽娘归来!
天渐渐地亮了.未熹沿着崎岖的山路,急匆匆地爬上隐屏峰,只见南溟靖门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山花,花丛里静静地躺着一只美丽的狐狸。朱熹痛似肠断,他采一朵鲜花,哭一声,又采一朵鲜花又哭一声,慢慢地把狐狸掩埋在南螟靖里。民间传说,他还在洞前立了一个狐氏夫人的石碑。从此,武夷人就把南溟靖叫做狐狸洞了口直到如今,凡是往来武夷山的游客,都一定要爬上狐狸洞去,看一看这位多情的丽娘!
至于那两只慌忙逃窜的乌龟精,刚爬八曲上水狮旁边.就再也爬不动了,变成一对石龟一一那就是我们现在乘竹排游九曲时所见到的上、下水龟。那小标之所以歪歪斜斜地趴在大龟背上,传说那是矮小的乌老婆子中了朱笔后,骨头变软了,爬不动了,就由老乌头背着跑。到了水狮地方,一头栽倒溪边,就死了口至今还一上一下地趴在水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