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


现在人们所称的春节,在古代被称之为元旦,中国历史上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民间传统意义上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必于春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3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这次,咱们就讲讲春节习俗的故事,有:春节的来源、过小年的来源、饺子的来源、元宵的来源、压岁钱的来源、猜灯谜的来源。

  春节的来历一

  有一年,世上大乱。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世的衣食住行。但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秃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世,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三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突然传来一阵喧华声。喧华者是姜太公的妻子(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打骂呢。本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财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源。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觉得人世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来到人世一看,处处都是香箔纸锞,兴奋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仍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世察看。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很是气愤,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今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今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鼓掌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你知道人们为啥要过小年吗?

  过小年的来源

  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心地善良,却家景清贫。有一年,大雪下了十几天,眼看春节将至,他却没钱办年货,只能望着大雪发呆。

  腊月二十三日,灶神装作一个讨饭的老妇人来到阴子方家门口,求他给点饭吃。可阴子方哪有吃的?自己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老妇人很气愤,说:你真没良知,我一个孤老妇人大雪天来要饭,你却啥也不给说着,就栽到了雪地里。

  阴子方赶快将她扶进屋里,急得不行,只得狠狠心把家里的小狗杀掉了。可等他做好狗肉,老妇人却不见了。桌上留下个负担,里面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另有几行字:我本灶神君,要饭知你心;狗肉我不吃,算作过年羹。赐金一两整,买地和结婚。

  后来,阴子方买了地和牛,精心耕耘,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这事愈传愈远,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纷纷祭奠灶君,开始过小年。

  饺子的来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汆汤丸,正月十五元宵圆。你知道这些春节美食的来源吗?

  从前,有位秀才日夜苦读,经常读得不知睡觉、忘了用饭。

  老婆王秀姣很为他担忧,一天,她特意给老公炖了香喷喷的鸡肉,可秀才仍旧边吃边读,一不留心,一小块鸡骨头卡在嗓子眼里,害得他吭吭咳咳了好一阵。秀才摇了摇头,连连说:惜乎哉!惜乎哉!误了好光阴。

  如何能力既不费事又能好吃呢?老婆琢磨开了,吃面片吧,省事却没营养;吃肉吧,又太腻口。她忽然想到了用面片包肉,当即去做。第一次,包的是肉末,味道不太好;第二次,包肉末和菜,味道不到家;第三次,包上了味料的肉末和菜,味道好极了!

  秀才一尝,也以为清香可口,连连称赞:真好吃,真好吃也。

  秀才由于吃好了,精力逐渐旺盛,进京赶考后,中了个状元。喜讯传来,有人问秀才念书的窍门,秀才说:吃得好,吃得好。随后,把自己每日用饭的路过跟众人说了。

  众人疑惑了,我们咋没吃过?立即问他那东西叫什么名字。秀才一想,东西是贤妻做的,就叫它姣子吧。

  大家据说吃姣子能中状元,都来学着做,慢慢的,姣子被更名为饺子。

  元宵的来源

  汉武帝时,有个叫元宵的宫女,做的汤圆又圆又甜。元宵姑娘三年没有出宫,常因思念家人流泪。

  东方朔知道后,十分同情她。第二天,他化妆成一个算卦的,走街串巷,散布一个凶信:正月十五降天灾,熊熊烈焰四方来,弄得家家不安宁,搅得国家要衰败。

  凶信一传开,人人恐慌万分,纷纷来向东方朔讨教。东方朔说:必需在正月十三中午,拦住从西北方历来的一位穿红衣、骑毛驴的姑娘,那是火神娘娘,要苦苦恳求于她。

  果真,正月十三中午,一个红衣女子进城来,人们立即叩首恳求。那女子说:正月十五、十六两日晚上,玉帝要在南天门鉴赏地火,要火烧长安城。我怎敢抗旨?说完,骑着毛驴就走了。

  汉武帝知道后也吓坏了,这时,东方朔从容奏道:微臣倒有一计。汉武帝转忧为喜:快快说来!

  东方朔说:皇上可下旨三道,一道令元宵姑娘出宫教黎民赶制汤圆,以供奉火神娘娘。第二道令全城黎民做灯笼,到正月十五、十六两日晚上在全城点燃,可瞒过玉帝,火神娘娘也就能复旨了。第三道,那两日让所有宫女出宫观灯,必然解难消灾。汉武帝点头承诺了。

  元宵姑娘终于全家欢聚,悲喜交加,一问,才知道火神娘娘是东方朔让她的家人扮的。

  果真,正月十五、十六,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做汤圆,挂灯笼,放烟火。就这样,年复一年,传播至今。人们为怀念元宵姑娘,就把汤圆叫做元宵了。

  三星在南,家家贺年;小辈儿的叩首,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接下来,讲讲压岁钱的传说。

  压岁钱的来源

  传说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大年夜夜出来,专摸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事后就会变成傻子。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伴侣俩暮年得子,十分珍爱。到了年三十,伴侣俩发愁了,畏惧碰到祟!

  孩子却一个人玩得很开心,拿来一张写春联剩下的红纸和八枚铜钱,玩起了红纸包铜钱的游戏。过了一阵子,他打个呵欠,睡着了。

  伴侣俩不敢睡,点烛添灯,坐在床前,长夜守祟了。挨着挨着,突然房外呼啦啦地刮起一阵大风,嘎一声,门开了,一个小妖进了屋,径直向孩子的头盖摸去。

  就在这时,枕边射出一道白光,祟像遭到电击似的缩回手,吱呀,吱呀地尖叫着,逃走了。

  伴侣俩匆忙一看孩子,睡得挺香,很是安全。希奇了,什么东西能把祟吓走呢?伴侣俩在孩子枕边找了又找,只找到了用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本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他们看到祟无恶不作,就暗中帮忙。

  后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大年夜半夜用红纸包上铜钱给孩子,并把这叫压祟钱,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一时欢快一时愁,想起百般不仇人。如若想得百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答案正是猜谜。

  猜灯谜的来源

  胡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人们叫他笑面虎。

  春节将临,胡家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的叫李才,后边的叫王少。

  笑面虎见李才衣帽富丽,就满脸堆笑。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王少也上前说:老爷,我借点粮。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他衣着破烂,就骂道:滚!这把王少气坏了,决定要斗斗笑面虎。

  转眼到了元宵灯节,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他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很多人围观。笑面虎一看,灯上题着四句诗: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气得怒眼圆睁:好小子,胆敢用打油诗来骂我!

  王少笑嘻嘻地说:我没骂你呀!我这诗是个谜,答案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能干怒视,没啥说,回身狼狈地溜了。周围人都乐得大笑。

  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推测取乐,就叫灯谜,一直传到此刻。

评论问答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

春节吃饺子的故事中国的过年习俗,人们都会联想到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水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持法力过人,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道,为非作歹。那时,天有十六层,他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对人民欺压掳掠,无恶不作。他已经有了六个美丽的妻子,但哪一家若有美丽的女儿,他..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

很久以前,人间没有稻谷,大地一片荒芜。人们很饿,骨瘦如柴。玉皇大帝同情人类,就叫天鼠从仓库衔一粒豆样大的谷子,送给人间播种。天鼠衔起谷子,刚到半空,碰到一只麻雀。麻雀接过谷子就朝人间飞。麻雀飞吃力了,停在一块断岩上歇息,口一张,圆滚滚的谷子骨碌碌掉到岩缝里去了,麻雀慌得“叽叽”乱..

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饼端午..

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

过年回见被逼婚成了春节的一大亮点,现在年轻人都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常年不在家,好不容易过年回家,父母急的赶快张罗婚姻大事。催促结婚成了未婚青年的一件头疼事。云南昆明26岁的赵航,在银行上班,因工作忙一直没谈恋爱,从24岁起,就成了母亲眼中的“老姑娘”,每年春节回家必被催婚。近日,..

传说周朝的时候,阴历十月初一就是腊祭日,这一天,周王要举办隆重的祭奠活动。周王要祭奠,祭品就要提前准备,那这些祭品从哪儿来?自然是搜刮黎民而来。每年九月初一,周王便下诏让诸侯筹划祭品,九月初十之前务必送到镐京。正因为有了周王这道诏令,各诸侯国的官吏们才借机敛财,大举搜刮民脂民膏。..

本内容由冯赟发布在民间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春节的来历是一篇由冯赟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民间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冯赟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8348.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