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
【拼音】chn y lu yn
【成语故事典故】现在,成语沉鱼落雁常和羞花闭月连用,是形容女人美丽的。意思是说,女子美丽得让鱼儿都沉入水下,让大雁都落下来,让美丽的花朵儿都羞得不好意思开放了,让月儿都躲藏了起来。
明朝汤显祖《西厢记》惊梦中就有沈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其实,在汤显祖之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采莲女曲》中已有了羞月闭花,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然而,这些沈鱼落雁、沉鱼落雁,都是出自《庄子》,但是,已经完全不是《庄子》原来的意思了。
《庄子齐物论》中原话说的是: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翻译过来就是:毛嫱和西施是人们认为的绝色美女,可是鱼儿见了她们会潜入深水处,鸟儿见了她们会赶紧飞向高空,麋鹿见了会吓得跑开。可见,对美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也都是纷杂错乱的,是难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庄子的原意是说,美丑的标准是主观的,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庄子是在借用这些譬喻,以证明他的不可知的认识论。
因为,汤显祖的《西厢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影响极大,所以人们就忘了沉鱼落雁的原意,从此沉鱼落雁的意思变成了对女子的赞美之辞。
【出处】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绝色美女,与西施时代相当,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最初人们对毛嫱画像的称道远远超过西施。她应该是沉鱼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丽姬已失考。故原始的沉鱼和落雁应该是指毛嫱和丽姬,而并不是西施和王昭君。当然,《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了西施,说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大意是丑陋的女人与美貌的西施,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还在《庄子天运》中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
《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东汉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
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人松萝,鱼畏沉荷花。此后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成为古典小说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语。
【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相近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国色天香
【成语举例】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