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
公权痤,战国时期魏国大臣。生年不详,本于魏惠王九年(前361年)。 魏武侯九年(前387年),公叔痤担任相国。当时,吴起在魏国任西河守,威望很高。他曾率兵伐秦,攻取五座城池,固守西河,屏障魏国,使秦军不敢东向。另外,吴起颇居功自傲,曾与前任相国田文摆功论职,一争高下。公叔痤很担心吴起和他争夺相位,因而听信仆人的计谋,设法使魏武侯与吴起互相猜忌生疑,致使吴起离开魏国,投奔了楚国。从此,公叔痤稳踞相位,多年执掌魏国权柄。 魏惠王八年(前362年),公叔痤率军与韩、赵两国的联军大战于浍水北岸,大败联军,俘虏了赵国将领乐祚。魏惠王接到胜利的消息,十分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凯旋之师,并宣布赏给公般痤100万亩土地。公叔痤倒退好几步,再拜辞谢,不敢领赏。他反复说明,军队英勇善战,具有一往无前的斗志,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全赖吴起当年训练有方,是吴起的功绩,在战场上,察看地形,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提供决策方案,使得三军将士心明眼亮,目标明确,是部下巴宁、爨襄的功绩,再说,还有魏王制定的军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他自己只是见敌之可也鼓之,不敢怠倦,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公叔痤的谦逊,深受魏惠王嘉许,于是赏赐吴起的后裔20万亩土地,巴宁、爨襄每人各10万亩。 公叔痤为了保全自己的相位,排挤吴起,在政治倾轧中占了上风。但他能不居功,不妒能,特别是在胜利的时刻记起当年吴起对魏国的贡献,也很难得,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所以魏惠王说: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另外加赏给公叔痤40万亩土地,使他共得赏田140万亩。 第二年,公叔痤病倒了,魏惠王亲自到他家中看望,并问及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座(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即商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向魏惠王举荐自己的家臣公孙鞅,认为可以让此人主持魏国的国政。惠王不置可否。公叔痤又屏去左右的人,单独向惠王进言: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他预感到,象公孙鞅这样的人才,若被别国起用,对魏国绝不会有好处。这样的言词,又从反面向惠王说明公孙鞅确实可以重用。惠王走后,公叔痤马上派人找来公孙鞅,告诉他这件事的原委,说明自己极力推荐他继任相国,但惠王不答允。本着先君后臣的原刚,才建议惠王杀他,让他赶快逃命。公叔痤要做到公私兼顾,既为魏国利益着想,又顾及私人友情,再次表现出圆通老练的政治家作风。可惜,魏惠王对他荐贤的苦心不置一顾。公孙鞅则比公叔痤见识高明,知道魏惠王既不用他,也不会杀他,所以直等公权痤死后,得知秦孝公求贤,才投奔秦国,实施他那著名的商鞅变法。 联系公叔痤一生的主要事迹看,他确实有知人之明,能够识别杰出人物,也知道这些人的价值。但是,他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荐举公孙鞅,是直到病重才提出。太史公于此特著一笔,公叔座(痤)知其(公孙鞅)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了。假如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论魏国的成败,公叔痤是应负一定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