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


【注音】xuě zhōng sng tn

  【成语故事典故】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雪中送炭的由来,和中国中古时期气候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根据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辽宋金王朝更迭的三百余年间,我国的气候经历了一个由温暖向寒冷、再向温暖的变化过程。而北宋时期正是气候向寒冷转变的时期。故而,虽然北宋都城开封在黄河之南,但到了冬天,仍多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一般贫苦百姓之家难免忍饥受冻。如乾德二年十二月,京师下大雪,宋太祖设毡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还觉得很冷。宋太宗淳化五年十一月,有天气大寒的记载。至和元年正月,京师大寒,民多冻馁死者。宋真宗咸平六年十一月,因为天气苦寒,真宗下令诸路休役兵。

  在寒冷的冬天,皇帝往往赏赐一些物品来帮助百姓御寒,从而出现了雪中送炭这样的幸事。据《宋史》载,宋太宗淳化四年,为表现京城祥和气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故而在二月壬戌,太宗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碰巧这天雨雪交加,天气非常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宣布,派遣中使再赐京城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孤寡老人有了米炭,就等于有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从宋太宗开始,雪中送炭的故事就流传开来。而为了宣扬德政,宋朝历代君主中这样的举动并不少见,真宗、哲宗等朝都曾有过。冬季救寒更为迫切的是能够买到低价的柴炭。为此,宋廷常将官府的柴炭减价出卖,以惠贫民,遇炭贵减价货之,即京师炭价常贱矣。而雪中送炭也成为宋人对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如范成大曾作《雪中送炭与龚养正》(注:其中有诗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借助送乌薪来表达对朋友的问候。高登也曾因雪寒官冷家乏薪炭而作文向朋友求救:雪中送炭从来事,况尔羁躬觅蠧椽。

  【出处】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帮助及时

  【近义词】雪里送炭

  【反义词】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其它使用】

  ◎对于精疲力竭的种棉人和管棉人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

  ◎这真是"雪中送炭",他反复阅读,并按照文中介绍的办法试着学习,效果灵验。

  ◎好,华侨同胞,真是雪中送炭!走,你跟我一起面交孙先生。

评论问答
本内容由伍子胥发布在成语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雪中送炭是一篇由伍子胥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成语故事内容历史,支持伍子胥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332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